天天看點

大雪中,他們走出家門義務掃雪除冰

作者:Beiqing.com

12月12日,北京市氣象台更新釋出暴雪橙色預警信号。暴雪橙色預警下,北京向各社會機關和全體市民發出倡議書,号召全民參與義務掃雪鏟冰。12月14日,街道和社群的從業人員、居民、臨街商戶、志願者帶着工具,走進社群、走上馬路,主動清掃積雪。

有人鏟着鏟着出了汗,幹脆脫掉外套繼續清理;有人因為沒收到通知來得晚,自責道地歉;有商戶見新雪又蓋住了地面,便拿出掃帚、簸箕,将雪掃淨。在小路兩旁,幾名街道和社群從業人員正拿着鐵鍬、雪鏟等工具,将新落的雪鏟到路邊排水口。

這是14日早晨出現在豐台區西羅園街道花椒樹社群的一幕,類似的場景還出現在北京多個街道、社群,全民參與到“全民義務掃雪鏟冰”行動中。

降雪前的準備

12月14日早上9點多,雪還在紛揚灑落,在豐台區西羅園街道花椒樹社群内,路面卻不見積雪。

“我們昨晚就已經清理過一輪路面積雪,今天一早,街道和社群的從業人員、商戶、志願者就帶着工具,又把一夜的積雪清理幹淨。”花椒樹社群書記周琳琳說。

大雪中,他們走出家門義務掃雪除冰

12月14日在北京豐台區西羅園街道花椒樹社群,從業人員正在清理路面積雪。新京報記者 左琳 攝

13日晚,社群從業人員特意繞着社群檢查了一圈。有的平房屋頂薄,他們就把積雪先掃淨,以免大雪将它們壓癟壓塌;有的小區有背街小路,他們便叮囑物業,一定不要落下那裡。

周琳琳告訴記者,今天早上7點多,天才剛亮,他們就穿好厚外套,戴上帽子、手套,撒上融雪劑,弓起腰,迅速地清理起積雪。

大雪中,他們走出家門義務掃雪除冰

12月14日在北京豐台區西羅園街道花椒樹社群的背街小路,一位從業人員正在清理路面積雪。新京報記者 左琳 攝

花椒樹社群面積大約0.12平方公裡,從涼水河北岸一直到北京南站東路,中間還有一條背街小路,串聯起附近主路、居民樓和各家商戶。

大雪中,他們走出家門義務掃雪除冰

12月14日在北京豐台區西羅園街道花椒樹社群,商戶們拿出掃帚、簸箕,清理門前新雪。新京報記者 左琳 攝

周琳琳介紹,在12月11日首場降雪到來前,街道和社群從業人員就提前做好了準備,協調好掃雪工具,并動員轄區内的物業、商戶及時清理積雪。

大雪中,他們走出家門義務掃雪除冰

12月14日,社群居民志願者主動冒雪清理路面。新京報記者 左琳 攝

14日早上8點半,潘家園街道武聖農光社群的社工們也已經投入到鏟冰除雪工作中。他們帶上掃帚、鐵鍬等工具,走進需要清掃積雪的小區,大家立即投入工作,鏟的鏟、推的推、掃的掃,分工明确,全力清除小區内及社群周邊人行道路上的積雪和暗冰。

大雪中,他們走出家門義務掃雪除冰

武聖農光社群從業人員在小區内掃雪。受訪者供圖

“我們這裡小區老年人多,下雪的時候我們就往小區多看看,把雪掃幹淨了他們走路也安全。”從業人員付怡說。

由于擔心老人出行問題,社群從業人員朱師傅早上4點多就下樓檢視情況,為小區撒了一遍融雪劑。70多歲的社群黨支部書記黃淑平也加入掃雪隊伍中,“先把薄雪掃幹淨、再把結冰給清除,能為大家做點事,我們黨員肯定也不能落後。”

“搭把手”

12月13日下午,豐台區建國街社群的徐麗娟夫妻,給小區裡鏟出了一條條道路。

“昨天中午我去了趟醫院,發現地上的雪已經化了一部分,我跟我夫妻說了,他說咱們這老年人多,要是有人打滑摔倒可麻煩了,堅持要去外面鏟雪,我就跟他一起去了。”

徐麗娟告訴新京報記者,她和夫妻都是老黨員,今年已經七十多歲,每年下雪都會在居住的小區裡鏟雪。

昨天下午3點多,兩人出門鏟雪,徐麗娟中途回家休息了一會兒,她夫妻一直堅持鏟到天黑。“凡是小區中被雪堆積的路,我們都盡量給它鏟出來,我們倆身體好,給小區裡的居民做一點貢獻是應該的。”徐麗娟表示。

大雪中,他們走出家門義務掃雪除冰

天黑了,建國街社群的老黨員仍在堅持鏟雪。 圖源:受訪者供圖

社群中的老黨員們,願意去做這些事情,也願意趁着這樣的機會,和老鄰居們見一見。“這裡就是我們的家。”花椒樹社群居民孫玉華說。

孫玉華今年70歲,在花椒樹社群住了20多年,她早就把這裡當作一個“大家庭”,居民瓦斯安全維護、疫情防控、垃圾分類……平時哪裡需要幫手,哪裡就有她的身影。

“我這人願意關心大家,平時心裡也總記挂着社群,特别是下雨下雪的日子,隻要我能做的,都想去做。”

今天早上8點多,她和院内其他十幾位志願者就默契地帶着工具,來到樓下掃雪。她告訴新京報記者,這裡的居民以老人居多,志願者也大多是六七十歲的老人,但他們依然熱情積極。

這個早上,雪花簌簌而下。同樣忙碌的,還有公共文明引導員潘家園中隊的成員薛豔和她的隊友們。

在潘家園街道松榆北路和武聖路交叉路口,積雪已經清掃一空。“早上6點半,我們就過來掃積雪了。”

薛豔是附近的居民,退休後成為文明引導員,在路口幫忙引導交通、做志願服務。這幾天下雪,團隊成員們便主動做起了積雪清掃工作。

早上的雪比較厚,而這個時間也正是路口最忙碌的時候。有老人要去附近的菜市場買菜,周邊還有一所國小、一所中學。為了快速清掃積雪,薛豔和隊友張柏林、陳蓮珍等人分工合作,有人先用鐵鍬清理出一條路來,另外一人拿着掃帚在後面掃,最後再撒上融雪劑。

大雪中,他們走出家門義務掃雪除冰

早上6點半,公共文明引導員們已經到達路口、公交站開始除雪。受訪者供圖

“我們幹了一個小時,總算把路口和前面的公交站台清掃出來了。掃幹淨了,看着他們安全通行,我們心裡也高興。”薛豔對記者說。

雪不停,清掃不停

今天上午9點,新京報記者來到蒲黃榆社群衛生中心。保潔人員正在往地面上撒鹽,保安擡出了防滑墊鋪在門口和無障礙通道上。

大雪中,他們走出家門義務掃雪除冰

保安正在蒲黃榆社群衛生中心門前鋪防滑墊。新京報記者 彭鏡陶 攝

“降雪天氣醫院的人流量雖然有所下降,但還是人來人往,而且老年人比較多。”社群衛生中心書記說。是以,蒲黃榆社群衛生服務中心安排保潔人員往積雪處撒鹽,加速雪的融化,同時鋪設防滑墊,防止患者出入時打滑。每隔30分鐘到一個小時,保安保潔就會出門檢視積雪情況。

與此同時,衛生中心加大了室内暖風,并提供熱水,“外面天氣冷,不排除有人為了躲避寒冷進醫院,是以我們也做好了保暖方面的準備。”書記表示。

旁邊不遠處,北京稻香村劉家窯店内,雖是強降雪天氣,仍有不少顧客在店鋪内進進出出。

“商店8點開門,但今天早上6點半我們就來到了店裡鏟冰除雪,比平常提前了半個小時。”北京稻香村劉家窯店的店長表示。開始營業後,店員還時不時拿着掃帚和鏟子出來掃雪,也有店員攙扶老人,“下雪了,您小心點。”

店長表示,由于稻香村老年顧客較多,店裡特意設定了兩名員工負責在店門口進行攜老扶幼的工作。“保障顧客的安全,也是我們的重要責任之一。”

大雪中,他們走出家門義務掃雪除冰

北京稻香村劉家窯店員工和綜合行政執法隊從業人員正在鏟雪。 新京報記者 彭鏡陶 攝

蒲黃榆街道綜合行政執法隊外勤組組長石鑫告訴新京報記者,今年冬季降雪天氣鏟雪工作實行“點長”制,由規模較大、客流量大、有社會責任心的商戶來擔任“點長”,帶領和督促附近的商戶對門口的街區進行鏟雪除冰,如果發現有商戶門前積雪多,未能及時鏟雪,“點長”可以向其發放提醒單。

潘家園街道綜合行政執法隊副隊長付占鑫對記者表示,這幾天綜合執法隊也在積極督促商戶,做好門前三包工作,主動掃雪除冰。“看到沒營業的店鋪,以及面積較大需要幫助的店鋪,我們也會積極幫助除雪,做好街面巡邏工作。”

大雪中,他們走出家門義務掃雪除冰

華威裡社群潘家園舊貨市場外,從業人員在清掃積雪。 新京報記者 吳夢真 攝

在潘家園舊貨市場,一位穿着保潔服裝的從業人員,将路面的積雪掃到一側,在路邊堆成了一個個小山。雪不停,清掃也不停,“都數不清掃了幾遍了。”

道路清掃幹淨後,他仍然堅守在原地,衣領落滿了雪花。

新京報記者 秦冰 左琳 彭鏡陶 吳夢真

編輯 劉倩 校對 楊許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