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财鑫聞丨國企改革“卷土重來”,地方國企整合加快,國資殼股值得期待

作者:海報新聞

海報新聞記者 沈童 報道

12月13日,大盤低迷之際,國企改革闆塊領漲,多股漲停。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提出,深入實施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那麼,接下來市場又有哪些方向值得關注呢?

國企改革闆塊活躍

消息層面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提出,深入實施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增強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競争力。受此影響,12月13日,國企改革闆塊持續活躍,四川金頂6連闆,日海智能10天6闆,南甯百貨、博信股份3連闆,音飛儲存、濟南高新、上海建科2連闆;京能熱力、寶鋼包裝、杭州解百、建設工業、湖南發展等漲停;南京公用等跟漲。

新一輪深化國有企業改革行動正逐漸展開。新一輪國企改革包含多項重點任務,如優化國有經濟布局,加快建設現代産業體系,以市場化方式推進整合重組,提升國有資本配置效率等。

事實上,今年下半年以來,江蘇、北京、甘肅等地國資動作不斷,也預示着新一輪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正在開啟。

7月25日,國務院國資委舉辦地方國資委負責人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研讨班。會議強調,推動國有資本當好“長期資本”“耐心資本”“戰略資本”。

9月11日,國務院國資委黨委召開擴大會議。深入實施新一輪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深層次推進東北地區國資國企改革,大力增強企業核心競争力。

9月13日,國資委印發《國有企業參股管理暫行辦法》。《辦法》指出,嚴格執行國有資産投資監督管理有關規定,堅持聚焦主責主業,符合企業發展戰略規劃,嚴控非主業投資,不得通過參股等方式開展投資項目負面清單規定的禁止類業務。

10月11日,有消息稱國資委日前對新一輪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進行部署。中國聯通、中煤集團、華潤集團等多家央企積極謀劃新一輪改革,多地也提出了一系列特色鮮明的改革舉措。

11月24日,國務院國資委召開中央企業負責人專題會議。會議強調,要統籌落實好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切實發揮改革關鍵一招作用。要鞏固深化體制機制改革成果,在推動企業實施功能性改革任務的基礎上,動真碰硬推進體制機制改革,推動中國特色國有企業現代公司治理制度化長效化,健全更加規範高效的激勵機制,加快打造更有活力、更高效率的現代新國企。

11月30日,第五屆長三角地區國資國企聯席會議在安徽宣城召開,會議旨在落實長三角地區主要上司座談會精神,聚焦“新使命、新作為”,交流研讨推進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的經驗做法,共謀深化長三角國資國企合作發展的新路徑。

90多家國資背景上市公司公布重大重組事件,沾邊即漲

市場人士表示,新一輪國企改革提升行動已啟動,國企重組整合是目前資本市場的重頭戲。随之而來的,是二級市場上國企控股上市公司頻繁發起并購重組,股價也随之有所表現。

财鑫聞丨國企改革“卷土重來”,地方國企整合加快,國資殼股值得期待

(南京國資概念股漲勢明顯)

Wind資料顯示,今年以來,有90多家國資背景上市公司公布重大重組事件。截至12月13日,長江電力、中航機載、祁連山、陸家嘴、節能環境、粵水電已完成超100億資産注入方案。此外,中船科技、北京人力、甘肅能化、建發股份、易普力、中原環保、川投能源、株冶集團、中瓷電子、航天智造已經完成超30億資産注入方案。

一直以來,市場資金對國資國企重組事件都有着特殊的感情,往往與重組概念沾邊,股價就會有所表現,如:12月12日,實控人同為南京市國資委的南京商旅與南京公用因涉及資産重組,股價分獲11天8闆;實控人同為江蘇省國資委的南京港和彙鴻集團也連續漲停。12月5日,彙鴻集團公告被無償劃入蘇豪控股,公告後公司股價連續兩天一字漲停。

地方國企整合加快,國資殼股值得期待

此外記者注意到,近期,全國多地國資動作頻頻。除上述江蘇省以外,山東、北京、甘肅、海口等地也都在推進國資的重組與整合。

今年8月,山東省國資委宣布成立山東省國欣文化旅遊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山東國欣頤養健康産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

國欣文旅是在魯商集團全資子公司山東文旅集團基礎上,重組魯商集團、山東黃金、魯信集團、山東能源、山東高速、山東國惠等6家省屬企業的相關資産建立的。

而國欣頤養則在山東能源集團全資子公司山東頤養健康集團基礎上,重組了山鋼集團、山東黃金、山東能源、山東國投、山東國惠、水發集團、山東地礦等7家省屬企業的多個子公司。

一直以來,A股上市公司對外延式并購“情有獨鐘”,不僅可以實作财務并表增厚業績,還能給公司帶來概念效應,進而促使股價上漲。

随着新一輪深入實施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啟動,國有控股上市公司仍将在并購重組市場占據重要地位。“在重組邏輯上,除了強強聯合之外,那些經營效率低且在集團内部存在同業競争的公司,希望在這一時間視窗尋找新機,實作脫困。”上海亮威資産有限公司負責人王善飛建議,從曆史經驗來看,可關注小市值公司由于流通盤小,股價更易受到資金驅動。

(風險提示:投資有風險,資訊僅供參考。上述所列上市公司僅陳述其與該事件相關,不作為具體推薦,投資者應自主做出投資決策并自行承擔投資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