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訊加載中...
南方财經全媒體記者 施詩 上海報道
美聯儲連續第三次按兵不動
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13日結束為期兩天的貨币政策會議,宣布将聯邦基金利率目标區間維持在5.25%至5.5%之間不變。這是美聯儲今年9月以來連續第三次維持這一利率區間不變。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會後舉行的新聞釋出會上說,目前聯邦基金利率“或已接近本輪緊縮周期的峰值”。
會議紀要和鮑威爾講話透露哪些信号?今天我們很高興邀請到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進階金融學院教授、前美聯儲進階經濟學家胡捷和恒生銀行(中國)首席經濟學家王丹與我們共同探讨這一話題。
對通脹風險樂觀中仍帶有謹慎
《全球财經連線》:從會議紀要來看,美聯儲是否認為通脹風險已經顯著下降?
胡捷:從整個會議透露出的資訊看,确實這一次會議對于通脹風險持相對比較樂觀的态度,但應該說目标仍未達成,風險是下降的,但離2%的理想水準還有距離,是以我認為在樂觀中也還是有一分的謹慎。是以接下來我們要看明年上半年整個通脹形勢的變化。
不排除美聯儲明年繼續加息的可能性
《全球财經連線》:美聯儲抗通脹“最後一公裡”是否依然艱巨?又将如何影響政策路徑?
王丹:美聯儲現在抗通脹,有的人說是最後一公裡,有的人說最後三公裡,也有可能是五公裡。這完全取決于你怎麼預期它未來貨币政策的走向。
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其實也提到了,他們現在在考慮降息的事情,這對于市場是個很強烈的信号。但美國國内,從方方面面的通脹來看,工資通脹一直居高不下。通脹從現在來看,的确很接近美聯儲2%的目标,但是下一步以美國人的習慣,他不會把大部分的錢存起來,工資漲了之後會花出去。是以假如明年在五六月份的時候,由于工資收入的上漲造成了新一輪通脹,美聯儲仍然會繼續加息,我覺得這個可能性不能排除。
市場不應過度解讀降息信号
《全球财經連線》:相比已經成為既定事實的加息尾聲,市場更關心的是何時降息。相比此前的表态,此次美聯儲的态度如何?
胡捷:這一次,應該說大家能感受到美聯儲相對于之前“特别謹慎”的表态,現在是持一種相對樂觀的态度。特别是提到了失業率、通脹名額,以及通脹名額之外的一些經濟名額似乎也給了美聯儲一些信心。
也就是說,首先加息肯定是結束了,那麼這樣的加息态勢對于通脹的控制,似乎美聯儲也表示了比較大的信心,甚至提到逐漸會把什麼時候降息提上日程加以讨論。不過我覺得,可能市場也不應該過度解讀這樣一個信号,畢竟通脹目标沒有達成,讨論降息的可能性和真正面臨降息的時間點,中間還有不少距離。
明年最早或在年末開啟降息
《全球财經連線》:根據美聯儲的表态,你認為明年降息的時點和幅度大概會是怎麼樣?
王丹:假如真的要降息,我認為會在明年的年末。上半年來看,美國有不少大事件将要發生,包括有體育盛事、以及很多基建項目要鋪開等等,這其實很像中國在十來年前的情況。我們中國的基建周期已經過去了,但是美國現在才剛剛開啟。尤其明年也是美國的大選之年,其實有不少的新項目要啟動。
我們看到美國國内的經濟韌性一直都好于預期,是以,假如通脹真的得到控制,那麼在年末的時候降息也對市場是一個比較好的信号;如果提前降息又造成了新一輪通脹,那麼對于年末的大選是完全沒有好處的。因為現在從民主黨的角度來看,他一定要在明年的大部分時候把通脹牢牢的控制在某個水準線以下。是以我們現在認為其實大機率是不降息,假如要降,就是在年末。
美聯儲上調今年經濟增長預期
美聯儲當天還釋出最新一期經濟前景預期,将今年美國經濟增長預期較9月預測上調0.5個百分點至2.6%,同時下調2024年經濟增長預期0.1個百分點至1.4%。
明年美國經濟增速放緩是大機率事件
《全球财經連線》: 明年美國經濟放緩的壓力有多大?經濟軟着陸前景如何?
胡捷:明年美國經濟肯定會放緩,因為現在利率高企已經是一個非常限制性的環境了,現在公司流動資金的貸款利率是9%,30年固定按揭利率是8.1%,這種環境之下,經濟不可能不放緩,前期是因為财政政策放水的結果,使得民間還有比較充裕的現金,但當人們轉而通過借款來維持生産運作和消費時,這種限制性環境就會産生非常明确的消耗作用。
是以明年美國經濟增速放緩是大機率事件,但放緩會不會達到硬着陸的程度呢?現在看來,這個機率也是比較小的,所謂硬着陸就是增長率急劇下降,甚至到達負的區間。
美國經濟可能會超預期表現
《全球财經連線》: 王老師,你怎麼看?美國經濟衰退風險是否基本可以避免?
王丹:美國經濟出現過一兩次的技術性衰退,因為定義的衰退是連續兩個季度GDP增速下行。但是從美國國内的勞動力市場來看,其實經濟一直都是過熱的。如果重新定義美國經濟,頂多是從過熱轉向了強勁,事實上經濟沒有真正衰退的迹象。
從下一步政府的政策刺激來看,貨币政策有可能表保持一個相對偏緊的态勢,但是财政政策仍然保持寬松,是以美國經濟的韌性可能還要持續很長時間。這從全世界投資者的态度也能看出來。盡管美聯儲表示加息告一段落了,但我們看到全世界的資本向美國回流、尤其是回流到美國制造業的趨勢沒有減弱。這不光是給美國制造業的投資,也給房地産投資定下了一個基調。
是以明年恐怕有很長的一段時間,美國經濟可能會超預期表現,而不會衰退。
美國三大股指大幅拉升
利率決議公布後,隔夜美股三大股指大幅拉升,收盤漲幅都在1.3%之上。此前市場已經開始提前交易“明年3月開始總計降息5次”的預期。
接下來美股大機率迎利好
《全球财經連線》:隔夜美股大漲,表明市場是如何了解美聯儲方面的信号?
胡捷:對于此次會議,美股很顯然給出了非常積極的反應。從曆史的角度來看,每當美聯儲貨币政策開始走向寬松的時候,都是美股進入牛市的開端。無論從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的情況來看,還是從2020年3月開始的美聯儲放水來看,應該都是印證了這樣一個論斷。也就是說,資金面的寬松實際上是美股走向牛市的一個非常明顯的信号。
當下美國的加息應該已經結束了,接下來整個寬松或者說緊縮的狀态,會保持平穩。到明年的年中或者稍後一點,應該會進入降息狀态,也就是說現在的資金面是從平穩逐漸向寬松過渡的一個轉折期。在這個時候股市先行了,已經看到資金面的寬松,是以走向牛市這樣一種心态已經比較普遍。是以接下來我覺得美股大機率是迎來利好的。
美股市場的推動力仍将來自高科技産業
《全球财經連線》:對明年美股走勢有何展望?還将受哪些因素影響?
王丹:今天相當于是美國給全世界送溫暖,各個國家的股市其實反應都不錯。
明年,美國股市大的推動力仍然來自高科技産業,将和今年的态勢保持一緻。我們看到,全球投資者真正的野心還是在AI,以及其他能夠改變未來的具有長遠意義的科技進步。而這些大的科技公司現在不光聚集了大量的資本,也聚集了全世界最好的人才,這種情況還有進一步深化和集中的趨勢。
是以,我們認為明年美國股市可能在很多的領域表現和今年差不多,有好有壞,但大緻上半溫不火,表現最好的仍然會集中在有限的、最高精尖的幾十個公司企業。
聯邦基金利率保持在22年來最高點
回顧美聯儲自2022年3月以來啟動的本輪加息周期,目前已累計加息525個基點,利率水準保持在22年來的最高點,而整個加息程序也可謂十分激進。
美聯儲加息很大程度上達成預期目标
《全球财經連線》:如何評價美聯儲在本輪加息周期中對貨币政策工具的運用?
胡捷:這要從兩方面說。首先,由于美聯儲的疏忽,或是由于俄烏沖突的意外,帶來了一個措手不及。美聯儲不應該讓CPI同比增速高達9%以上的這樣一個情況出現,是以從這個方面來說它是值得批評的。
但俄烏沖突發生以後,能源供應鍊的破損,以及破損之後帶來的通脹已勢不可擋。在此之後美聯儲的動作還算是中規中矩,并且在決策的果斷性上也還是可圈可點。
綜合這一年多将近兩年的時間,從美聯儲加息的效果來看,應該說還是達成了它預期的目标。我覺得它的操作本身還是非常專業,也非常到位和見效。但在預判形勢的方面,我覺得可以說是大大丢分了。實際上前幾任美聯儲主席都沒有犯過這樣大的錯誤,鮑威爾可以說是走在懸崖邊又回來了,不然他在曆史上可能會留下一個不好的名聲。
平衡抗通脹與穩經濟有望取得理想成果
《全球财經連線》:目前抗通脹與穩經濟之間的一個平衡是否已經是比較理想的結果?
胡捷:現在看來是有希望取得一個理想的結果,所謂有希望,就是說我們現在不能把話說滿,畢竟核心CPI還在4%附近,離2%還是有距離的。是以我們說非常有希望,但是先别下結論。
另外,它在控制通脹的同時,經濟由于種種原因也沒有受到太負面的幹預,是以從這一點來說,說它幸運也好,說它成績不錯也好,總之還算是一個正面的加分因素。
開發中國家要大力發展國内經濟
《全球财經連線》:在降息到來前,美國維持在高位的利率将對全球經濟産生怎樣的影響?是否會持續對開發中國家造成一定沖擊?
王丹:上一次美國這麼高歌猛進加息,還是在80年代末。我們也能夠很清楚地回憶起來那個時候新興市場國家的債務危機,以及主權評級危機,再加上後來的貨币危機,這些其實都是拜美國當時的加息所賜。
對于美國自己來說,它主要是對國内的經濟負責,它不對世界的其他地區負責。是以在現在這個時點來講,美國國内的無風險回報率其實是5%,這跟美聯儲加息是息息相關的。但如果你把這筆錢投到新興市場國家回報率幾乎接近0。
是以用一句通俗的話講,美國的确是在利用它主權和全球流通的貨币優勢地位。我們看到,現在的世界并不是變得越來越和平,越來越全球化,它有很多逆全球化的趨勢在發生,而且各個地區的保護主義也在空前加強。接下來美聯儲的加息政策将會對新興市場國家有很大的沖擊。是以如果說美聯儲真的能夠在2024年停止加息甚至降息的話,全世界都會松口氣。
對于開發中國家或者是第三世界國家來說,當然一方面是期待美國的貨币政策正常化,但是最重要的其實還是做好“以我為主”。因為從中國的角度來講,比如我們現在主要的政策集中在産業的轉型更新,這其實在提高經濟的安全性,所有的新興市場國家都必須要盡全力來提高自己經濟的安全性,也就是說不能夠讓自己的經濟過度暴露在美國的影響之下。
而對于其他新興市場國家,比如說阿根廷和巴西,他們一方面是要重新考慮自己的貨币政策,考慮自己的匯率政策;另外一方面的确是要向中國學習,向高新産業轉型,往加強自己産業鍊能力的方面去走,不能夠過度依賴很高的社會福利,或者是用财政支出去購買選票,如果走這個思路,那麼經濟的底子會越來越弱。是以對于開發中國家來講,要立足于自己的現實,并且要大力發展國内經濟,這可能才是正道。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節目嘉賓意見僅代表本人觀點。)
策劃:于曉娜
監制:施詩
責任編輯:和佳
記者:李依農
制作:李群
新媒體統籌:丁青雲 曾婷芳 賴禧 黃達迅
海外營運監制: 黃燕淑
海外營運内容統籌: 黃子豪
海外營運編輯:莊歡 吳婉婕 龍李華 張偉韬
出品:南方财經全媒體集團
更多内容請下載下傳21财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