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虛增收入被警示!傍上賈乃亮、張柏芝的遙望科技為啥不賺錢?

虛增收入被警示!傍上賈乃亮、張柏芝的遙望科技為啥不賺錢?

虛增收入被警示!傍上賈乃亮、張柏芝的遙望科技為啥不賺錢?

“不做女鞋做網紅”,直播帶貨還能火多久?

作者 | 武麗娟

編輯丨高岩

來源 | 野馬财經

從賣女鞋到網紅經濟,星期六擠進了直播間。遙望科技也完成了從“女鞋第一股”到“直播電商第一股”的華麗轉身。

星期六是深圳A股第一家上市的國内女鞋企業,目前公司擁有“ST&SAT”(星期六)、“D:FUSE”(迪芙斯)、“SAFIYA”(索菲娅)、“SATURDAY MODE”、“FONDBERYL”(菲伯麗爾) 等自有品牌。

通過重組,布局直播電商領域的遙望科技,以A股直播帶貨公司的身份登陸資本市場。

12月11日晚間,因兩年虛增收入與利潤、信披違規,遙望科技(002291.SZ)接連收到了監管函和警示函。廣東證監局對于洪濤、謝如棟、李剛、何建鋒、馬超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決定。

遙望科技在直播業務闆塊以“明星+IP” 兩手并行,在其官網上,可以看到包括賈乃亮、王祖藍、黃聖依、楊子、張柏芝、黃奕、鄭恺、趙雅芝等在内的從明星跨界直播行業的明星主播。

但今年前三季度,遙望科技卻交出了轉型電商後的最差季報。明星雲集、直播電商炙手可熱的當下,為何遙望科技陷入虧損壓力?

虛增收入被警示!傍上賈乃亮、張柏芝的遙望科技為啥不賺錢?

因虛增收入等6項違規被警示

根據公告顯示,自2021年開始,遙望科技通過委托第三方公司代管和代銷公司部分鞋類存貨,因對托管存貨的管理不善,2021年、2022年在存貨代管方銷售了部分存貨,在未結算的情況下,未能及時發現上述托管存貨的賬面記錄與實際庫存不符,導緻公司2021年财務報告多計存貨4968.49萬元、2022年半年度财務報告多計存貨7572.8萬元。

2019年至2020年期間,遙望科技子公司浙江遊菜花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簡稱“遊菜花”)與某公司合作遊戲推廣業務。遊菜花不承擔相應服務的主要責任,僅為相關業務代理人,按照企業會計準則,該類業務應按淨額法确認收入。遙望科技将上述業務收入按總額法确認,導緻其2019年報同時多計營業收入和營業成本2240.05萬元;2020年報同時多計營業收入和營業成本1870.63萬元。

2019年底,遙望科技子公司霍爾果斯遙望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簡稱“霍爾果斯遙望”)在确認依據不充分的情況下确認了588.85萬元(不含稅)收入。2020年,霍爾果斯遙望在确定不應确認上述收入的情況下,未及時沖減相關收入,而是通過第三方走賬虛構上述收入對應的應收賬款回款,并在2021年和2022年以服務費的形式将相關款項還回第三方。上述行為導緻遙望科技2019年同時虛增收入和利潤588.85萬元(不含稅);2020年虛構應收賬款回款624.19萬元(含稅);2021年、2022年分别虛增咨詢服務費282.19萬元、342萬元。

虛增收入被警示!傍上賈乃亮、張柏芝的遙望科技為啥不賺錢?

除了因财務核算問題導緻财務資料不準确,遙望科技還有資訊披露方面的違規事項。

2022年3月至7月期間,遙望科技子公司杭州遙望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簡稱“杭州遙望”)共向5個主體提供合計1.04億元的财務資助,但遙望科技卻未按規定履行相應的審議程式和資訊披露義務。

而在2021年、2022年和2023年上半年,遙望科技向子公司提供擔保金額分别為3.44億元、6.2億元和5.3億元;另外,其子公司之間在2021年、2022年和2023年上半年互相提供擔保金額分别為1.8億元、1.6億元和1.5億元,雖上述擔保額度經公司董事會及股東大會審議通過,但遙望科技在上述擔保發生時,僅對5.1億元的擔保及時進行了披露,其他擔儲存在未及時披露。

此外,因未及時披露與專業投資機構的共同投資情況,也是遙望科技此次被警示的是由。

從事估值咨詢行業的夏先生認為,某些意義上來說,這種财務操作,主觀性是很明顯的。比如多記存貨,會虛增資産,繼而影響企業的利潤情況,而多計營業收入和營業成本也會對财務資料的真實性、準确性有不同程度的影響。

23億身家浙商打造“女鞋第一股”,近3年虧損14億

出生于1963年的張澤民,從沈陽南下做女鞋的創業故事被津津樂道。

1985年,畢業于沈陽市師範學院的張澤民在沈陽市啟工二校當老師。幾年後,他辭職南下。

1991年,張澤民在廣州開始了批發業務。1992年,他成為深圳百麗鞋業的獨家總代理。

不久後,張澤民不滿足于銷售管道,有了創立實體的打算。1993年,他通過設立公司、入股鞋廠等方式逐漸開始與鞋企實業相接觸,涉足鞋業生産。1994年7月,“分家”後的第一家ST&SAT鞋店在沈陽市開業。

2009年,星期六在深交所上市,成為A股首家上市女鞋企業,以當時每股18元的發行價計算,張澤民夫婦的身家達到了23億元。

然而上市不久後,星期六就遭遇業績持續下滑的局面。2017年更是出現3.47億元的巨額虧損。

于是,從2018年開始,星期六就做出了一個重要的決定:逐漸轉向輕資産營運,開始轉型計劃。在2019年,星期六還宣布轉讓佛山星期六科技研發有限公司100%股權,該舉動被外界戲稱為“脫鞋”。

而杭州遙望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簡稱“遙望網絡”)是一家成立于2010年的網際網路内容生産機構(MCN),從2018年開始布局直播電商領域。董事長謝如棟,曾獲“2022年度風雲浙商”稱号。遙望科技曾于2015年12月挂牌新三闆,但已于2017年3月22日摘牌。

虛增收入被警示!傍上賈乃亮、張柏芝的遙望科技為啥不賺錢?

一個面臨虧損壓力,一個對資本市場有想法,這時,兩家公司結緣。

2018年8月,星期六宣布,拟斥資17.88億元收購遙望網絡89.4%股權。2019年,收購正式完成。2022年12月,星期六宣布更名“遙望科技”,謝如棟出任董事長,市值一度接近150億元。

轉型看似還算順利,進軍直播領域後,遙望科技的營收不斷增長。遙望科技的兩大業務之一即網際網路廣告業的營收開始狂飙,逐漸撐起了營收的半邊天。

2018年—2022年,網際網路廣告業務的營收分别為1.69億元、8.54億元、14.86億元、22.66億元、35.74億元,營收占比分别為11.17%、41.26%、69.1%、80.62%、91.64%。

據遙望科技2022年度業績報告,兩大業務之一的移動網際網路業務,主要依賴于 2019年并購的遙望網絡公司和 2017年并購的時尚新媒體公司時尚鋒迅、北京時欣等事項。

不過,自從“不做女鞋做網紅”後,遙望科技處于增收不增利的局面。從淨利潤來看,2018年—2022年,其淨利潤分别為0.13億元、1.65億元、0.27億元、-6.95億元、-2.63億元。今年前三季度,營業收入約為34.44億元,同比上漲13.42%;對應淨利潤約為-4.52億元,同比下降318.6%。

虛增收入被警示!傍上賈乃亮、張柏芝的遙望科技為啥不賺錢?

兩家公司甜蜜牽手之際,也是遙望科技的高光時刻。2019年1月2日至2020年1月22日,短短一年多時間,遙望科技股價暴漲超500%。

伴随着業績不振,2020年至今,遙望科技股價年K線圖整體呈下滑趨勢。截至目前,報收10.93元/股,總市值102億元,距離去年“星期六”宣布更名時149.81億元市值下滑超31%,與今年5月的高點23.4元/股相比,更是攔腰斬斷。

近年來,中國直播電商産業進入了爆發期,明星紛紛加入直播帶貨。據撼地研究院的資料,2022年,直播電商産業市場規模達到3.5萬億元,同比增長了48.21%,2023年上半年,直播電商市場規模約為19916億元,預計2023年全年,直播電商産業市場規模将達到45657億元,同比增長30.44%。

盡管盈利能力不如意,遙望科技還是憑借明星效應打造了自己的口碑。2022年,其旗下已擁有賈乃亮、王祖藍、張柏芝等50多位明星,及上瑜大公子、李宣卓等百名主播,今年繼續簽約了明星趙雅芝、何潤東、車保羅等。

遙望科技與羅永浩的交個朋友、薇娅夫婦的謙尋文化,以及打造出劉畊宏現象級IP的無憂傳媒齊名,被稱為“MCN四大天王”。

北山常成基金投研院執行院長王兆江認為,公司大量簽約明星,确實可以吸引更多流量,但最終還是要看轉化率和客單價。遙望科技需要盡快提升經營績效,才能扭轉業績虧損的局面。依靠概念提升市值是不長久的。

明星直播還是香饽饽嗎?

明星賈乃亮作為頭部主播,在今年雙十一期間創下總銷售額超13.6億元的矚目成績。據公司披露,遙望科技今年在雙十一期間總計GMV為32.9億元,相比2022年同期增長38%。

然而,伴随着影院的熱度回歸,影視行業暖意漸濃,越來越多的明星開始放棄直播帶貨,回歸主業。從2022年開始,劉濤、秦海璐、景甜等曾經火熱一時的明星主播,相繼離隊或徹底停播。

明星放棄直播帶貨的趨勢,也拷問着遙望科技的商業模式。香頌資本董事沈萌認為,MCN的業績和業務與主播表現高度相關,但也處于沖突之中,主播強,固然能帶來穩定收益,但也可能主播尾大不掉,主播弱,或許主播要依賴平台,但平台的經營風險也更大。而且電商直播的穩定性不突出,持續性的保障也有限。

不過,遙望科技很擅長追逐熱點,這幾年也擴充了不少新興領域。除了明星直播,虛拟數字人、NFT、web3.0和元宇宙等熱門概念的身影都曾出現在它的身上。

早前元宇宙與AI概念大火時,遙望科技均宣布稱有所布局,甚至研究過Web3、打造過數字人。

今年6月,梅西中國行牽動億萬粉絲,遙望科技通過旗下主播李宣卓策劃了一場營銷秀,短短15分鐘,觀看人數達292萬,成為梅西在淘寶直播的首秀。

虛增收入被警示!傍上賈乃亮、張柏芝的遙望科技為啥不賺錢?

遙望科技最近還自制了短劇。11月3日,公司在互動平台上回複,“小程式短劇平台正在試營運中,自制短劇正在拍攝,自制内容與平台預計十二月正式上線”。

此外,遙望科技今年5月份以來,還頻頻提及公司在人工智能方向發力的進展。

可以看出,脫離實業之後,遙望科技的營收狀況雖然有所改善,但未來的轉型更新之路還有待調整和明晰。

王兆江表示,遙望科技的經營模式還有待市場考驗,雖然公司是直播帶貨,但本質還是零售消費經濟,隻是商業模式不同。遙望科技能不能通過直播模式在零售行業站穩地位,主要看GMV,客單價,還有投資回報率三項名額。

國金證券研究報告顯示,由于消費弱修複、公司布局本地生活直播或導緻毛利降低、以及AI 應用前期需要适度投入,導緻公司短期業績承壓。

各大券商研究報告普遍認為,遙望科技面臨平台營運效果不及預期;頭部主播流失;直播電商政策風險;新技術應用不及預期等風險。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股東和創始人都在不斷減持。

從2019年開始收購杭州遙望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股權後,2020年至今年6月,張澤民實控的雲南兆隆、以及其妻梁懷宇實控的LYONE GROUP PTE. LTD.便開啟了減持大計。

2022年,雲南兆隆為遙望科技的第一大股東。而張澤民及其妻梁懷宇為遙望科技的實際控制人。

2022年12月7日至2023年6月1日,雲南兆隆累計減持1795.69萬股,減持均價為15.6元,合計套現約2.8億元。6月7日再次公告,雲南兆隆計劃在本減持計劃公告之日起 15 個交易日後的 6 個月内以集中競價方式減持其持有的公司股份不超過1395.98萬股。

對于上述2次減持的原因,遙望科技解釋為:化解股東債務壓力,減少股票質押融資風險,其他投資需求。

截至三季度末,雲南兆隆已降至第三大股東,持股比例從17.7%下滑至6.11%。

另外,2022年12月27日,遙望科技董事長謝如棟個人名下持股減少1820萬股,變動原因為大宗交易,成交均價14.68元/股,涉及金額2.67億元。

你平時關注明星直播帶貨嗎?認為遙望科技何時能夠實作盈利?留言聊聊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