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我自己的身體,自己能夠做主,您來幫我們進行手術吧。”
張建霞瞞着自己的父母,将69%的肝髒捐獻給了自己的公公。
在知道自己女兒的做法後,張建霞的父母怎麼都不肯原諒女兒,聲稱到死也不會相認。
究竟是什麼原因,讓張建霞做出這樣的決定?
本文内信源來自官媒(河北好書) ,2019年12月20日釋出,但為提升文章可讀性,細節可能存在潤色,請理智閱讀,僅供參考!
1
張建霞是河北行唐一個普通農家的獨生女,父母沒有讀過多少書,靠種地維持生計。
張建霞從小家人對她寄予厚望,想通過讀書改變命運,然而張建霞性格活潑,學習不是很在行。
國中畢業後,她決定放棄繼續念高中,到外地打工謀生。
出外打工的那幾年,張建霞學會了獨立生存的能力,她遇到了很多城裡人,見多識廣,也積累了人生經驗。
和老鄉王亮相識後,兩人很快走到一起,王亮穩重踏實,與張建霞的個性互補,王亮的家人也很喜歡張建霞這活潑快樂的性格。
2004年,張建霞和王亮在老家舉行了婚禮,婚後的生活還不錯,王亮在石家莊有份穩定的工作。
不過張建霞思念家鄉,兩口子商量後決定回老家創業,他們合資開了一家小旅館,張建霞負責接待,王亮去城裡采購經營。
2005年,張建霞生下了一個兒,王亮的父母非常高興,天天來幫忙帶孩子,三代人生活在一起,張建霞感覺無比幸福和滿足。
然而好景不長,就在這時,她的公公王振龍身體出現了問題,王振龍身體本就不是很好,這段時間明顯更加虛弱消瘦。
張建霞夫妻帶他去醫院檢查,結果竟然是肝癌晚期,這個突如其來的噩耗讓家裡所有人陷入絕望,王振龍的情況很危急,必須盡快進行肝髒移植手術,否則隻怕救不回來。
2
王振龍的妻子和兒子立刻行動,四處尋找可能的肝源,他們拜托所有的親戚朋友,甚至向不熟悉的人下跪求情,希望能找到那個救命稻草。
然而面對“肝移植”這個詞語,所有人都嚴詞拒絕、落荒而逃,這種自我保護的本能深深刺痛了王振龍的家人,他們絕望而又無奈。
日子一天天過去,王振龍的情況每況愈下,終于有一天,兒媳婦張建霞鼓起勇氣提出,要為公公檢查配型!一時間,整個家族為之震驚。
公公強烈反對,怕給兒媳婦帶來傷害;婆婆也擔憂地說,你還這麼年輕,還有小孩需要照顧,然而張建霞義無反顧——她堅持這是自己的選擇。
配型的結果讓她又驚又喜:張建霞和公公完美比對!她可以成為公公重生的希望。
此時,張建霞内心百般糾結,她明白這次手術的風險不小,兩難的處境令她懊惱難耐,一個青春正好的女子,真的可以隻身搏命嗎?
不過她明白,如果自己的公公能好起來的話,那對自己的家庭也有很大的幫助。
3
張建霞先去說服了丈夫王亮,王亮激動得淚流滿面,感謝妻子的大義凜然。
接下來,張建霞又去找婆婆商量,婆婆哽咽着擁抱張建霞,感激她視公公如己出的孝心,卻也擔憂她身體的損傷。
此時,王振龍得知張建霞要捐肝一事,憤怒之極,一個兒媳如何能為老糊塗如我去冒這個險?我就是死了也心甘情願!
張建霞一度陷入兩難,面對公公的強烈反對,她苦苦哀求,為了家庭,你必須活下去!我已經下定決心,這是我這個兒媳應盡的責任,也是我唯一能為這個家做的事。
望着公公日漸消瘦的身影,張建霞紅着眼眶向婆婆懇求,請你勸勸爸!
時日一天天過去,王振龍的病情卻在加重,終于,在妻兒的軟磨硬泡下,老人不忍心看着家人為他擔驚受怕,同意做手術。
在手術來臨那天,退路已盡,張建霞咬緊牙關完成了手術,幸運的是,公公和她都很安全。
當公公清醒過來,第一件事就是拉住張建霞的手說:我欠你太多太多,從今往後你就是這個家的主心骨!
4
張建霞做完割肝手術後,公公的病情有了好轉,但她自己卻面臨着意想不到的身體問題——小肝綜合征,這給張建霞和王家帶來了巨大的打擊。
張建霞隻能卧床養病,她明白公公需要人照料,自己也需要人照料,為減輕婆婆的負擔,她提出想回娘家靜養,婆婆雖不舍,但還是默默點了頭。
然而,當張父母得知真相時,大為光火,你怎麼可以不告訴我們就做這樣冒險的事?你是不把我們當家人了嗎?我們希望你和王亮離婚!張建霞苦苦哀求,但父母态度堅決。
無奈之下,張建霞隻能回到王家,王亮天天出去賺錢還債,家中所有的事情都落在了婆婆一人的身上,張建霞想讓自己的身體盡快好起來,可身體狀況卻一天不如一天。
5
令張建霞想不到的是,這次豁出生命的救援,最後隻為公公争取到了區區三年的時間。
三年後,公公還是不治身亡,留下巨額的醫藥賬單與外債,張建霞和王亮不得不天天操勞工作,生活在債台高築的陰影下。
張建霞時常會在深夜輾轉反側,腦海裡回蕩的是公公咳血的畫面,我用自己年少的生命換來的,不過就是這三年的時間。
一個老人最後幾年無法居家相守,無法見證他最心愛孫子成長,我的犧牲換來的,真的就是這些嗎?
當張建霞這樣自問時,心中湧起了沒完沒了的内疚與自責,我本可以擁有正常工作,正常生活,正常人一樣的未來,我親手斷送的,是我自己的幸福。
就在張建霞自怨自艾之時,她的事迹在鄰裡間傳開,并漸漸在全縣知曉,張建霞被稱之為孝道楷模,熱心公益的典範。
面對來自各方的關注與贊譽,張建霞的内心卻五味雜陳,我明明一直在後悔自己的決定,我配得上這些贊美嗎?我比常人更自私,他們怎會視我為英雄?
偶爾,當張建霞一個人走在鄉間小路上時,她會不經意間拐向娘家,躲在老房子的牆根,透過窗子望着裡面忙忙碌碌的老兩口。
她明白自己和王亮已經牽扯太深,無論她走到哪裡,過往的選擇都會追随折磨她一生。
張建霞的事迹很快被拍成了電影,盡管她從未想過自己會有一絲一毫的“成就”,但既然名聲已經不胫而走,她也隻能竭力不負衆望。
在工作之餘,張建霞盡自己所能參與一些公益慈善項目,她也會應一些高校的邀請,去給學生們演講,講述自己的故事,表達自己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