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李世民殺他10個侄子時,父親李淵講了14個字,沒想到全都應驗

作者:史為今用

前言

公元599年1月23日,李淵次子李世民出生于甘肅秦安。從小到大,李世民都展現出超出常人的非凡才能。

據記載,李世民4歲時曾随父親李淵外出遊曆。一日清晨,他們來到終南山下,在一處小店内歇腳。這時一位相士經過此處,他神色急切,舉止詭異,徑徑走到李世民跟前,上下打量了這個孩童一番。

片刻後,他猛然合掌,大聲贊歎道:“靈秀奇偉,非同小可!看來天道注定,二十能帶百姓出水火,為國開太平!”

李世民殺他10個侄子時,父親李淵講了14個字,沒想到全都應驗

李淵心中一驚,連忙追問緣由。那人卻已作揖離去,徒留一串奇言,從此杳無音信。李淵默念許久,将那句話牢記于心。

時間證明,李世民的成長軌迹正如相士所言。他博覽群書,通曉典籍,無所不學;武藝高強,馬術出衆,勇猛過人。在李淵平定天下的戰事中,他屢建奇功,助父超越千難萬險,幾至赴湯蹈火、身受重傷。

三兄弟中,他最為傑出。太子李建成庸碌無能,治國無方,李元吉隻沉迷酒色,唯有李世民手腕果決,用武良謀,政事清明,深得民心。

若論助力,李世民功第一;若論能力,李世民亦第一。然而,按禮制嫡長子才可繼承大統,李世民一心想要的皇位,注定難覓滿足。

李世民殺他10個侄子時,父親李淵講了14個字,沒想到全都應驗

玄武門血案 手足相殘背義十不忍

626年六月,李世民與兄長李建成、李元吉決裂。李建成見李世民日益得人心,權勢滔天,遂起心謀害之念。他設計收縮李世民兵權,欲趁機将其誅殺。誰知李建成猖獗心思早已昭然若揭,李世民聞訊大驚失色,立時組織反擊。

玄武門當夜,月黑風高。李世民率十數騎兵來到禁門,心中翻江倒海。他并不想傷及手足,但這危在旦夕的威脅實在無法容忍。生死存亡一戰,為了自己也為了天下社稷,李世民狠下心來,親率突襲李建成府第。

血戰到天明,死者已不可勝數。李世民避開要害,盡量活捉二兄。然而李建成死命反抗,混戰中李世民一個失手,長槍貫穿李建成胸膛。李世民連忙上前抱住,李建成卻已氣絕身亡。

李世民殺他10個侄子時,父親李淵講了14個字,沒想到全都應驗

李元吉聞訊趕至,李世民欲勸其投降,奈何李元吉已怒不可遏。兩人對弈良久,李元吉寡不敵衆,亦被殺害于亂軍之中。

當晚,李淵聞聽大敵已解,迅速入宮穩住心緒。李世民來到宮中,伏地稽首請罪。李淵一把将他拉起,痛心疾首地斥責他殘忍。李世民立時手軟,向父親請命。寬恕之際,江山已落入李世民手中。

那日之後,李世民整日百感交集,對兄弟之死自責萬分。然一念及此,他定不能倒退。殺心起處,他竟也難自己。

李世民殺他10個侄子時,父親李淵講了14個字,沒想到全都應驗

李世民登基前殺十侄 為絕後患稚子亦難幸免

皇位傳承有了着落,朝野為此鼓與呼。然而李世民的複雜心緒還未平複,此時身邊謀士荀彧等再次進谏,力陳必須速斬後患,以絕禍根。李世民正在氣血方剛之時,哪禁得住這番煽風點火,當即命人将十位年幼的侄兒押至自己案前。

其時李建成嫡長子才十四歲,小的也才會涉筆墨。這些天真無邪的孩童并不明白癫狂的親人為何要舉刃相向,隻是哭得淚流滿面。李世民心中隐隐作痛,一時竟有難以下定決心。

李世民殺他10個侄子時,父親李淵講了14個字,沒想到全都應驗

但念及己之大業,他最終還是狠下心來,親自動手殺害了這些無辜性命。十具稚嫩遺體躺在地上,猶如天國墜落凡間的破碎之翼,慘不忍睹。李淵此時已身死國殇,李世民心下空茫一片,面對這十具屍骸,隻覺此生再無挽回餘地。

父親的一席話猶在耳畔回蕩,李世民這才如夢初醒,意識到自己失了分寸。他面色蒼白,神情複雜,既後悔莽撞,又難掩心中悔意。 江山已到手,他本可寬厚以待,奈何一時貪念蒙蔽了眼,才會親手送了這許多性命。此刻回望,李世民隻覺彷徨和自責。他明白父親的憂心,卻也無法收回已掉之棄水的寬恕,隻得無奈接受這一劫數。

李世民殺他10個侄子時,父親李淵講了14個字,沒想到全都應驗

李世民登基稱帝 唐初太宗時代步入盛世

627年,李世民正式登基為帝,是為唐太宗。他首先平定了薛仁貴的叛亂,穩定了政局,然後開始采取積極措施改革弊政:漸次廢黜隋朝的苛捐雜稅,依據财力實行“租庸調制”以正稅收;設定常平倉以救濟貧民;監察地方官吏酷吏;采納谏言,勵精圖治。

在他執政期間,唐朝國勢強盛,疆土大幅推廣,遼東、幽雲十六州相繼收複,高麗屬國,北方各族臣服。農業豐登,手工業發達,百業興旺,民生富足安康。這一時期被公認為中國封建社會曆史上較為鼎盛的太平時代之一。

李世民殺他10個侄子時,父親李淵講了14個字,沒想到全都應驗

然而,正當李世民沉浸在這難得的盛世局面的喜悅之中時,他也漸漸意識到,自己親手所種下的仇恨因子,終會在時日裡壓在自己和子孫後代的心上,無法釋懷。

那句父親當年一語成谶的警示,永遠如影随形,提醒着他人間的種種無常。

李世民殺他10個侄子時,父親李淵講了14個字,沒想到全都應驗

李淵預言成真 李世民諸子多遭不測

李世民與元皇後共生有十四子。然而,父親當年“他日汝子孫亦複如此”的詛咒仿佛真的應驗了,這十四位王子幾乎無一完滿,無數宿命的陰影纏身終生。

諸子中,長子李承乾、次子李承耀及第五子李泰則自幼便早夭;三子李弘節荒淫無度,五子李泰則早逝;李班與李祎則好酒成性,早亡于痨病之中;李義是則因心術不正被唐高宗所廢;李賢、李珣則并無過人之處...... 至于唯一得以稱帝的四子李治,也隻是勉強維系大統,而後繼無人,最後被武則天所廢。

種種無妄之災,種種宿命的安排,讓李世民後半生于心難安、于牆難眠。他親手送走的骨肉,也在他心上生生揭下了十餘道血淋淋的口子,永遠無法彌合。唯有無奈地接受這殘酷的因果報應。

李世民殺他10個侄子時,父親李淵講了14個字,沒想到全都應驗

唐後世之慘劇 一場場殘暴權力争奪

李世民駕崩後,由于他諸子多有失誤,擁立他們為帝的呼聲并不高。在朝臣們的操控下,李治得以登基,後又被廢。武則天弑君奪權後,唐朝帝位變更頻繁,皇室内鬥不斷。

玄宗李隆基登基後,生性多疑,對其他皇子們極為猜忌。他弟李旦(後來的玄宗)謀反被赦,二人關系始終緊張。廣開土王李璘被殺,李豫(後來的肅宗)被幽禁于房州。德宗李适登基後,又發生了著名的“朱泚之亂”,幾乎使唐朝帝國覆滅。

李世民殺他10個侄子時,父親李淵講了14個字,沒想到全都應驗

結語

一場場殘暴的權力争奪在這些皇帝手足之間上演。李氏家族如同撕咬嘶吼的野獸,在這無邊江山間自相掣肘,兄終弟及、暗流湧動。李世民生前種下的梁子,至此将窮盡報應,死不瞑目。

父輩之間兄友弟恭的盛世已經一去不複返,取而代之的是皇親國戚間你死我活的厮殺。那句“他日汝子孫亦複如此”成了唐朝幾代皇室無法擺脫的詛咒,血雨腥風,綿延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