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報
坪山區同心外國語學校榮獲
“美育特色學校(園)年度獎”
——以藝術之美浸潤學生自由成長
由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廣東教育學會指導,南方都市報社、深圳市教育學會、深圳大學灣區教育研究院聯合主辦的第九屆“深圳教育改革創新論壇”,于2023年11月發起本屆“深圳教育改革創新大獎”評選征集,旨在廣泛凝聚改革共識,為教育改革營造良好的氛圍,表彰一批先進典型、評選一批标志性事件、彙編一批優秀教改成果,助力深圳教育先行示範和高品質發展。經過激烈角逐,坪山區同心外國語學校榮膺“美育特色學校(園)年度獎”!
美育特色學校年度獎
該獎項為學校獎。用以表彰重視美育教育,以美養德,以美啟智,以美健體,以美陶情,搭建多元化平台,建構美育特色課程體系, 提升學生審美素養,讓每位學生有機會享有接受高品質美育的機會,為深圳打造美育之城做出積極貢獻的學校。
參評範圍:深圳基礎教育領域的學校。
深圳市坪山區同心外國語學校重視學生的國際化、現代化和個性化發展,努力創設多元化的藝術課程,面向全體學生,提出了“以藝術之美浸潤學生自由成長”的口号,提高每一位學生的審美和人文素養,讓每一位學生都享有接受美育的機會。
近年來,學校緻力于為師生提供優越的藝術教學和個性化學習平台,營造良好的藝術創作環境和學習氛圍,積極改革傳統教學方式,培養了一批具有創新精神的教學教研團隊;開發了一系列藝術特色課程資源包;完善了學生的評價體系;為學生提供了展示的舞台,讓學生能自由大膽地創作、展示自我。目前我校已經形成一套較成熟的課程體系,并在省、市、區級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得到同行的認可。
一、重視師資隊伍與教學場地建設, 推動高品質藝術教育
學校藝術學科配備了20名專業教師,其中有區“骨幹教師”4 人、區“優秀青年教師”4 人、具有研究所學生學曆 5 人,高品質的藝術師資團隊促進了學校藝術教育的發展。
學校設立童畫美術室、陶藝美術室、版畫室、國畫室、書法室、油畫室等共 10 間美術專業教室。7 間音樂室、3 間舞蹈室,3 間排練室,2 個黑匣子小劇場、2 個大劇場,讓所有學生都能在專業的藝術教室上課學習。同時,學校還為學生開辟了多樣化的藝術展示空間。
二、注重特色課程建設,
建構科學的美育課程體系
課程是美育實施的主抓手,學校藝術科組以美潤心,以美培元,創新改革課程設定,為學生提供了多樣化的美育課程教學。我校将美育課程分為四大子產品:“特色校本課程”、“跨學科融合課程”、“特色專項活動課程”、“美術工坊課程/音樂社團課程”。
(一)校本特色課程建設
以國家課程和校本特色課程相結合,因地制宜創新藝術教育教學方式;以融合課程為突破口,探索簡便有效、富有特色、符合實際的藝術教育方法,切實提高了藝術教育教學品質。
我校在實施美術校本特色課程的内容選擇上,根據課程标準和學生的年齡特征,對不同學段學生設立不同的課程,讓不同階段的學生在校除了學習到國家教材的内容,還能夠深入地學習到更多美術知識,感受更多的藝術魅力。
我校“音樂校本特色課程”在國家教材學習的基礎上,增設了唱遊、器樂、戲劇三大子產品,各年級進行大單元教學。
(二)開展創新藝術+融合課程
通過大單元設計理念以及學科融合的特色化實施,讓學生感受美、表現美、鑒賞美、創造美的能力,豐富和發展形象思維,激發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全面提升學生的素質。
學校将學科教學與美育相融合,挖掘學科美育基因,激發教師的美育潛能,推進學科美育課程的有效實施,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三)面向全體學生,
確定人人參與藝術活動
學校創新活動内容與形式,每學期開設各類社團和豐富多彩的藝術活動,每個學生都能根據自身興趣愛好自願選擇參加,讓學生在活動中展現自我、收獲成功、建立自信。
(四)藝術工作坊/社團課程,
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
學校開設了包括童畫工作坊、立體國畫工作坊、水墨皮影工作坊、光影裝置工作坊、纖維藝術工作坊課程等5項個性化的“特色工坊課程”,滿足了學生不同年級和不同類别的藝術需求,讓學生在工作坊中展現自我、強化藝術特長學習。
三、家校共育,
建構良好美育生态
學校創造各種機會,讓社會各界朋友和家長了解學校的美育理念,不定期向家長開放藝術教學課堂,展示學生最新藝術成果,讓家長一同參與到美育活動中來。如校園開放日、親友團彙報演出、家長會、家庭教育教育訓練、校園文化活動等多種形式,在邀請家長觀摩的同時向廣大家長宣傳美育在素質教育中的重要地位,讓家長了解美育不隻是傳統概念中的“塗塗畫畫,唱唱跳跳”,掌握一門技能,而更主要的是陶冶學生情操,培育學生認識美、欣賞美、創造美和運用美的能力。
四、建立美育評價和保障機制,
促進藝術教育可持續發展
學校積極開展中國小生藝術素質測評工作,探索建立多元化的學生綜合素養評價制度。
一是資金保障。學校除每學年劃撥藝術教育專項資金外,還積極與周邊知名高新企業開展合作,設立了“信立泰菁英獎學金”,獎勵在美術、音樂方面有特長,有突出成績的學生,引導學生在藝術方面的個性化發展。
二是資源保障。充分利用社會資源,拓展和提升校園藝術空間。場館資源:定期組織學生到市、區藝術場館觀摩高端音樂會、戲劇、畫展;邀請藝術團體為學生們舉辦展演、展覽;開展藝術家進校園活動,邀請各級各類藝術家進入校園,讓學生與藝術家面對面交流,感受藝術的魅力,聆聽藝術家的成長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