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銷量墊底的《三國志11》,為何會被老玩家奉為神作?

作者:單機時代
銷量墊底的《三國志11》,為何會被老玩家奉為神作?

開篇之前小編先糾正一個論點,那就是别拿現在的遊戲銷量和十幾二十年前的遊戲比,畢竟現在年輕玩家們兜裡不缺錢,随便看個直播都能成千上萬的打賞,更何況買個幾百塊的遊戲而已。

銷量墊底的《三國志11》,為何會被老玩家奉為神作?

要知道小編作為一名80後,學生時代一周的生活費也不過百八十元,買一款69的正版遊戲已經是我的極限了,再說當年買遊戲都需要坐公共汽車去電腦城,光是來回通勤路費也需要十多元,不像現在這樣坐在家裡動動手指就能把心儀的遊戲收入囊中,是以那時候除非遇上特别喜歡的遊戲,哪怕忍饑挨餓也要去買回來,否則大多都是在學校周邊的地攤上花5元錢買盜版碟玩,連15元的《芝麻開門》我都嫌浪費,并且我這種現象在當年應該是大多數玩家的常态,是以跨時代的銷量對比是毫無意義的。

銷量墊底的《三國志11》,為何會被老玩家奉為神作?

不過《三國志11》的銷量在當年的确非常差,據說在日本本土總共賣了不到10萬套,其他地區雖然沒有明确的資料,但想來資料也不會太好看,畢竟這種題材的遊戲隻有東亞文化圈才能玩明白,這個地區的銷量基本就決定了這款遊戲的最終銷量了,難道還能指望印度市場把《三國志》系列狂賣幾十萬套麼?真有這麼神奇的事情發生的話,光榮也不會将這樣經典的IP雪藏6年之久才發售《三國志12》了。

銷量墊底的《三國志11》,為何會被老玩家奉為神作?

不過這兩年随着《三國志14》的流行,這個遊戲系列的讨論熱度似乎又逐漸回溫了,然而每當有人說《三國志14》好玩的時候,總會有一些人跳出來說《三國志9》和《三國志11》才是經典,14與之相比根本不值一提。

銷量墊底的《三國志11》,為何會被老玩家奉為神作?

孰好孰壞小編不好評析,但作為一個玩了多年的三國志老粉,這個系列除了1代和2代沒玩過外,每代我都在上面花費了不少時間,我個人認為14雖然好玩,但11的經典程度也不遑多讓,特别是加了MOD後的11,玩法更是令人沉迷。那麼都有哪些因素讓老玩家們覺得《三國志11》才是經典之作呢?

首先是戰鬥系統方面,小編覺得11的戰旗設計更有意思。經常看我文章的小夥伴們都知道樂找遊是一個深度戰旗遊戲愛好者,特别是《三國志英傑傳》這款遊戲,每年我都要拿出來軍訓一遍,是以采用戰旗模式的《三國志11》顯然更加符合我的胃口。

銷量墊底的《三國志11》,為何會被老玩家奉為神作?

而314的戰鬥雖然AI比前作要高得多,但打法上更像是9代的增強版,派出去的武将完全靠自由發揮,戰法的釋放也都是随機的,有種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真實體驗。但這樣卻喪失了政策遊戲的控制權,如果之前沒有玩過9代,而是直接從11開始玩的話,14的戰鬥模式将會很難接受。

銷量墊底的《三國志11》,為何會被老玩家奉為神作?

第二是武将的培養方面,三國志11的研發系統可以讓很多白闆武将成長為一方豪傑,增加了遊戲的可玩性。而14的武将培養則像是在玩一款RPG遊戲,對于那些屬性和能力極差的武将,即便把所有資源和道具都用在他們身上,也很難讓這些人發揮奇效。

銷量墊底的《三國志11》,為何會被老玩家奉為神作?

最後就是内政方面了,雖然這兩部作品的内政都是垃圾,但314的征兵系統和征稅系統明顯要更垃圾一些。雖說官方有意讓遊戲的内政向真實化靠攏,但軍糧不能靠種植獲得豐收而隻能靠商業買賣擷取,這不完全是扯淡嘛!再說三國志系列的炒糧已經被玩家們玩出花了,這麼個大BUG不想着怎麼改進反而一味地遮掩,相比之下實在很難讓人不懷念11的各項内政措施啊。

銷量墊底的《三國志11》,為何會被老玩家奉為神作?

至于大家都心知肚明的MOD方面,這裡就不做對比了,或許随着今後314的精品MOD越來越多,兩者才有比較的資格。

銷量墊底的《三國志11》,為何會被老玩家奉為神作?

綜上所述,小編個人認為311更好玩一些,這點從遊戲時間上也能看出來,314我已經半年多沒玩了,但311偶爾還會用呂布或公孫瓒破個局,今後恐怕314吃灰的時間會更長一些。最後希望未來的《三國志15》能重新回歸戰旗玩法吧!有同樣想法的小夥伴歡迎給我點個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