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再見,周海媚,你不隻是周芷若

再見,周海媚,你不隻是周芷若

12月12日晚,周海媚工作室沉痛地告知公衆:周海媚已于11日離世。這無論對工作室、她的親友還是喜愛她的觀衆來說,都是猝不及防又難以言說的難過。

再見,周海媚,你不隻是周芷若

關于她的身體狀況,此前就有許多言說。傳聞說周海媚患有免疫系統疾病紅斑狼瘡,本人曾親自在采訪中回應:并不是。但自讀書之時,周海媚就有血小闆過低的毛病,嚴重時曾經暈倒被送入醫院。

老刊物《當代電視》1992年的一期雜志裡寫:周海媚大約在15歲時,突然患了皮下出血,隻要輕輕一碰,血液便彙聚成塊,并且不能打針,一打針就容易暈倒。這種奇特的病症在18歲有所好轉,而因為患病,周海媚的學業也時斷時續。

再見,周海媚,你不隻是周芷若

摘自《香港“阿姐級”明星周海媚》;作者:曉敏,出版物刊名:《當代電視》1992年11期。

另外一種傳言是,周海媚1998年參演《縱橫四海》時便得了紅斑狼瘡,是以編劇才更改了女一号的結局,拍攝時常由女主替身頂上,且隻拍其後腦袋。而周海媚後來的說法是:當時忙着談戀愛。

周海媚的婚戀绯聞,是20世紀90年代港媒眼中的香饽饽。當年的娛樂報道或真或假,并不考究證據或來源,隻想叙事最“性感”的故事。實際上是否真有這段愛戀,或許并不重要。名人的隐私容易被當成生意販賣,而借此轉移注意力,亦是他們自保的辦法之一。

再見,周海媚,你不隻是周芷若

(圖/《回到未嫁時》)

周海媚當然是特别的。她不隻美麗的。網友對她的關心,也驗證了她是大衆記憶裡的亮麗一角。

後來好多年,周海媚都不再當女主角。如今不時被觀衆聊起,她的存在依然是一種美麗的象征——烏發、紅唇,明媚、靈動,眼睛會發光,似是一顆20世紀90年代的星星。但仔細看她的風采、她所飾演過的角色,她給熒幕的啟示,又遠遠不止如此。

選美失敗周海媚

周海媚是選美的“失敗選手”。

1985年她去參加選美,前後有兩種說法:一說是雜志裡寫的,因為她前幾年身體不好,爸爸看她這麼活潑的人兒竟然不運動、沒神氣了,于是替她報了名;另一種是她在采訪裡更常提起的說法,她自小就像個男孩子,爸爸替她報名是為了讓她來這兒學得“淑女”一點。

如今在短視訊平台,還能看到當年選美的剪輯片段。19歲的周海媚頂着一頭活潑卷毛,笑的時候會露出一排雪白整齊的俏牙,連肉肉的牙龈也看得見。别的選手盡力走得端莊,她一蹦一跳像隻出籠的兔子。

再見,周海媚,你不隻是周芷若

結果,周海媚連“30進15”的角逐都沒有打赢。其他落敗的選手在背景哭,她倒是跑去給晉級的選手“恭喜恭喜”。50多歲,她接受《名人面對面》的采訪時,談起19歲時的記憶,那排俏皮的牙齒又露了出來。

周海媚出現在新電視劇中時,有彈幕會說周海媚“哨牙”,這在當年是令她備受矚目的特别之美,而今卻是容貌焦慮觀衆的重點排查對象。

哪怕選美成績如此一般,無線電視還是看見了她。她的第一個角色是《楊家将》裡的小妹,是青澀、泫然欲泣卻又有将門之氣的小鬼頭,是明亮俏皮勇敢的女孩子。

“周芷若”的覺醒前夜

周海媚第一個爆紅的角色并不是周芷若,而是1989年的《義不容情》裡的阿華。也是這部劇,鑄就了港劇史上的大惡人、為求目的不擇手段的丁有康(溫兆倫飾)。

那是港劇橫掃東亞、東南亞的年代,也是港劇劇本最愛“闖蕩”、視野最廣闊的黃金年份。愛恨情仇,生離死别,個體對命運似乎有無窮的自主性,但時代又如風暴般,将他們卷進最适合演播的神話。

再見,周海媚,你不隻是周芷若

(圖/《大鬧廣昌隆》)

不同于千禧年以後的都市閑情、職場生活,此時的港劇有更廣闊的想象。但觀衆仍能從當年的劇本中,看見愛情古舊的痕迹。

阿華是一種苦情的女性,從身世到結局都楚楚可憐,稱得上一種半新不舊的林黛玉。

她從落拓的澳門家庭來到香港,寄人籬下。善良的女人先是愛上了邪惡的男人丁有康,幸好她“清醒”了,發現對方隻是有所圖,而不是因為愛。她迅速抽身,看見身邊默默奉獻、甘之如饴、有責任心、能吃苦的男人丁有健。他們甜甜蜜蜜地拍了一段拖,滋生出真實而忠誠的愛情,哪怕丁有健為弟弟擔罪兩年,阿華亦等他回來。

再見,周海媚,你不隻是周芷若

(圖/《今生今世》)

丁有健這種如“老牛”一樣忠厚的男人,才是當年愛情價值裡的理想情人,不離不棄即是當年對愛情的定義。但阿華卻是一位猶豫的女性,她在愛情與未來的選擇之間糾結,而丁有健亦擔心自己“配不上”。

他們舉辦婚禮前,阿健看到阿華寫給閨密、猶豫要不要結婚的信,決定在婚禮當天逃婚。婚禮告吹,羞愧的阿華想逃離中國香港,去馬來西亞發展事業。

這對戀人的分開,源于女性對自身選擇與愛情的猶豫,也源于男性的自卑。用更現代的眼光去看,不選擇愛情、離開的女性亦會過得很好,但編劇卻制造了一場空難,讓阿華墜入了更深的深淵——

父母雙亡、下半身殘疾的阿華,隻剩下阿健可以依靠。此時阿健已有新戀人,事業也有起色,他們之間的權力倒轉了,于是兩人陷入一種“有毒”的、纏繞的三角關系之中。

再見,周海媚,你不隻是周芷若

(圖/《觸目驚心》)

盡管這個角色的境遇怎麼看都不夠“現代”,但此時的阿華已經有“周芷若”的影子。

她是敢愛敢恨的,哪怕經曆的是最慘烈的磨難,你還是能看得到這位女性體内的能量。她有關于自我的欲望,她也有為愛奮不顧身的一面。如果不是編劇安排了最苛刻的劇情,她也許已經再造了自我,可以過得很自在。

而在1989年,美麗的阿華改變了命運,最終還是迎來了隕落的結局。當年的觀衆,對阿華這個角色的“道德”評判不一,但對她的痛惜卻是真實的。1990—1993年,周海媚是大衆票選的最受歡迎女主角。

何以成就“周芷若”?

後來,1994年版《倚天屠龍記》的劇組尋找演員時,邀請了周海媚很多回。周海媚一開始沒有答應,讀過原著的她,覺得周芷若做了許多無法了解的“壞事”,她不想演。但幾經溝通,周海媚還是出演了,這才有了一版立體的、豐滿的,也許是最不“邪惡”、最讓人無法讨厭的周芷若。

也許故事的前話正是:阿華與周芷若,都不是一種絕對邪惡的女人。她們是有内在的能量的。她們被命運(劇情)推着走,卻有種改變世情的動機與願望。

再見,周海媚,你不隻是周芷若

(圖/1994年版《倚天屠龍記》)

周海媚版周芷若,盡管身世飄零,但很少苦情地皺眉頭。前輩趙雅芝把周芷若演得極美,但是卻過于輕柔,周海媚演的周芷若不一樣。哪怕周海媚日常就是個俏皮快樂的人兒,亦在許多愛情喜劇裡如此表演,但扮周芷若時,她的眼神就有了英氣、霸氣與倔強之感。

周芷若内在有個宇宙,在決定“黑化”之前,她是有自個兒的理想的。甚至用現下的話來說,她有點熱血、有點病嬌,而“黑化”之後,她也自有一套法則。所謂的“複仇女神”,從周芷若就有了。

後來金庸也驚歎,若早知道是周海媚演周芷若,他就改寫結局,讓周芷若和張無忌在一起。有諸多珠玉在前,2019年版《倚天屠龍記》确實不經看,但周海媚扮演滅絕師太還是讓人感歎了一把。雖然當年的周芷若變成了滅絕師太,但仔細一想,也許沒有人比周芷若更懂滅絕師太的心路曆程。

再見,周海媚,你不隻是周芷若

(圖/2019年版《倚天屠龍記》)

周海媚還在不同的劇集裡,演過許多不一樣的“半正義半邪惡”的角色。

比如《逃學威龍》裡,她演的是一種危險的女性——哪怕這部片對她的闡釋并不是太多,展現的更多是比較“瘋女人”的一面。而在比較冷門的1993年的《雌雄大老千》裡,周海媚扮演的是一個精于算計的女性。該片子講的是兩位老千互相較勁、角力的故事,底色是當年經濟騰飛時愛情功利的一面。

這部劇在當年讨論度并不高,但後來周海媚的角色卻屢屢被傳閱:烏發、紅唇,黑色單裙,眼神也是有刀鋒的。她是精明的、聰慧的、亦正亦邪的,不容易被哄騙,但亦抱有真情一角,不同于當年其他的“犧牲叙事”、率先走進現代的女人。

生于1966年的周海媚,曾給熒幕提供了絕佳的人設與表演範本。回頭看,現下又有多少角色,經得起觀衆二三十年的咀嚼?

内容編輯:菲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