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多地新能源公共汽車換回燃油車,背後的深層原因

多地新能源公共汽車換回燃油車,背後的深層原因

文/王新喜

此前有消息稱,在保定之後,湖北,河北,南京,北方等多地的新能源公共汽車換回了燃油車。根據湖南日報報道,因為補貼終止車損嚴重,多個城市新能源公共汽車陷入經營困境,不少城市的新能源城市公共汽車,最近已悄無聲息換回了燃油車。

多地新能源公共汽車換回燃油車,背後的深層原因

多地新能源公共汽車換回燃油車,背後有多個考量因素。

首先,第一批新能源公共汽車電池技術不成熟,很快到了使用年限,電池衰減嚴重,換電池費用太高

多地新能源公共汽車換回燃油車,背後的深層原因

早在2015年3月,交通運輸部釋出的《關于加快推進新能源汽車在交通運輸行業推廣應用的實施意見》,明确提出,未來公共交通優先推廣新能源汽車,就這樣,全國各大城市都開始大批量采購電動公共汽車。

多地新能源公共汽車換回燃油車,背後的深層原因

截至2022年末,全國擁有公共汽車70.32萬輛,其中純電動車45.55萬輛,占比超過了一半。

但問題是,2015年前後的電動汽車的電池技術不太成熟,這些電動公交還沒有到達法定的使用年限,就開始出現電池損壞與衰減的問題,而換一次電池的費用高的吓人。湖北黃石公交的電動公交購買于2016-2017年,目前電池衰減非常嚴重,司機在夏天連空調都不敢開。

從保定來看,要換電池的時候,卻發現電池要六十多萬,大批量置換電池,這個價格置換不起。

多地新能源公共汽車換回燃油車,背後的深層原因

那為什麼不換一批純電公共汽車呢?很大可能性還是貴

我們知道合資 A 級車、本土 A 級車、中進階轎車以及中進階 MPV進行對比,純電動車差不多的配置,但往往會偏貴。一般都會貴個1~2萬或者2~3萬。

而放在公共汽車市場,也是同理,8米長的電動公共汽車價格是70-80萬元一輛,10-12米或以上的則需要上百萬甚至幾百萬元一輛。相對同級别的油車更貴,而在2015年采購電動公共汽車的時候,當時還有着比較高額的新能源汽車補貼,每輛車約可以享受8萬元的補貼,但是現在新能源汽車補貼已經完全取消,而公共汽車,屬于公共服務領域範疇,公交公司是不賺錢的,主要靠國家補貼。

是以,在這種情況下,燃油公共汽車,在使用壽命方面的優勢就開始凸顯了,隻要保養得當,燃油公共汽車可以輕松使用十年以上。是以,從使用壽命,采購成本等方面來看,燃油公共汽車成本效益更高。

安全與續航,事關公共汽車的核心體驗問題

一般來說,公共汽車對安全問題的重視程度非常高,畢竟,它的載客量非常大,一旦發生安全問題,情況就會非常嚴重,這兩年來,電池的安全系數也是得到很多人的質疑。

尤其今年夏天整體的天氣情況相對來說比較熱,全國各地新能源汽車自燃的事件也是頻發。根據資料顯示,今年一季度,新能源車的火災一共是發生了640起,同比是增長了32%,相當于平均每天會發生7起。

在第二季度、第三季度到底有多少起新能源車因碰撞車禍或者自燃等情況發生的火災,目前暫時沒有資料統計,但從目前媒體曝出的案例來看,自燃起火的案例也是不少。雖然說油車也會自燃,但相對來說,新能源車自燃速度快,不易撲滅,危險系數更高。在今年夏天,多地交警也釋出了新能源車充電安全指南,提醒車主盡量避免高溫暴曬後立即充電,使用符合國家标準的充電樁。

多地新能源公共汽車換回燃油車,背後的深層原因

頻繁起火的背後,從資料顯示來看,據不完全統計,近三年來,夏季一直是電動汽車燒車事故的高發期,畢竟夏季的高溫,影響着動力電池的狀态。高溫天氣,新能源汽車發生起火事故的機率更大,占比達到66%。

這背後的一個重要原因新能源車企和電池廠商為了長續航,在推動電池的單體能量密度大幅提升,但是電池能量密度的提升,往往是電芯穩定性的降低,這或許會進一步加大電池組的“失控風險”。

多地新能源公共汽車換回燃油車,背後的深層原因

對于公共汽車來說,一個問題是整個新能源汽車他現在的這個電池基本都放在車底,如果不小心磕磕碰碰,弄壞了電池,那麼基本整塊電池都要換,費用很貴,如果碰撞起火自然就更麻煩。

多地新能源公共汽車換回燃油車,背後的深層原因

對于公共汽車來說,安全問題是尤為需要重視的。根據起火事故狀态占比統計是,占比從高到低分别是靜置時起火、充電時起火、行駛過程中起火以及發生事故或碰撞後起火。根據四川消防報道,在今年8月,海口公交集團一輛公共汽車在世紀大橋北側公交場站内充電時起火。這味着電池的安全問題依然存在不可控的一面。

多地新能源公共汽車換回燃油車,背後的深層原因

此外是續航。從目前來看,電動公交由于日常載重大,即便搭載大容量電池包,實際的續航也隻有200-300公裡左右,加上電池衰減,年複一年,續航就非常低。

新能源公交換回燃油車的地區更多是北方,北方的特點是對續航要求非常高,因為電池在低溫狀态下往往導緻電解液的活性出現明顯下降、電解質的粘度增加,出現續航力大幅下降,充電慢等問題,北方這個電池的虧電情況相對又比較大,這對公共汽車的制約很大。

由于公共汽車常年在路上跑,對續航要求較高,不能一直處于充電狀态中,總的來說,安全與續航事關公共汽車的核心體驗,這點油車能更好滿足。

公共汽車不追求智駕與冰箱彩電大沙發,油車綜合成本效益更高

我們知道,新能源車擁有油車無法達到的智能化體驗與舒适體驗,對消費者來說,有吸引力。但在公共汽車上用不上。

公共汽車不追求智能化、零百加速、冰箱彩電大沙發等名額,是以,新能源車自帶的智能化以及體驗優勢在公共汽車上用不上,而公共汽車所追求的穩定、耐用性、安全性、成本效益、使用壽命等需求,恰恰是油車能更好滿足。

在過去,新能源汽車一直在宣傳使用的頻率越高,跑的公裡數越多,車子成本也就會越低。但是由于公共汽車常年在路上跑,電池衰減要更快,使用年限比預期要更低,過去集中采購電動公共汽車,早于預期到了使用的年限,不得不停止使用,又因為這個費用的問題換不起陸陸續續又換回到了燃油車。

而油車用長時間不開影響發動機的整體性能,反而需要多開,是以多地從新能源車換回公共汽車就可以了解了。

公交換回燃油車:我們需要兩種選擇,也照出新能源車的短闆

事實上,我們發現,公共汽車換回燃油車恰恰是一面鏡子,照出了新能源車的短闆。過去常說新能源車用車成本非常低,怎麼樣節油,但事實上公共汽車常年在路上跑,電池衰竭更快,之後就會發現這一切都變得非常不劃算。用車成本更低的優勢在高價置換電池的過程中被抵消了。

多地新能源公共汽車換回燃油車,背後的深層原因

這起事件也給我們敲響了一個警鐘,如果常年在路上跑的用車狀态,如何降低電池衰竭,降低換電池的費用成本,将是車企需要解決的一個大問題。

這也讓我們思考,全盤電動化,真的是正确的嗎?為了搶市場過度拔高新能源的優勢而無視自己的短闆,是否會讓整個行業陷入不利局面?尤其是我們的充電基礎設施在大規模鋪設,很多公共停車場的電車專用停車位(油車不能停)越來越多,很多加油站也在關閉,這一切都在為新能源車讓路,讓油車變得越來越不友善。

總的來說,部分地區新能源公共汽車換回燃油車不代表新能源車不行了,沒必要就此否定電動汽車的未來,隻不過,這也在告訴我們,我們需要油車與電車兩種選擇甚至多種選擇,不同的行業,不同的消費者,會有不同的用車追求。你偏愛冰箱彩電大沙發,但是在很多的場景下,人們更追求穩定性以及使用壽命以及對電池成本、成本效益等方面的考量更多。

是以,公共汽車換回燃油車是一面鏡子,照出了新能源車的短闆以及不同消費者、不同行業有不同的用車考量,新能源車如何解決這些短闆,是事關消費者體驗與選擇的關鍵一環。

作者:王新喜 TMT資深評論人 本文未經許可謝絕轉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