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CPI同比下滑0.5% 為年内第三次月度負增長

經濟觀察網 記者 田進 12月9日,國家統計局公布的資料顯示,2023年11月,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下降0.5%,為年内第三次出現同比負增長,此增速也是2020年11月(-0.5%)以來的新低。
作為反映消費需求的一項重要名額,CPI同比增速自2022年9月就整體進入緩慢下滑通道,2023年7月CPI為年内首次出現負增長,8月由負轉正為0.1%,但9月再次下跌至0%,10月、11月則連續兩個月負增長。
對于11月CPI增速負增長的原因,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首席統計師董莉娟發文解讀稱,CPI同比降幅比上月擴大0.3個百分點,主要是能源價格同比由漲轉降(能源價格由上月同比上漲1.2%轉為同比下降1.3%),對CPI同比的下拉影響比上月增加0.19個百分點所緻。其中,食品價格下降4.2%,降幅略擴0.2個百分點。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漲0.6%,漲幅與上月相同,繼續保持溫和上漲。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研究員張立群對經濟觀察網表示,11月CPI降幅有所加大,還是表明需求收縮的問題仍在發展。而且動态來看,這種收縮力度有所加大。是以要特别注意需求收縮對經濟恢複的制約作用,特别是這種制約作用有自我增強的趨勢。
對此,張立群建議,接下來要進一步加大擴大内需的政策力度。包括通過加大宏觀政策逆周期調節力度、财政政策力度來支援内需的加快恢複。
從具體食品價格來看,11月,豬肉價格同比下降31.8%,降幅擴大1.7個百分點;雞蛋、食用油、牛羊肉、禽肉類和水産品價格降幅在1.1%—10.5%之間,降幅均有擴大;鮮菜價格由上月同比下降3.8%轉為上漲0.6%;鮮果價格同比上漲2.7%,漲幅擴大0.5個百分點。
啟铼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潘向東表示,整體來看,CPI走勢符合我們此前預期。從CPI的構成項來看,多數食品供給強于需求的格局仍在延續。
另一方面,從同比看,PPI下降3.0%,降幅比上月擴大0.4個百分點。董莉娟稱,11月份,受國際油價回落、部分工業品市場需求偏弱等因素影響,全國PPI環比由平轉降,同比降幅擴大。
國家統計局資料顯示,11月主要行業價格同比變化較明顯的有:煤炭開采和洗選業、非金屬礦物制品業、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業價格降幅在6.3%—15.8%之間,降幅均擴大;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價格分别下降6.8%、2.3%,降幅均收窄。裝備制造業中,锂離子電池制造價格下降11.6%,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裝置制造業價格下降3.5%,汽車制造業價格下降1.6%。
潘向東表示,前瞻看,随着基數的轉弱以及豬肉等食品分項的企穩,CPI有望小幅攀升回到正增長區間,同時預計2024年原油供需維持緊平衡,價格中樞或将小幅上移,是以預計2024年PPI也将呈現逐漸回升态勢。
圖檔來源:國家統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