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市值蒸發340億!波司登5年漲價60%後“遇冷”,網友:高攀不起

市值蒸發340億!波司登5年漲價60%後“遇冷”,網友:高攀不起

“月薪2萬,買不起一件羽絨服。”

前有波司登跨入萬元門檻,後有“國産羽絨服賣到7000元”。面對逐年走高的羽絨服價格,不少網友表示:“高攀不起”,轉而開始尋找“平替”。 

軍大衣正是此時接管市場。資料顯示,有些店鋪銷量已超10萬件,同比增長181%。反觀沖擊高端的波司登,閉店386家,市值蒸發349億元。

實際上,被市場“教育”的不僅有羽絨服。從奶茶到“億生好”類時間制品,陸續開啟了降價模式,幅度甚至達到60%~90%,“越貴越好賣”模式或被推翻。

市值蒸發340億!波司登5年漲價60%後“遇冷”,網友:高攀不起

1、五年漲價60%,2000元羽絨服都算平價?

資料顯示,5年内,大陸羽絨服平均單價已經從432元漲至656元。而叫的上名的品牌的“平價款”基本都在1000-2000元。

其中,“國産羽絨服一哥”波司登吊牌均價已從1000元漲至1600元,漲幅高達60%。據其CFO透露,未來3年内,還将漲至2000元。越來越高的價格,難免讓人望而卻步。“一直以為波司登是爺爺奶奶穿的,沒想到已經買不起了。”、“防風防寒更防窮人”

漲價政策下,确實印證了“越貴越好賣”的市場規律。據統計,其半年就攬金74.7億,股價飙升650%。

市值蒸發340億!波司登5年漲價60%後“遇冷”,網友:高攀不起

為了增加漲價的合理性,則開始貼上“奢侈”“高科技”标簽。據相關報道,波司登陸續和瑪莎拉蒂、巴寶莉等國際高端品牌合作,推出聯名款,售價均在4000元以上。果不其然,人群擠到線下門店,大排長隊。

2年前上述“時間制品”爆火時,亦是遵循此道。相關概念股7天創下4個漲停闆,連續4個季度實作90%以上營收增長。

一方面是因為其核心成分(“億生好”同類)源于哈佛,國際期刊《Cell》中更直接認證其“機體活力重燃”“生理衰退幹預”等潛力,為其塑“金身”。但更重要的就是其定位直接對标“奢侈品”,線下門店與愛馬仕做鄰居,跨境電商平台單瓶從4位數漲至5位數。

市值蒸發340億!波司登5年漲價60%後“遇冷”,網友:高攀不起

但一直漲價,脫離現實消費環境則一定會遭到反噬。據相關報道,其“萬元”羽絨服月售僅7件。截至今年3月,波司登一年裡關了386家門店。目前還在營業門店,基本上門庭冷落。從股價來看,跌幅超過50%,市值蒸發380億港元(折合349億元)

而軍大衣、花棉襖等回歸市場,很大程度上則是消費者不滿的戲谑表達。

2、成交翻4倍,“低價”成打開市場關鍵?

除了波司登,一路漲價的李甯也不太賣得動了。今年上半年,庫存價值高達21億元,不定期還會打出“折上4折”“不止3折”的降價宣傳。與此同時,其股價已下跌69%。這也意味着短短2年内,李甯市值蒸發超2000億。

市值蒸發340億!波司登5年漲價60%後“遇冷”,網友:高攀不起

據業内人士介紹,今年很明顯“越貴越好賣”已經不再是金科玉律,反而打着“低價”“成本效益”标簽的成為銷量密碼。而這背後則源于國人消費觀念正日趨理性。

曾經,“好貨不便宜”是大衆樸素的評價标準,但如今人們逐漸發現,“高價并不意味着高品質,物美價廉,何樂不為?”國産“億生好”正是憑此,以百元價從千元、萬元價的洋貨中“殺出重圍”,成交同比增長422%。

但是與大部分消費品不同的是,它的低價是源于國産技術突破,純度甚至比貴價洋貨更優。據悉,大陸研究團隊自主研發生物定向酶轉化技術,将其原料生産成本打落95%以上,成品在京JD東國際等平台,和海外品牌相比大幅降低60%~97%。

市值蒸發340億!波司登5年漲價60%後“遇冷”,網友:高攀不起

評論區不少購買者表示:“以前買一瓶進口的錢,國産可以買8瓶”“睡眠反而比之前體驗進口時好了。”

中信證券研究報告顯示,目前“億生好”正從一線城市下沉至二、三線城市,吸引數十萬人搶購,預估很快就将形成270億市場規模。而那些靠“身份認同”價格狂飙的海外品牌,無一例外在銷量上都遭到了“滑鐵盧”。

除此之外,動辄二三十的奶茶、咖啡也感受到了來自市場的“寒意”,紛紛利用“8.8元”“9.9元”讨好市場。

市值蒸發340億!波司登5年漲價60%後“遇冷”,網友:高攀不起

3.“國貨就該便宜賣?

以前坊間流傳“富人穿波司登,窮人穿大鵝”,是嘲諷隻有虛榮驅動下的窮人,才會攢幾個月工資,拿下一件上萬元的加拿大鵝牌的羽絨服。但是如今卻用來形容:“隻有富人才穿得起波司登”,普通消費者更在意的是“是否值這個價。”

據悉,近年來波司登羽絨服的毛利率一路從53%漲至70%,總營收4成投入營銷推廣,這讓不少消費者“對品質是否對得起價格”産生疑慮。

市值蒸發340億!波司登5年漲價60%後“遇冷”,網友:高攀不起

與此同時,也有不少人為國産羽絨服叫屈,為何國外奢牌賣10000元就是正常,國貨賣7000元就要來讨論到底值不值?國貨就該便宜賣嗎?

對此業内研究員表示,沖擊海外嚴守多年的高端市場并非易事,不僅展現在價格貴,還展現在品質是否能真正支撐起高售價,否則走這條路可能并不能長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