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正在消失的證券營業部:曾經交易機都要靠搶,如今紛紛關閉

正在消失的證券營業部:曾經交易機都要靠搶,如今紛紛關閉

巨大的電子螢幕上紅綠閃爍,螢幕前上百号的投資者或激動或懊悔,他們被起伏的K線牽動着情緒……如今,這樣的場景隻能在記憶中搜尋。走遍整個杭州城,你很難再尋覓到一個散戶交易大廳,甚至連擁擠的中戶室、大戶室也已變成了一種奢侈。

正在消失的證券營業部:曾經交易機都要靠搶,如今紛紛關閉

就在不久前,浙江本土券商财通證券決定撤銷台州解放南路證券營業部、湖州新市府前路證券營業部,随後又公告撤銷成都龍騰東路證券營業部。對此,财通證券給出的解釋是,“基于優化網點布局、功能更新的戰略考慮。”與此同時,天風證券、山西證券、光大證券等也相繼裁撤了多個券商營業部,這是一個時代的落幕,也是一輪周期的興替。

正在消失的證券營業部:曾經交易機都要靠搶,如今紛紛關閉
正在消失的證券營業部:曾經交易機都要靠搶,如今紛紛關閉

記憶中的散戶交易大廳

“以前買股票都是手工交易的,股民想買股票要先填委托單,櫃員接到股民的委托單後通過‘紅馬甲’(下單員)給上海證券交易所或深圳證券交易所報發資訊。如果交易成功,再拿着交割單到櫃面取錢。”杭州資深股民周先生告訴記者,“現在資訊發達了,手機買賣股票都很友善,但以前大家看行情都是去證券營業部、看報紙,行情好的時候,散戶交易大廳人滿為患,站的空間都很緊張。後來有細心的人通過券商營業部前面自行車的數量判斷頂和底,據說收益還不錯。”

正在消失的證券營業部:曾經交易機都要靠搶,如今紛紛關閉

延安路的二輕大廈,這裡開着全杭州最早的一家券商營業部。如今,位于10樓的散戶交易大廳已經關閉,隻留下一層的辦公區域。從業人員解釋稱,“2020年這裡的散戶室就關閉了,一個是很多來這裡交易的客戶歲數都大了,來的人少,營業部還要擔心老年人的安全問題,上上下下會不會滑倒;二是現場交易寡淡,再多租一層散戶交易大廳成本太高,現在都講究‘降本增效’。”

正在消失的證券營業部:曾經交易機都要靠搶,如今紛紛關閉

無獨有偶,位于杭州環城西路的一家大型券商營業部,其在一樓的散戶交易大廳也已經關閉。七八年前,這裡還有一塊碩大的電子交易屏,住在附近的股民就選擇在這裡開戶,坐在螢幕前七八排的不鏽鋼座椅上交流炒股心得,唠唠家長裡短。

正在消失的證券營業部:曾經交易機都要靠搶,如今紛紛關閉
正在消失的證券營業部:曾經交易機都要靠搶,如今紛紛關閉

已經退休的陳阿姨原先是這裡的“常客”,她說,“來這裡交易,主要就是圖他們這裡有個散戶交易大廳,大家聚在一起熱鬧。2015年的時候這裡人還是挺多的,我們幾個小姐妹早上九點準時來這裡‘上班報到’,下午3點‘按時下班’,雷打不動。行情好的時候旁邊那幾台機子(自助劃卡交易機)都要靠搶的;後來行情差了,來的人就少了,幾個住得近的還能過來打打牌、織織毛線,住得遠的也不來了。再後來疫情,不讓聚集,這裡索性也關了。”陳阿姨補充道,“以前現場交易,過來交通麻煩點,但是大家心裡都有盼頭,聚一起(做股票)就是熱鬧;現在都各自在家裡用手機、電腦(交易),說起來更友善了,但人情味少了,興緻也沒這麼濃了,現在想想還是比較懷念以前一起做股票的日子。”

從散戶交易大廳到大戶室的夢想

股民紮堆交易容易獲得歸屬感、安全感,這是人的天性,也是散戶交易大廳存在的意義所在。但總有投資者不想在擁擠的散戶交易大廳,他們想搬進更為舒适、隐秘的大戶室,那是那個年代投資者身份的象征。

杭州股民陸先生回憶道,和人擠人的散戶大廳不同,進入大戶室意味着更舒适的私人空間,更高檔的硬體設施以及更受人尊重的社會地位。陸先生說,“進入大戶室的門檻從50萬元到500萬元不等,大戶們單人單間,可以坐在自己專屬的位置上用電腦看盤以及下單交易。房間裡有皮質的沙發、木質茶幾,還有綠植,中午休息的時候,營業部的從業人員還會為大戶們提供買好的便當,兩葷兩素,行情好的時候還能加點水果。”

傳聞杭州牛散章建平在杭州不少券商營業部都有獨立的大戶室,除了正常的軟硬體服務以外,券商營業部還會給章建平提供專車接送的服務,這在那個網約車并沒有興起的年代還是非常高的規格。

不過,“羊毛出在羊身上”,伴随着近些年券商交易傭金的下降以及證券交易量的下滑,原先對大戶們出手大方的券商營業部也開始緊衣縮食,打起了縮減成本的“小算盤”。大戶室變成了中戶室,中戶室變成了小隔間,兩葷兩素的便當也變成了“請客戶自便。”

一家券商營業部的客服部總監無奈說,“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2007年大牛市全市場傭金千分之三,大家争着搶着排隊開戶,前台的開戶員連中午喝口水的時間都沒有,營業部收入高、該配的服務都會給客戶配上。現在證券市場傭金萬分之二,交易寡淡、券商賺不了幾個錢,那就隻能砍掉不必要的增值服務。營業部規模也是一縮再縮,關掉散戶交易大廳、減少大戶室配置,這是幾年前就已經出現的趨勢。”

越來越小的證券營業部 迷失的從業人員

“新開設的營業部如果在3年内不能盈利,客戶托管資産低于10億元的營業部,就會被裁撤,”杭州一家老牌券商營業部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券商營業部主要分為三類,其中,A類營業部為一般傳統營業部,提供現場交易服務;B類營業部提供部分現場交易服務;C類營業部既不提供現場交易服務也不需要配備相應機房裝置,即所謂的“輕型營業部”。

現在越來越多的券商選擇開C類營業部,不提供散戶交易大廳,也沒有大戶室,而這麼做的目的隻有一個,那就是縮減成本。

杭州券業的一位老人說,“證券行業有句老話叫作‘三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大家都盼着一波牛市能賺錢,證券公司也能跟着賺點。可現在的行情越來越難等到那種大級别的牛市,2015年(上一輪牛市)到現在已經八九年時間了,上證指數還在3000點上下掙紮徘徊,不光投資者迷茫,作為證券從業者來說,内心也是挺苦的。”

另外一家券商的區域經理(團隊長)說,“今年行情不好,我手下二三十号客戶經理基本就拿着一個底薪,産品也賣不出去,挺不住的客戶經理隻能辭職另謀出路。而當整個營業部效益都不行,收入不能覆寫成本時,營業部被裁撤也就變為了一種現實。”

除了上述提到的财通證券,12月5日晚間,天風證券釋出公告稱,“為進一步優化營業網點布局,公司近日決定撤銷上海馬當路證券營業部。”統計顯示,今年以來共有天風證券、山西證券、光大證券等10家中小券商裁撤了30多家營業部。其中,天風證券的營業部從2021年的95家減少到2022年的86家;粵開證券營業部數量則從2021年的63家減至2022年的54家;2022年,國盛證券營業部有163家,較上年減少10家。該公司解釋,其中有8家近年來持續虧損,2家基于區域内合并做強的目的進行整合。

上述券業老人補充道,“事實上,這也是一種周期。行情好的時候,證券公司跑馬圈地,營業部遍地開花,碰到行情不好隻能收縮陣地,降本增效。大家都希望這輪寒冬能早點過去,但在這之前,要先確定自己能活下去。”

橙柿互動·都市快報 記者 林司楠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