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億萬富豪25年尋子成功,背後人臉識别技術公司曾被估值萬億,如今市值55億

億萬富豪25年尋子成功,背後人臉識别技術公司曾被估值萬億,如今市值55億

本文來源:時代周報 作者:何珊珊

近日,一則“河北億萬富豪找回丢失25年兒子”的消息登上熱搜,其子解清帥入駐抖音後更是一條視訊漲粉百萬。

成功尋子的背後,格靈深瞳浮出水面。

12月3日,格靈深瞳釋出了億萬富翁尋親成功的視訊并提到,親人團聚的背後,公司自主研發的“跨年齡同親緣人臉比對算法”功不可沒。

12月4日,格靈深瞳釋出聲明:“格靈深瞳主要是配合警方提供技術和算法等工具,然後交由警方來應用。公司未開發所謂的收費版尋親APP,也沒有授權任何機關或個人售賣相關軟體。”

億萬富豪25年尋子成功,背後人臉識别技術公司曾被估值萬億,如今市值55億

在過去5個月,這家公司還使用人臉識别算法協助警方找回了被拐22年的“川川”和被拐25年的“陳昊”。

12月4日,A股開盤胡格靈深瞳一度漲逾17%,随後略有回落,收漲7.66%。不過,12月5日開盤後,格靈深瞳股價再次回落,報收21.08元/股,對應市值55億元。

格靈深瞳成立于2013年,并于2022年3月在上交所科創闆上市。現任董事長趙勇曾是谷歌研究院前資深研究員,也是Google Glass最早期核心成員,還擔任過安卓作業系統中圖像處理構架的設計。在融資之初,曾有股東給出萬億估值。

12月5日,時代周報記者聯系上格靈深瞳董秘辦從業人員,對方向時代周報記者确認:“近期協助警方尋親的人臉識别技術是由格靈深瞳提供技術和算法,是業務的一部分。”

尋子背後的人臉識别技術

尋親背後,人臉識别技術經過了多次疊代。

在今年7月,格靈深瞳曾采用人臉識别和人臉對比算法協助警方,找回一名三歲半時被拐賣從此失散22年的孩子“川川”。

據格靈深瞳微網誌介紹,随着AI算法能力在經過訓練和疊代後得到大幅提升,格靈深瞳1:1人臉識别算法協助警方進一步縮小範圍,鎖定了一名疑似者,最終經過兩次DNA比對後,确認是被拐兒童川川,一家人終于團圓。 

格靈深瞳在官方社交媒體上表示,基于遺傳關系,親屬之間的人臉特征相似性會相對較高,利用這一規律,“跨年齡人臉識别算法”從當地上萬張圖檔資訊中篩選出千張,再将這千張圖檔與直系親屬及家族成員的資訊對比,逐一細緻地比對、排查,縮小查找範圍,會篩選出相關性較高的疑似者,進行排名,最後以DNA鑒定作為最終判斷。

今年10月,格靈深瞳再次協助警方為尋親25年的家庭找到兒子,中秋團聚。在這次尋親中,應用到的算法被稱為“跨年齡同親緣人臉對比算法”,也就是此次找回解清帥的技術。

據格靈深瞳産品經理張東萍當時介紹,該次的算法比以前更進一步,原本需要人工識别1500多次的排查工作量(包含采驗DNA等),有算法介入後,排序可直接到前15名,二次對比後提升到第1名再DNA對比,大幅提升摸排效率。

從格靈深瞳的微網誌資訊來看,其最早提到人臉識别技術應用的時間是在2020年2月。

格靈深瞳當時轉載北京釋出的微網誌顯示,該公司研發出深瞳移動式雙光快速溫測智能識别系統,實作“戴口罩也能人臉識别”,進行智能測溫,以應對春節後返工潮,并在北京市多個重點交通樞紐和公共場所安裝部署。

對比近幾次是因“尋子”出圈,格靈深瞳在投資圈早已成名在先。

招股說明書顯示,格靈深瞳在2013年8月、2014年6月陸續完成A輪、B輪融資,引入真格、策源和紅杉,其出資額分别176萬美元、220萬美元、308萬美元。媒體曾報道,彼時真格基金的徐小平曾對格靈深瞳喊出5000億美元的估值,紅杉資本的沈南鵬曾給出1000億美元的估值。雙方最後妥協在3000億美元(約合人民币1.9萬億)這個“中間數”,一時之間,在行業傳為“佳話”。 

億萬富豪25年尋子成功,背後人臉識别技術公司曾被估值萬億,如今市值55億

但在從2016年到2020年期間,格靈深瞳還将多項專利或非專利技術轉讓出去。

到了2022年3月,格靈深瞳“頂虧”登陸上交所科創闆,發行價為39.49元/股,對應市值約為73.05億元。

AI科技公司的未來

今年,格靈深瞳對外展示了元宇宙方向的遊戲産品。

在今年9月舉辦的2023服貿會上,格靈深瞳在元宇宙體驗區出現。今年2023年11月29日、2023年12月1日格靈深瞳在投資者平台表示:“公司在元宇宙領域的産品不需要使用者佩戴VR/AR等裝置,通過視覺識别分析使用者的行為和位置,與産品中的内容進行互動可實作裸眼3D的沉浸式體驗。未來,我們可能會加入語音和語義的互動能力,提供更多互動方式。”

此外,今年AI大模型技術快速發展,格靈深瞳也曾對外透露公司有自研大模型:“以視覺領域為主,語音語義等多模态方面的能力,公司也在持續加強。訓練模型所使用的算力主要采用租賃形式,成本效益較高;傳遞給客戶的自研産品中的算力主要采用華為等國産算力,可以滿足客戶的需求。”

作為一家人工智能公司,格靈深瞳雖積極跟進技術發展,但業績仍差強人意。

今年三季報顯示,格靈深瞳單季度歸母淨利潤-1939.44萬元,同比下降464.24%。12月5日,格靈深瞳董秘辦從業人員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三季度營收下降主要是有大客戶續約延遲引起,中間中斷幾個月,預計也會對全年度有影響。”

格靈深瞳12月5日收盤價21.08元/股已跌破發行價39.49元/股,總市值54.6億元,遠不及當初投資人給出的萬億估值預期,甚至曾經看好格靈深瞳的紅杉資本、真格基金也在今年紛紛減持公司股份。

AI科技行業發展中,商業化落地難的問題長期存在。以AI科技四小龍之首的商湯科技為例,2023年最新半年報顯示,營收14.33億元,淨虧損則達31.4億元;雲從科技前三季度營收3.46億元,淨虧損達4億元;未上市的曠世科技、依圖科技也在盈利問題中掙紮。

此前,國創會副會長、中國科學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呂本富曾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從人工智能技術應用的角度來說,明年在兩方面可以考慮,第一專屬大模型的私有化,比如用一個開源的軟體把行業的私域資料進行專屬部署。第二是數字員工,智能時代競争關鍵是智能助手,現在已經有很多應用,可能我一個真人員工的工作背後有8個AI助手協助支援,AI助手類似‘數字員工’。基于需求來看,專屬模型和數字員工這兩方面可能是明年落地的關鍵點。”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