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年女人谷底翻身記(147)

作者:王老師的藝術手工坊

哮喘犯了

妹妹雖然嘴上說着自己一直開店要到晚上至少半夜,但知道姐姐平時比她嬌貴,還是提前打了烊,時間在晚上十點多。

妹妹平時騎小電摩托往返住處和小飯店,晚上回去自然也是用電摩托托着姐姐一同回住處。

妹妹之前一頭長發,明明是很愛美的一個女人,卻因為開這間小飯店,忙到不得不剪掉了一頭心愛的頭發,從此就一直帶一頂紅色鴨舌帽示人。

南希一跨上電摩托,感覺電摩托立馬沉下去不少,妹妹不得不兩腳撐地來保持摩托的平衡。

中年女人谷底翻身記(147)

“感覺我都快沒地方坐了!”妹妹盡量往座位前面移着身體。

“你别用力把我肩膀,我肩上還疼呢!”妹妹一邊開車一邊提醒南希用力扳住她肩膀的雙手。

“哦,我給忘記了!”南希趕忙拿下雙手,拽着妹妹腰上的衣服。

十一月的惠東夜裡,騎行中,南希就覺得迎面撲來的晚風非常冷咧。

她不自覺的躲在妹妹身後,雙手去護住自己的膝蓋。

“這風太涼了!我家裡還有一套機車棉擋風,趕明兒給你寄過來!”

“不用,我都習慣了!”妹妹逞能的說,讓南希更加心疼妹妹對自己身體的不在乎。

南希從小身體就不好,有兒童支氣管哮喘,這個毛病伴随到她國中到時候,因為運動量加大,犯病不再像小時候難麼頻繁,但在秋冬、冬春交季時還會有氣喘、蜂鳴的情況出現,是以南希在這個時候最怕冷,因為之前有過太多犯病痛苦的經曆,是以她比家裡所有人都更注意自己的身體應激反應。

到妹妹住處大概到車程有十幾分鐘,但隻這十幾分鐘,就讓南希着了涼,果然哮喘犯了。

妹妹趕忙給姐姐找來醫藥箱,裡面裝的是前些日子老家寄給妹妹的各種應急藥。

南希從藥箱裡找到幾小袋枇杷露糖漿,不過已經過了期,但她也顧不了那麼多,趕緊撕開喝下應急,同時她也找到幾個平喘的膠囊,趕緊吃下一粒。

這一夜,南希喘的很厲害,總共也沒睡上幾個小時。

第二天一早,睡在身邊的妹妹說晚上要去沙發睡,她還說她受了傷,還是睡床舒服。

結果妹妹告訴她,因為她睡在身邊喘的厲害,最後看她痛苦的坐着睡着了,被窩裡還放着筆記本電腦,擾的她也沒睡好,她是想躲開姐姐想好好睡一覺而已。

“可能我來時穿的衣服太少了,昨天坐車就着涼了。”

妹妹幫她找出毛線帽子,圍脖,手套,衣服也把冬裝找了一套給她。

中年女人谷底翻身記(147)

直到把南希整個都裹的嚴嚴實實,兩個人才騎車來到店裡。

妹妹的小飯店,平時廚師,服務員,買菜員都她一個人忙。

南希曾經勸她再雇一個打下手的,可她的店址選的地方生意平時就不多,如果再雇個人,恐怕連工資都不夠開的,被她一口回絕。

如果說姐妹三個裡誰對自己最狠,還要屬老三。

單是南希看她給客人颠勺炒菜,那麼重的馬勺,那鍋裡竄的老高的火苗前她能那麼淡定自如,南希就特别服氣妹妹的吃苦耐勞。

要知道她在家時可是一個内衣店的老闆娘,哪裡幹過廚師這活?

可她愣是在短短一年的時間裡,幫老闆支起了一個小飯店。

隻可惜,她在情劫中煎熬,沒有碰到一個能真正賞識她珍惜她的好男人,太可惜了。

她除了對自己狠,好不容易抓到姐姐這個免費勞工,也是滿打滿算,能用時絕不手軟。

這一天裡,南希摘菜,洗菜,幫她包餃子,一包就是兩盆餡的餃子。

有客人來了,妹妹忙後廚,她在前面招呼客人點單,端菜盛飯,客人吃上了,她就被安排去門口招呼顧客,等客人吃了飯離開,她要收拾碗筷,清掃。

本來身體就不舒服的南希,在妹妹的快馬加鞭下,這個事還沒忙完,就已經給她安排了下個活,還美其名曰姐姐做的這些,平時可都是她一個人做的。

幫她收拾冷藏櫃裡面的菜碟時,她的手碰到了層闆上結的薄冰,她趕緊和妹妹要了膠皮手套,可不敢跟生冷的東西硬碰硬了。

妹妹總結姐姐做事慢,但比她細緻,每清理好一盤待用的蔬菜,都摘的幹幹淨淨,十分養眼。

南希在門口看見門上挂着小音箱,裡面妹妹錄好了店裡的經營項目,她趕快打開。

等下午人少了她才關掉小音箱。

妹妹接着又安排她把店門口小招牌給重新寫了。

第一遍南希照着原來的樣子寫了一遍,被妹妹嫌棄。

于是她不得不把兩面的内容用紅紙重新搜腸刮肚重新創意了一遍。

這次妹妹總算是滿意了,還拍了兩個小視訊得瑟。

“前面寫的也别扔,我以後可以換着用的。”

“你這是殺雞取卵啊!我再待你這幾天,小命都得交代在這了!”

“有蛋就行!”妹妹笑着對姐姐耍賴皮。

“我再都不敢來了,一天幹的活相當于我兩個月幹的,我是怕了!”

“姐,我可天天都這麼幹啊!”這話聽的南希這個心疼。

但認知不同的兩個人,南希也很難拉她走出泥潭。

凡事都要靠自己慢慢悟吧,等悟透了,攀爬上更高一層的思維模式,問題才能被真正解決。

南希愛妹妹,但也愛莫能助。

南希知道自己犯病也不是一兩天就能好的,就盼着外甥過來聚一聚,然後她明天就撒丫子跑路了。

中年女人谷底翻身記(147)

兩個人就這樣一邊忙活店裡的事,一邊等外甥幾個人過來妹妹店裡。

勵志,熱愛生活,專注女性創業,專注生活藝術化,藝術生活化。文藝,⽤⼼栽培⼈⽣之果。我是@王老師的藝術手工坊,關注我,不畏平凡中的溝溝坎坎,一起做生活的攀登者。@頭條本地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