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高二,因抑郁休學,不願去學校,真是把家長搞得心力交瘁
今天還是跟大家分享一位粉絲小夥伴的家庭教育案例分析,她跟我說道:
“我是孩子的媽媽。家裡女兒今年16歲,高二美術生,在普通公立高中上學。我們在南方某二線省會城市生活。我們不是本地人,夫妻倆在這裡自己創業,開個小店,經濟剛好養活兩個小孩。在這裡沒有自己的房子,另外租了住房。
女兒去年因病休學一年,今年複學,繼續讀高二。最近一個月反反複複生病,早上起床頭暈、嘔吐,去醫院看了中醫,吃了西藥,也看了心理科,醫生說有慢性胃炎和中度抑郁。
醫生說,她的這些病,大機率和情緒有關,已經斷斷續續請了一個月的假了。現在身體好多了,但還是不願意去學校,她說在學校又焦慮、又壓抑,學習氛圍不好,她學不進去。
她覺得很累、很迷茫,如果退學,她又不知道自己能去幹嘛;如果繼續呆在學校,她又覺得每一天都很煎熬。
最近一個月,我們做家長的也搞得心力交瘁,不知道怎麼辦才好,無意中刷到您的視訊,覺得您對各方面的問題分析得很透徹,請您幫忙指導一下,到底是讓她繼續回學校上學,還是退學,另外做規劃呢?
孩子是初三畢業後,暑假就開始學習畫畫。孩子目前也沒有住校,就是走讀生。
她國小、國中成績一直還可以,班級前十,高一她還能進班級前十,去年高二分班後,就因為焦慮、抑郁休學一年。
今年複學重新上高二,她說學校裡學習氛圍很壓抑,但是上課有很多睡覺的,晚自習的時候也很吵鬧,這學期的老師還好,不是很嚴格。
除了美術,她覺得自己沒什麼其他專長。但是她說她對很多東西都感興趣,比如說做糕點、做毛絨玩具呀,視訊剪輯、雕刻等,她有機會都想學習。
我和孩子溝通的比較多,孩子爸爸和她溝通的很少,因為我很了解和尊重她的想法,她有什麼想法也願意和我說。
但是我們兩口子開店,從早上七點到晚上十二點多,一年365天,隻有過年休息3、4天,從小對她的陪伴太少了,從來沒帶她出去外面旅遊過。
我能感覺到,她的内心是很自卑的,雖然她各方面都很不錯,悟性很好,學什麼東西都快,小時候玩滑闆,後面的自行車、電動車都自己一下就學會了,在我心裡,真的是個很優秀的孩子。”

今天,我就借回複這位小夥伴的機會,跟大家說一些我的觀點和思路,供其他類似處境的小夥伴們參考。
我這兒先說最終結論:
1、你去學校跟上司申請,先請求保留學籍,繼續休學。
2、讓孩子在家繼續自學高中課程。
3、高中畢業會考一定要盡量參加,拿到高中畢業證。并且盡量報名參加聯考。
4、先試着讓孩子自學一年,一年之後,看自學效果如何;如果效果确實不理想,可以考慮放棄學曆文憑這條路,另謀其他出路。
首先,我非常能了解孩子的内心感受。之前我的作品中,講學校教育制度的落後以及家庭教育政策也不是一次兩次了。
孩子有目前的問題,客觀地說,主要是時代因素和教育制度因素,次要原因是必要的家庭教育未能及時介入。
孩子的這種排斥應試學習、學校環境的心理,也并不是個例,是當今時代的一個普遍現象,是以你也不用過分着急和焦慮,平常心看待即可。
關于産生這種學生心理問題的原理和原因,我就暫且不展開細講了。有興趣了解,可以看我之前的作品。
第二,你還是再去一趟學校,跟上司說一下孩子目前的狀況很不好,繼續辦理休學,保留學籍。
讓孩子在家借助教輔書、網際網路題庫等資源,自主學習。大型考試,像期中、期末,盡量去學校參加。高中畢業會考,也一定要參加。
然後你們做父母的,也别催孩子學習,讓她自己安排在家的自學節奏,但是鼓勵她盡量通過自學通過畢業會考,甚至通過自學,2年以後報名參加聯考,不要輕易放棄。
但在家的學習内容、進度、方法,完全讓她自己安排,家長以鼓勵、了解、體諒為主去和她溝通就行,别給孩子太大壓力。
其實,跟你說句大實話,我是高中教師出身,我可以負責任地告訴你,時代發展到今天,學校(尤其是公立學校)對人的教育作用并沒有多大,在學校裡的學習效率也并不是很高。
在一個人有足夠内在動力、足夠知識基礎的大前提下,其實借助各種現成的應試輔助資源去自學的效率,确實要比在學校跟老師的節奏要高一些,這是客觀事實。
如果孩子自己善于自學的話,自主安排學習,一樣可以學會高中的各門課程,這個是完全切實可行的。畢竟,她已經16歲了,具備了基本的自學能力。
第三,先讓孩子至少這麼試着自學上一年,看看效果,再做下一步決定。
我這邊的原則是,能依靠自學通過高中畢業會考,甚至報名參加聯考,盡量去參加一下;但家長别對這兩件事抱有執念。因為不走這條路,也有别的出路可走。
我之前也講過很多次了,未來社會,學曆文憑,對人一生的長期職業發展意義并不大,甚至可以忽略不計,這個不是開玩笑的,是大勢所趨。
這其實是由咱們國家的社會經濟發展階段所決定的,靠學曆文憑就能拿到一輩子鐵飯碗的時代,早就已經過去了。是以,千萬不要再拿過去的舊觀念給孩子施加壓力。
但是我還要重點強調的是,不用在乎學曆文憑,不代表人不用學習。相反,我一直在強調“所有人今後都需要終身學習”的觀念。隻不過,學習的範圍很廣,不是僅僅在學校裡才能學,也不是僅僅依靠讀紙質書才能學。
如果學會利用網際網路這個資源大寶庫,一樣可以學到很多實用性的知識。隻不過,這些知識都是分散的,需要有心的人去搜集、整理,才能變成自己的知識體系,轉化為自己的能力。
現如今,應試教育制度已經相當地滞後,明顯已經跟不上新時代的經濟節奏。
不過,凡事無絕對,那些極少數适合搞科研、願意終身搞研究的人,依然能從應試體系中學到自己該學到的東西。這類人占比大概是千萬分之一,并不是大多數人。
第四,如果一年以後,孩子的自學效果收效甚微,我的意見是可以考慮不讀大學,但必須要提前規劃未來第一份職業。
假如過了一年以後,孩子在家自學高中課程的效果也不好。我的建議是果斷放棄這條路,重新積極規劃未來的其他出路。
比如,我建議孩子必須把視訊剪輯這項技術深鑽一下,學會熟練運用簡單的剪輯軟體(剪映、PR是必會的),從拍攝生活日常,剪輯泛生活視訊開始練起。
另外,除練好剪輯技能以外,必須再挑一項她感興趣的事情,去自學、鑽研。我建議烘焙優先考慮,其他的愛好靠後考慮。
隻要她肯鑽研,剪輯也好、烘焙也罷,她就一定能學會。現在網際網路上的這些教程非常多,一邊看、一邊模仿,自己不斷去嘗試、複盤反思、改進細節,肯定能做出個樣子來。
并且,要鼓勵她把烘焙的過程都拍下來,做成視訊,發在她自己的自媒體賬号上,堅持做,堅持發。
即使未來3~5年,她沒有出去找什麼正常工作打工,沒有收入,但她一定不能在家閑着,以上我說的剪輯、烘焙這些技能,一定要經常鼓勵她去做,盡量不要中斷。
假如她能把我以上說的這些,堅持做夠5年以上,我可以負責任地說,等到她22歲時,已經就可以賺點小錢養活自己了,已經就可以實作經濟的初步獨立了。
如果她能把這些事堅持做10年以上,那她27歲時,所擁有的物質财富和社會成就,已經基本上能超越她的其他同齡人了,尤其是能輕松超越那些走學曆文憑路線的人。
是以,最後我再強調一遍,高中、大學這條傳統路線,不再是以後所有人的唯一出路,自然你也不必因為孩子不能繼續上學這件事過度焦慮。
學習,一定是不能停止的,但應試學習、學曆文憑并沒有那麼重要。未來社會的學習方式、學習管道,都會随着時代的變遷,逐漸徹底改變,這是大勢所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