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年春晚節目“流出”後,我卻笑死在評論區,趙本山的擔心恐成真
作者|丸子
編輯&排版|向晚晚
還記得小時候,在除夕的晚上,人們會準時守在電視劇前看春節聯歡晚會,尤其是那裡面的一些獨幕喜劇、相聲節目,簡單但不失歡樂。
到了第二天,還要再看回放,回放時有字幕,就好像要再複習一遍春晚節目一樣,生怕落下任何一個在除夕晚上沒看到的細節。
甚至開學,到了學校,還會和同學們讨論春晚節目。

但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春晚節目變成了除夕團圓夜的背景曲,節目越來越不好看,根本記不住什麼了,更沒有太多快樂之說。
很多節目演的不知是以,現場觀衆看得一愣一愣的。
電視機前,我玩我的手機,春晚演它的節目,大家互不幹涉。
其實,越來越多人不愛看春晚也是有原因的。
01
春晚呈現說教獨幕喜劇太尴尬,硬抛網絡熱梗不好笑
直到現在,網上還有人在讨論今年兔年春晚的獨幕喜劇,那個獨幕喜劇直接給觀衆們整懵了,後勁太大,這不眼瞅着又要過年了。
這個獨幕喜劇的名字是《初見照相館》,初看這作品名稱,莫不是要講一個照相館的幾十年風雨變幻,講述幾代人拼搏奮鬥的故事?
然而,事實卻并沒有那麼簡單。
這個獨幕喜劇一開場就是夫妻倆在吵架,而且一直貫穿全程,誰家除夕看春晚都想看個熱鬧,而不是吵鬧。
他們吵的内容也都不是觀衆們想聽的。
什麼離婚、懼内、私房錢,沒結婚的小年輕越看越恐婚,已經結婚的人又會自動帶入角色,這純屬帶動起了觀衆的負能量。
還有就是整個獨幕喜劇的邏輯太差,思維混亂,前一秒夫妻倆還在吵架,後一秒送入洞房了,轉換太快,讓人始料不及。
再有讓四個影視劇演員來演獨幕喜劇,怎麼都看不像那麼回事,表演太過用力,喜劇包袱也抖不響。
當時台下觀衆的反應,簡直就是生無可戀。随後,這個獨幕喜劇就被罵上了熱搜。
直到現在,網上依然有網友在吐槽它。
“《初見照相館》挺好的,我都笑了一年了。”
網友接着回複:“後勁大。”
還有網友說:“可惜了,才看到這個獨幕喜劇,這大半年都沒笑過了。”
更有網友内涵道:“這個《初見照相館》可以出很多個續集,像“再見”“又見”“還見”“老見”能再來四年呢!
不得不說,網友的想象能力就是強,這一下子就到四年後了,一個IP還能再吃四年,這潑天的複利效應啊。
評論區裡真是人才輩出,網友們的吐槽其實也是對春晚節目的一種期待,在一年中最後一天,大家都想開開心心地看節目,過除夕要的是歡樂,而不是說教,更不是制造尴尬。
這似乎也印證着趙本山曾經說的話:
“其實上到春晚的獨幕喜劇,最大的主題是快樂,不要想着教育人,因為一年都被教育過來了,除夕這一晚上還要用一個節目去教育,又有什麼用呢?”
本山大叔的話,确實在理,我們每個人在生活上的壓力都很大,每天都被生活被工作教育着,除夕了,本想可以輕松一下,阖家團圓開心熱鬧,結果還要被獨幕喜劇節目教育,難免大家會不喜歡看。
這樣的節目,想必很多人都不願意看,本來都因為除夕不放假而煩悶呢,結果網上又爆出蕾再次擔任2024年央視春晚總導演的消息,網友瞬間炸開了鍋。
兔年的春晚就是她執導的,是以今年還真的不好說會不會出現網友的預測《再見照相館》。
像《初見照相館》這樣說教類的獨幕喜劇節目在春晚中出現,人們不愛看不想看,還有那些把網絡流行梗拿來過一遍的節目,更讓人撓頭無語。
春晚主持人在做節目串講的時候,都會說一句:“盤它”
還有兔年春晚嶽雲鵬和孫越的相聲,一上來小嶽嶽就開始炒冷飯,把之前他在春晚上唱的歌再拿出來唱一遍,說這是幫觀衆回憶,可怎麼看都像是沒什麼新意的表演。
兩人在說相聲的過程中,孫越問如何才能變膽大,嶽雲鵬說站在椅子上,“椅(藝)高人膽大”,看看譚維維,“膽大望維(妄為)”。
這不尴尬嗎?這都是什麼包袱?
最後,十幾分鐘的相聲,觀衆們可能也就記得他倆衣服這個笑點了,因為有人吐槽說二人的衣服像雙開門冰箱。
去年嶽雲鵬和孫越的相聲已經夠尴尬了,但看完脫口秀演員徐志勝的節目《給我一分鐘》,才知道沒有最尬,最有更尬。
網友吐槽說:“改名吧,應該叫《背誦流行梗一分鐘》”
徐志勝那一張扭曲搞笑的臉,配上他極度不标準的國語,硬生生地背了一分鐘的網絡流行梗。而這個節目能被人記住,就是因為它太尴尬了。
現在的春晚是流行什麼,它就演什麼。截止到目前,龍年春晚的獨幕喜劇相聲等節目已經開始進行約稿了,可是早有先見之明的網友們卻已經“爆出”了春晚節目單。
目測可知,這些節目預測得相當精準,這些節目的“流出”,真是讓春晚導演組汗流浃背啊。
02
網絡預測龍年春晚獨幕喜劇,網友直呼:“别演了,給春晚導演組一條活路吧!”
今年除夕這天不放假,是以春晚開始時,有很多人可能還在回家的路上。
于是春晚的開場白主持人大抵會這樣說:
“親愛的觀衆朋友們,下班了嗎?還在加班嗎?真是太巧了,我也在加班。”
開場歌舞會是《龍的傳人》,由一群小朋友和很多明星一起表演。
接下來就進入到2023年流行網絡梗的節目專場了。
節目一:大年三十除夕夜,一位老闆回家堵在了高速上,下車抱怨,遇到民工兄弟,兩人對話。
民工很熱情,問老闆貴姓,老闆不耐煩回答說:“我姓石。”
民工兄弟一聽,立即唱着“我姓石,無論何時與你相遇我都值。”
石老闆很煩躁,民工兄弟又賣萌:“看看我這個哈基米”。
石老闆聽着就煩,跟民工兄弟争執起來,突然石老闆的一句“好了”,獨幕喜劇主題進入升華階段。
為了開解石老闆,民工兄弟說出了這麼多年過年不回家的原因,石老闆淚目。
兩個人一想既然都回不去家,那就在高速路上包餃子!
“我姓石”“哈基米”的網絡熱梗都出來了,“尊嘟假嘟”也不能落下。
節目二:大年三十不放假,一個小夥點了外賣,眼瞅着外賣逾時,外賣小哥出現了,詢問是不是手機尾号2724的客人,小夥點頭說是啊。
外賣小哥卻說:“尊嘟假嘟,我要确認一下。”
結果兩個人吵起來,外賣也撒了一地。
小夥一句“好了”,獨幕喜劇進入轉折部分。
兩個人都訴說着回不去家的苦楚,最後一起相約包餃子。
“尊嘟假嘟”表演完畢,“恐龍抗狼抗狼抗”該上場了。
節目三:一個大爺在年三十這天在家放音樂,聲音太大,鄰居來找。
鄰居說:“大爺你太吵了!”
大爺說:“我沒有啊。”鄰居說你沒啥?大爺一臉壞笑說:“我沒K。”
大爺還說自己的耳朵啊,有點2024。鄰居不解,這啥意思?
大爺接着解釋道:“有點龍”。
一句“好了”再次出現,鄰居跟大爺擺事實,講道理,大爺也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決心不再放音樂,鄰居則邀請大爺去家裡一起熱鬧,一起包餃子。
每個節目都完美地融合了2023年網絡的流行梗,結尾都是其樂融融地一起包餃子,突出春晚團圓的主題。
這還隻是廣大網友春晚節目創作的一小部分,而評論區更是句句都精辟。
有的網友回複:還沒過年,已經開始難受了。
還有幫忙一起預測春晚節目的,蔡明對着潘子說:“你說公主請上車。”
更有人替春晚導演組着急操心:編劇每天寫完劇本送出,上網一看,又被駁回了。
甚至因為網友把所有能演的獨幕喜劇都預測完了,今年春晚就不演獨幕喜劇了。
這屆網友損是真的損,可側面也說明了,現在春晚一些節目确實存在着弊端。
感覺是拿大家都熟悉的熱梗來創作,觀衆會喜歡,但為什麼不想想,這些已經在過去的一年流行過了,再拿到春晚上來,真的合适嗎?
再說那些梗,聽過的人會覺得很熟悉,也許會笑,沒聽過的人,根本不明白笑點在哪。
網上還有網友說,如果今年春晚再出現“尊嘟假嘟”“恐龍扛狼”“公主請上車”“雞哔你”等爛梗,他們真的要砸電視砸電腦了。
且不說網友會不會真的砸自己的電腦、電視,咱就是說春晚節目組走走心吧,爛梗充斥的節目真的不好笑。
網友的總結很準确,以前,春晚為新的一年發梗;現在,春晚總結這一年的梗。
人們總是懷念之前春晚的節目,甚至有人說,現在的春晚還不如把之前的節目拿出來放效果好。
03從前,春晚是制造熱梗的機器,而現在卻成了熱梗的搬運工。
春節聯歡晚會從1983年開始舉辦,到今年已經走過了40個年頭。
春晚舉辦的初衷就是在除夕之夜,在舉國團聚歡慶之時,給全國人民帶去歡樂,說到底它就是一台聯歡會,隻要能讓觀衆一樂的,都可以拿來表演。
現在看來,那時候的一些節目,創作水準很高,不僅能博得觀衆滿堂彩,還能反映出現實問題。
1984年春晚上,陳佩斯和朱時茂表演了
春晚史上第一個獨幕喜劇節目
《吃面條》。陳佩斯無實物的表演栩栩如生,人們感受了那個撐到不能再吃的樣子。
這獨幕喜劇沒有什麼所謂的段子,就是很樸實的表演,但直到現在再看,還是會捧腹大笑。陳佩斯和朱時茂的《主角和配角》,兩個人形象上的反差,往那一站就是個笑點。整個獨幕喜劇節奏很緊湊,也沒有廢話,包袱一個接着一個。
觀衆們在笑的同時,也看到了這獨幕喜劇諷刺的是人們的刻闆印象。
經典的獨幕喜劇細說起來,其中一定包括趙麗蓉老師的很多作品。
她和鞏漢林合作的獨幕喜劇《如此包裝》,緊跟時代潮流,諷刺了當時演藝圈包裝熱現象。
趙麗蓉老師特色的唐山話,還有精彩的唱功,傳統戲曲與現代歌曲完美地融合了在這個節目裡,獲得了觀衆陣陣掌聲與喝彩。
還有獨幕喜劇《打工奇遇》,趙麗蓉扮演一個去大酒店學經驗的打工者,遇到黑心老闆虛報高物價,與老闆鬥智鬥勇,最後告發,臨走還送了四個大字:貨真價實。
整個獨幕喜劇,包袱笑料不斷,還有歌曲串燒,不僅搞笑歡樂,還暗戳戳地諷刺了物價方面的一些問題。
其中一些經典的語段,甚至成了抓“間諜”的暗号:“宮廷禦液酒,一百八一杯,這酒怎麼樣,聽我給你吹。”
“你看這道菜,群英荟萃,我賣您老八十一點都不貴!”
既能搞笑還能拔高獨幕喜劇的立意,不愧是獨幕喜劇屆的老藝術家們。
當然,要說春晚獨幕喜劇就一定繞不開趙本山。記得小時候,趙本山的節目總是到很晚才出場,但人們都願意等,很多人都說看春晚就等着趙本山出來呢。
他的第一個春晚獨幕喜劇節目是《相親》,當時的趙本山剛三十多歲,卻将一個五十多歲的角色刻畫得入目三分。
趙本山給這個角色設計了特有的動作,蹒跚的步伐,低頭腳尖蹭地,活脫脫地一個形象醜、動作醜的老蔫就這樣出現在觀衆眼前。
還有趙本山和範偉合作的獨幕喜劇《紅高粱模特隊》,趙本山飾演的趙隊長與模特教練範老師的不斷“交鋒”,笑點密集。
最後趙本山的一句“勞動者是最美的人”直接升華了獨幕喜劇主題,歌頌勞動人民,獨幕喜劇結尾時,模特隊的歌舞表演讓整個舞台熱熱鬧鬧、紅紅火火。
歌詞也非常的有激情,充滿着對美好明天的希冀。
“你穿的是地你披的是天,走的是陽光道奔的是日子甜。千百年創業艱辛,換來這春滿家園!”毫不誇張的說,這個歌詞誰都會整兩句,唱着太解壓了。
一個個耳熟能詳的春晚獨幕喜劇,也成了我們中國人獨特的記憶。
還有很多經典台詞,到現在還能脫口而出。
趙本山的宋丹丹的獨幕喜劇《昨天今天明天》,“我這張舊船票還能否登上你的破船”
“我十分想見趙忠祥”“倪萍是我夢中情人”“來前的火車票誰給報一下子”……
說到趙本山的經典獨幕喜劇,一定要提的還有那部《賣拐》,當年他和範偉、高秀敏三人合作,從春晚舞台火到大江南北。“腦袋大、脖子粗,不是大款就是夥夫”“沒病走兩步”“要多少是多啊?要啥自行車!”……
這經典的台詞,拎出任何一句,都能說出下一句。
從這個獨幕喜劇以後,趙本山、範偉、高秀敏就成了獨幕喜劇界的鐵三角,後來的春晚他們又合作表演了《賣車》、《心病》等獨幕喜劇,個個都脍炙人口。
可是現在,好像再也沒有那樣深入人心的獨幕喜劇節目了。
還是那句話,以前的春晚制造熱梗,能流行一年;現在網絡制造熱梗,流行一年了,春晚搬過去再用,這樣的春晚節目沒創新,沒想法,觀衆看多了,也就不想看了。
如果以後的春晚都像網友預測的那樣,将一整年的流行梗都拿來再演一遍,那麼春晚可能真的沒有看的必要了。04、
寫在最後
春晚年年有,除了歌舞也就是這些語言類的節目了,真心希望春晚能夠推陳出新,少些說教,多些歡樂。
也許是現在的人們欣賞水準提高了,也許不蹭熱梗也還會有人吐槽,但還是要用真誠去做作品,相信人們都能看得到。
除夕是中國最傳統的節日,更是最重要的節日,人們都希望把過去一年的壓力都在除夕這天放下,開開心心地過大年。
希望龍年春晚能帶來耳目一新的節目,為新的一年增添更多歡樂。
—本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