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華為、小米、魅族,誰的造車模式能勝出?

華為、小米、魅族,誰的造車模式能勝出?

随着科技巨頭紛紛入局智能汽車新戰場,新一輪“智能汽車大戰”已拉開帷幕。在行業熱議汽車行業的“諾基亞時刻”是否到來的時候,智能手機廠商們正在接連進入這一賽道。

眼下,華為正在擴大問界之外的智選車“朋友圈”,小米也在緊鑼密鼓地推進首款車明年上半年上市,魅族則背靠吉利集團的資源,拟在2024年一季度啟動DreamCar共創計劃,推出首款定制車型MEIZU DreamCar MX。

在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的浪潮下,汽車工業的發展不再局限于單線的技術革新,而是集合了人工智能、無感互動、天地通信、跨界互聯能力的多技術融合創新。這些能力也給手機廠商帶來了争奪新賽道的“入場券”。而從切入賽道的方式來看,“華小魅”三家手機廠商剛好分化為三種:魅族融入吉利汽車體系、華為依靠智能化能力成為新型汽車供應商、小米則以手機廠商身份直接入場整合供應鍊造車。

在造車路徑上,三者有何差別?是否值得其他消費電子廠商借鑒?這些或許無法在短期就能得到答案,但一個清晰的方向是,手機和汽車産業融合後産生的價值正在呈幾何級數增長。汽車智能化的下半場中,終有新的跨界巨頭産生。

魅族背靠傳統車企

魅族和星紀時代整合後的星紀魅族集團,被李書福收至麾下後其業務方向也從智能手機擴充到XR(擴充現實)以及智能汽車賽道。

在星紀魅族集團董事長兼CEO沈子瑜看來,目前汽車正在從傳統的交通工具變成一個智能出行的互聯移動平台,以“手車互聯”為基礎的生态模式興起,半導體技術、作業系統、軟體生态是核心優勢和稀缺能力。而在這一階段,真正有潛力的玩家一定是那些手機、汽車一體,軟體、硬體一體,智能終端和物聯網一體的科技公司。

“手機的團隊去做汽車的智能化OS,其實是降維打擊。手機晶片的制程和算力更新速度遠快過車機,對軟體研發能力的要求也遠高于車機。當手機公司下場造車時,在軟體領域對傳統汽車公司就會形成降維打擊。”沈子瑜說表示,當下車企需要建構自身的軟體能力,但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去自研軟體後,銷量規模跟之前相比沒有太大的變化,但手機廠商在軟體上是盈利的,擁有豐富的生态。代碼、疊代、生态圈。這些對于汽車公司來說才是真正的門檻。AR智能眼鏡、21系列智能手機,以及引入Flyme AI大模型的作業系統FlymeOS構成的是一個閉環的軟硬體生态體系。

華為、小米、魅族,誰的造車模式能勝出?

按照最新公布的計劃,2024年魅族将推出魅族定制車,搭載魅族Flyme Auto車機系統并在軟體、設計、内飾方面整合魅族過往的資源。而汽車也成為其首款AR智能眼鏡的主要落地場景。明年一季度,魅族還将啟動DreamCar共創計劃,使用者可以就車輛的車衣塗裝、内飾配色、Flyme Auto主題等個性化細節進行共創,使用者參與定制。魅族定制車将結合吉利汽車集團一系列制造能力。

江西新能源科技職業學院新能源汽車技術研究院院長張翔告訴第一财經記者,魅族會從手機使用者中發展潛在車主,目前魅族更多做的是手機與汽車連接配接的功能。魅族背靠吉利龐大體量,風險相對較小,不同于小米和華為般深度卷入,魅族主要依附于吉利造車。

魅族無須入場布局供應鍊就能得到吉利供應鍊和制造能力支援。目前看,魅族參與造車的能力更多展現在與吉利集團的資源整合中。2022年,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創立的星紀時代收購魅族79.09%股權,星紀時代和魅族合并為星紀魅族集團。從手機系統延伸而來,魅族切入汽車生态的主要産品則是智能座艙作業系統Flyme Auto。

向内為吉利體系賦能,而非向外單獨面向其他汽車廠商競争,讓魅族的軟硬體能力快速釋放。魅族汽車智能座艙系統Flyme Auto已快速應用于吉利系車型,目前搭載于領克08。最新釋出的FlymeLink還将搭載于領克06EM-P和領克09。今年6月,星紀魅族集團還與吉利系汽車品牌Polestar極星成立合資公司,計劃今年年底上市的極星4車型将搭載基于Flyme Auto開發的Polestar OS智能座艙系統。魅族的硬體業務也與吉利汽車版圖深度卷入,魅族與極星合作開發極星手機,計劃明年首發。

與華為、小米不同,背靠吉利集團的魅族即便不推出自有品牌車型,将自身軟硬體搭載于吉利體系車型便有頗大空間。今年10月,吉利汽車銷量18.07萬台,其中新能源銷量6.21萬台,搭載了魅族智能座艙系統的領克08上市54天銷量超1.2萬台。

李書福此前表示,汽車智能化前景廣闊,不能隻停留在汽車産業,通過布局手機業務,消費電子産業與汽車産業深度融合,跨界打造使用者生态鍊,可以實作協同。沈子瑜也表示,華為在智能化和軟體能力方面遙遙領先,相比友商,魅族所在的大平台擁有約30年汽車基因,對汽車的了解更深。

華為深入造車供應鍊

華為則以供應商身份深度卷入與車企的合作,不直接造車的華為,争取合作是業務增長的關鍵。其合作分為零部件供應、提供全棧智能解決方案的HI(HuaweiInside)供應模式、智選車(鴻蒙智慧行)模式,合作程度由淺到深。最受關注的智選車模式已無限接近造車,已有品牌包括與賽力斯合作的問界、與奇瑞合作的智界,後續智選車合作夥伴還包括江淮和北汽。

第一财經記者了解到,不直接造車的華為深度參與合作車型智能化體驗,且形成自己的供應鍊,在此前與問界車型的合作中,華為對供應鍊介入頗深。

西南證券梳理出問界28家供應商,記者據上市公司公告等梳理發現,其中智能化相關的供應商更多是與華為直接合作,例如,智能座艙與智能駕駛領域,華為供應商包括提供AR-HUB(擡頭顯示)及數字聲學的華陽集團、智能座艙域控産品供應商均勝電子、防眩鏡供應商盈趣科技、經緯恒潤,驅動領域供應商包括提供智能電驅動減速器的富臨精工、連接配接器供應商永貴電器、銀輪股份,此外,還有聲學系統供應商上聲電子、智能車燈供應商星宇股份。

華為、小米、魅族,誰的造車模式能勝出?

這與華為向車企供給的産品一緻,華為汽車供給車企的産品包括智駕晶片、智能車燈、智能汽車底盤、智能駕駛和智能座艙解決方案等,這些産品本需上遊供應商。另有提供車架、制動盤的部分供應商稱是與華為金康(賽力斯此前名稱)合作,甯德時代則與華為和賽力斯同時合作,顯示華為對供應鍊的把控之深。直接與賽力斯合作的供應商則多為機械類,含密碼安全裝置、座椅骨架、管路、壓鑄車身、齒輪零部件等供應商。

華為與車企的合作關系仍在波動變化。在與奇瑞的合作中,奇瑞展現了更強的供應鍊把控能力。知情人士告訴記者,此前賽力斯體量小,可選供應商少,基于奇瑞的大體量,更多供應商考慮與奇瑞合作,奇瑞對供應鍊成本等的把控能力也更強,參與鋁合金件壓鑄等環節。華為與奇瑞首款智選車智界S7搭載的華為途靈智能底盤也采用了奇瑞的部分硬體。但在智界S7中,華為對智能化部件的參與度仍較高。

深度卷入造車的華為,也在平衡與車企合作車型的定位和隐形競争。首個智選車品牌問界專注SUV,第二個智選車品牌智界已推出首款轎車,後續還有望推出SUV,與江淮合作的智選車則可能推出價位更高的MPV(多用途汽車)。

此前華為常務董事、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董事長餘承東曾表示,不同智選車品牌将在車型上形成差異,互相不沖突。但以上知情人士表示,不同智選車品牌不會通過車型做區分,更多通過使用者定位區分,智能部件則根據定位做不同搭配,已合作的智選車車企合作力度目前不減弱,華為還會平衡與不同車企的合作。

小米投資産業鍊企業

直接入場造車的小米,首款汽車呼之欲出。目前看來,其首款汽車将是小米牌純電動轎車,供應鍊把控上,小米則通過投資産業鍊公司等方式進行。

11月15日,工信部公布《道路機動車輛生産企業及産品公告》(第377批)和《享受車船稅減免優惠的節約能源使用新能源汽車車型目錄》,其中包括了小米汽車申報車型資訊。公示資訊顯示,小米汽車産品商标為小米牌,系純電動轎車,車型字标包括“SU7 Max”和“SU7 Pro”兩款,生産企業為北京汽車集團越野車有限公司,注冊位址為北京市順義區趙全營鎮兆豐産業基地同心路1号,生産位址為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環景路21号院。

華為、小米、魅族,誰的造車模式能勝出?

行業目前普遍認為小米汽車目前尚未具備生産資質,主要通過合作車廠的方式進行生産。張翔對第一财經記者表示,産品未來能否成功與是否代工、是否使用他人的生産資質無直接關系,比如蔚來汽車也是通過與他人資質合作的形式進行生産。

滬深投資者互動平台上,據不完全統計,已有超20家企業回應了與小米汽車的合作情況,包括雙林股份、超達裝備、商絡電子、一汽富維等多家産業鍊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