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橫店已經變成豎店了”!爆款短劇演員一天最高薪酬3萬元

“橫店已經變成豎店了”!爆款短劇演員一天最高薪酬3萬元

在第一财經聯系上短劇制片人林箐時,她正在橫店勘探拍攝場地,就在11月22日她的團隊剛殺青了一部短劇,26日她另一部短劇又開機了,在近一個月裡她已經拍攝了三部短劇。

林箐的工作時間排得很滿,“我們沒有下班時間,馬上要開機了,今天就要帶道具、美術把場景确定了,”她對記者表示,自前一部劇殺青後就已經開始籌備下一部,其中間隔不到四天,還要挑演員、看景,喘息時間很少,“在我眼裡這是一個淘汰制的行業,你不拼命就會被淘汰掉。”

“橫店已經變成豎店了”,是這段時間豎屏短劇火熱後的一角。林箐表示,目前大概有五六十部短劇同時在橫店開工,但從體量來看,長短劇的比例差不多,并沒有“豎店”那麼誇張。

1天2000萬,8天破1億,短劇的熱鬧已經引起了資本的注意,各行各業的人都試圖湧入。作為傳統影視行業來做短劇的正規軍,林箐直言,短劇并不是外界所想象的那樣閉眼就能掙錢,雖然她收入是以前的一倍不止,但這個行業“很苦”,比普通影視行業熬人,“我覺得我們的付出和收入是成正比的。”

第一财經也和短劇産業鍊的編劇、制作方、第三方觀察人士聊了聊,發現短劇行業對外數字亮眼,實際上利潤在個位數,給到平台的投流成本就占到了消耗收入80%甚至更高,而平均拍攝成本也從去年的10-30萬左右漲到了30-60萬甚至更多,再除去劇本、平台抽傭等成本後,真正賺錢的短劇比例很小。

盡管近期面臨整改,行業内卷加劇,但作為新興行業短劇仍在湧入更多熱錢。

“橫店已經變成豎店了”!爆款短劇演員一天最高薪酬3萬元

做婚慶的也進來了

在業内人士看來,短劇其實是關于流量的遊戲,而最初關注到這一領域的,是廣告、電商、遊戲這樣熟悉流量玩法的行業人士。

梁麗麗是公衆号短劇自習室的創始人,她此前從事網際網路資訊流廣告,去年上半年她發現,幾乎每個廣告圈子的群裡都有人在問短劇,“我們看到這個關鍵詞非常高頻率地出現,很好奇就去調研,把很多模式弄清楚了,發現這個行業是能快速爆發的。”很快她做了全網第一場關于分銷短劇的直播分享。

短劇一般叫小程式劇,因為基本管道是在小程式内觀看,在網際網路行業看來,短劇主要是網際網路的玩法,通過在抖音、視訊号的流量池子裡找使用者,吸引使用者充值付費。

網文平台酷匠的責編來年在今年進入短劇行業,從編劇内容端的角度來看,短劇很多是一些“爽劇”,來年介紹,題材要麼是針對女生喜歡的一些霸道總裁類,要麼是針對男性喜歡的戰神類,“主要針對下沉市場,現在大家都是快節奏的生活,娛樂也追求快節奏,沒那麼多耐心去看長劇。”

公開資料顯示,今年8月,爆款短劇《無雙》播出8天後收入超1億元,創下了短劇最高充值紀錄。此後《哎呀!皇後娘娘來打工》24小時充值破1200萬,更有短劇24小時充值破2000萬,短劇圈似乎到處是“日賺千萬”的暴富神話。

“橫店已經變成豎店了”!爆款短劇演員一天最高薪酬3萬元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詢)資料顯示,中國網絡短劇市場在2023年間呈現出火爆的态勢,2023年中國網絡微短劇市場規模為373.9億元,同比增長267.65%,2027年市場規模有望達到1000億元。

根據國家廣電總局釋出的資料,2021年微短劇全年備案數量為398部,2022年備案數量接近2800部,同比增長600%。2023年上半年大陸各網絡平台共上線480多部微短劇,超過2022年全年的數量,相當于平均一天就要上線2.7部。

梁麗麗發現,短劇的玩法其實和遊戲很像,買量然後變現,在她的圈子裡,遊戲、電商和社交行業入局短劇是最多的,“網際網路廣告裡消耗金額最大的行業就是電商和遊戲,是以這兩大行業對于流量玩法的嗅覺最靈敏,玩法也是最擅長的。”

前不久遊戲公司恺英網絡舉辦的投資者交流會上,公司管理層就表示内部已有項目組對短劇和互動影遊進行探索布局。恺英副總經理兼遊戲發行事業群進階副總裁林彬接受第一财經采訪時表示,恺英一開始接觸短劇是将其作為廣告推廣素材去拍攝,通過邀請頭部KOL代言拍攝短劇,結合原IP劇情,當時遊戲短劇全網曝光量超5億次。

“去年我們在宣傳推廣的時候,就準備好了偏短劇的形式,根據IP的内容做了一個短劇的小劇情,專門跑去橫店拍了一周。”林彬透露,這部短劇花了至少是百萬元的水準,因為是作為廣告素材,請了KOL而不是普通演員參演,推高了人力成本,且武俠類還得吊威亞也會增加成本。

林彬表示,目前恺英仍然以遊戲主業為主,但也會探索去做短劇,“我們覺得這個也是一個網際網路的内容形式,而且很多使用者是有短劇内容需求的,是以這也是我們未來的一個點,我們有網際網路的營銷優勢,以及對于使用者的了解,是以說我們可以往這個業務形态上去發展。”

除了這些更大的頭部玩家,由于短劇的低門檻,在産業鍊條上,各行各業的人正在湧進來掘金。

“包括很多做婚慶的都進來了,做網際網路、餐飲行業的也都想出資拍攝,分享市場紅利。”來自成都的影視制作方賀傑對第一财經表示,大家都看到了短劇風口。

賀傑此前的公司一直做的是橫屏網劇,目前也在做豎屏短劇了,她接觸了不少對短劇感興趣的人,還有對短劇玩法、模式并不清楚,僅僅因為“手上有筆四五十萬的錢做短劇”,就想投資,找到賀傑咨詢。

來年進入短劇行業後接觸過不少編劇,一天能看30篇左右的本子,他對第一财經表示,編劇各行各業的都有——财務、雅思老師、公務員、國企等等,還有此前的網文作者。

“我遇到了一個做得特别厲害的作者,之前是做财務的,差不多7月入行短劇,當時什麼都不懂,然後每天看、每天寫,甚至還去找市場使用者、直接跑到公園裡去問那些大爺大媽們這個劇情怎麼樣,和他們聊,是以他現在的劇本爆了。”來年感慨。

“他當時說短劇對他影響挺大的,因為當時做财務一個月也就五千來塊錢,現在可能單純寫劇本,至少到手會有四五萬。”來年說。

“不賺錢肯定沒人幹”

短劇真的能掙錢嗎?來年對第一财經表示,去年年底大盤每天才一千多萬,現在大盤已經有五六千萬,市場早就破了百億,“不賺錢肯定沒人幹”。

林箐此前拍電影和電視劇,她發現,一開始身邊圈子的人都對短劇有鄙視鍊,會覺得短劇“low”,“我一開始接觸短劇的時候,是有點看不起這個行業的,但後來發現我不管做長劇還是短劇都一樣,賺到錢之後,就不會在乎這個問題了。”随着行業發展,越來越多人在接受它,“主要還是能掙錢”。

在短劇産業鍊條上,包括編劇、制片、演員、場地等環節有不少從業者,至少大家都掙錢了。

作為責編,來年每天都在收劇本,他表示新人一本的稿費是1.5萬起步,如果品質不錯還會有溢價評級,新人最高能拿到2.5萬,在此基礎上加分成,“如果成為爆款,比如2000萬,後續分成最高能到消耗的2%,這個編劇差不多就能分到稅前40萬。”

林箐表示拍短劇比以前要掙多一倍不止,“都是看分成,以前我做制片隻能說每一集我掙多少錢,分成其實和制作方基本沒什麼關系,但是這種短劇我一個人當總制片,是更有話語權的。”

演員收入也更高了。林箐表示,從事短劇的演員的收入,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他們有沒有爆款。普通演員一天的價格是4000元左右,但如果有短劇爆火,可能會到7000元甚至到3萬一天,“有的人就是拍了15部劇,爆了12部,這種演員我們肯定都想用,作為制片或者資方來說,也比較有信心去投,起碼會降低一點風險。”

一個很殘酷的事實是,行業内最不缺的是演員,林箐提到,在認識的近3000個演員裡,沒戲拍的大概占2/3,而短劇養活了很多沒戲拍的演員。“現在橫屏短劇男主,如果不是流量咖或者大藝人,最多也就10萬元,還得拍20-30天,得配合後期宣發等等,但如果演短劇,拍攝就7-8天,最少也有小2萬,有了爆款劇就更多了。”

在挑演員方面,林箐主要看演技,其次很重要的是能耐得住苦,她制片的這幾部戲中女主演員都被累哭過。

林箐正式接觸短劇到現在是10個月,但在行業裡已經算是做比較久的了。她表示這個行業其實很苦,“在我們而言其實沒有什麼暴富,我覺得我們的付出和收入是成正比的,因為我們确實比普通影視行業熬人,正常一出工就是出25個小時。”

林箐介紹,自己一般和演員在淩晨四五點同一時間出發,導演大概在五點後出發,“長期基本上維持連軸轉,我們就是搶時間,你不知道臨場會發生一個什麼意外情況,一旦這樣就會惡性循環,我們是經受不起超期的,超期一天所有的人工等等的太貴了。”

不過短劇雖辛苦,周期短任務重,成果見效也特别快,林箐介紹,短劇一般拍攝的周期是6-10天,一個劇從前期到審完上線正常的周期在45天左右。

“資本看好短劇業态的原因也正是如此,相比傳統的長視訊,短劇的制作成本低、制作周期更短,也是令人上瘾的高複購好生意。”賀傑表示。

短劇也拯救了橫店、象山這樣的影視城。“我經常和象山的那一批人聊天,他們會開玩笑說,如果不是短劇,象山影視城都快不行了。”林箐笑言。

現在橫店已經針對短劇設定了文創園,林箐表示,這是專門針對短劇去做的棚,有一些現有的陳設,且特别賺錢,“每個房間單獨算錢,最便宜的房間是一天3000元,貴的是一間7000-8000元,一天很多個組去拍,還有逾時費用,逾時一小時另算500元,真的養活了很多人。”

短劇也盤活了點衆這樣的小說閱讀軟體。目前點衆科技已經是短劇行業的頭部玩家,很難想象,就在前兩年這家公司還增長乏力,且在2020年嘗試第二次創業闆上市時失敗,落後于行業。就在2022年,點衆科技轉型期布局了短劇,打造出數款收入過億的爆款作品,成功“翻身”。

投流成本占80%以上

雖然各個環節都有人掙錢,但從投資回報比來看,投一部短劇的回報并不算高,其中投流成本占到了80%甚至更高,而随着市場熱度攀升,市場越來越“卷”,一部劇的拍攝成本也翻倍了,很多短劇都是賠本狀态。

短劇的成本最主要在投流上,業内一般認為,ROI(投入産出比)達到1.2是一個平均标準,而充值的收入除以1.2大概就是投放金額。投流并沒有固定的占比,而是根據作品資料變動,“比如這個劇很好,平台就會一直投流,如果資料不太好,投到一個數額就會停,最高基數能到90%。”賀傑表示。

以1000萬的充值收入為例,其投流成本大概就占到了800萬以上。“然後再算上劇本、制作費用,還有支付通道費、視訊CDN帶寬成本等等,要能夠賺錢還是很難的,除非這個劇能夠爆, ROI比較高。”梁麗麗說。

正如大多數内容産品那樣,短劇的爆款機率也并不高。據林箐的經驗,在短劇行業,小爆款大概是收入500萬起步,業内分蛋糕是1000萬起,而能到達1000萬就已經是不錯的劇了。來年認為,5000萬算是大爆款,但這種現象級的機率很小。

梁麗麗觀察到,行業的爆款率大概在7%-10%區間,“爆款機率和電商很像,各家的爆款率也不太一樣的,有些可能拍3部爆款2部,有些可能10部裡面爆款3部,還有些可能100部裡面爆款7部。”

頭部平台公司九州文化曾表示,公司每月推出50到60部短劇,每部成本20到30萬,其中七成能保本,爆款率10%到15%,撲街率30%,還有10%為純虧損。

即便作為爆款破億的短劇《無雙》,利潤也并不算高,其承制方西安豐行公司創始人李濤曾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短劇重度依賴投流支出,所謂的破億,指的是整體收入,其中流量成本就超過九成,還包括人力和拍攝成本,扣除後淨利潤大約在幾百萬元。

李濤曾透露,作為14部爆款短劇的出品方,公司在短劇上的整體收入不到千萬元,自己作為創始人和總導演,賬上現金還不到百萬元。

“橫店已經變成豎店了”!爆款短劇演員一天最高薪酬3萬元

梁麗麗算了一筆賬,通常劇本的保底會是1-10萬,另外還要額外加流水分成1%-2%。劇本具體費用按編劇能力浮動,如初入門的在1-2萬,有爆款作品的會去到8-10萬,有些劇本可能還涉及IP改編費用。在制作費用這一塊,去年行業大概的标準是在10-30萬,今年差不多去到了30-60萬。來年認為,都市類型的可能低點,古裝會更貴,拍好一點就得60-80萬甚至更高。

除了内容方面的費用,還涉及支付通道費,微信小程式從今年8月開始收費,目前是按照10%收取技術服務費,其中5%會作為廣告金傳回。此外抖音也推出了小程式,其目前收費在0.7%。

“去掉整體成本後,利潤率約為5%-7%之間。”梁麗麗說。

在短劇的熱潮中微信小程式、抖音等流量平台或是最大赢家,“是以目前主動積極推動短劇發展的也是這些流量平台方,”梁麗麗表示,廣告行業今年付費短劇的投流金額最高峰日均達8000-9000萬,而去年六七月一天的投流峰值也就在1000萬左右。

來年認為,短劇從今年年初就一直比較火,但那時候還沒有進入大衆的視野,“當時會比現在掙錢很多,從那時候開始就越來越‘卷’。”

林箐表示,去年沒那麼“卷”,價格也沒那麼高,現在真的是哄擡物價,裝置很貴,人工也很貴,一年前拍小程式成本20萬就算多了,現在能上到1000萬左右,“看一個宴會廳,知道我們是小程式需要用,之前可能就是2000元一天,現在托人找了半天4000元一天,逾時費另算,一個吃飯的包廂拍攝300元一小時,我們一拍拍14-15個小時,剛剛去看了一個懸崖,之前也是空的,人家自己改了後,報價4500元一天。”

因為做的人多了,為了拍攝更好,服化道特效等方面都會更精良。林箐表示,自己拍古裝成本最少都得控制在48萬以上,上部剛殺青的仙俠劇成本價82萬,“我不做30萬以下的劇,保證不了品質,也不想壞自己的名聲。”現在林箐隻做精品劇,她認為,在制作上面多花一點錢,對後期來說越有利、越穩一點。

“做短劇爆了,一個星期或者一兩個月财務自由,這種情況可能在行業裡并不多見,對我們來說一步一步走紮實一點比較好,”林箐說,“我不求充值量達到多少,每一部劇我的目标都是回本,能夠保本是我們一直秉承的概念。”

為了分散風險,投資方也會投十幾部劇同時押注。“就像電商他們也會測評一樣,可能會一星期測10個商品去投流,看看哪個ROI會高一點,一般它的機率也是10個裡可能出2-3個能夠起量的商品,那短劇也是一樣的,一般他們都會10部起拍。”梁麗麗說。

後來者有機會嗎

“以前短劇确實是無門檻,就是一個新媒體博眼球的,但現在它的門檻是越來越高。”林箐表示,各行各業的都在進來,監管也在跟進,但作為正規軍她們都很擁抱變化。

賀傑認為,短劇最近成為風口有好也有不好,做的人多起來了,市場其實很亂,但最近廣電開始監管了,“其實對我們也是很有利的,因為打擊了一些違規的、低俗的短劇,也促使制作方産出更優質的影視作品。”

“大家發現如果不賺錢的話,很多也會慢慢退場的,真正有實力的人會留下。”梁麗麗說。

國内短劇市場在近期受到了監管部門的密切關注。11月15日廣電總局表示,将針對網絡微短劇内容良莠不齊、營運模式亂象頻出、産業生态魚龍混雜等現象,再次開展為期1個月的專項整治工作,圍繞網絡微短劇的導向、片名、内容、審美等方面,加大違規網絡微短劇處置和曝光力度。

這不是廣電總局首次針對微短劇治理開展行動。自2022年11月下旬起,廣電總局組織開展了為期3個月的小程式類網絡微短劇專項整治工作。截至2023年2月,全網共下線微短劇25300多部。2023年3月至今,廣電總局督導多個平台清理低俗有害網絡微短劇35萬餘集(條),處置小程式429個、賬号2988個。

下一步,廣電總局還将加快制定《網絡微短劇創作生産與内容稽核細則》,并且研究推動網絡微短劇App和“小程式”納入日常機構管理。

“我希望監管越來越嚴,因為我們不涉及任何血腥暴力擦邊之類,更追求質感上的一些,我們是正規軍,很多短劇的制片、導演都是以前是給别人幹攝影助理的,我們也想正規化一點。”林箐認為。

對行業未來梁麗麗比較樂觀,“短期的這些手段會逼退很多進來撈快錢的人,但其實對于一些頭部的優質公司來說沒有太大影響。”

在國内更“卷”、監管更嚴格的情況下,短劇出海會是好的選擇嗎?雖然ReelShort 這樣的APP在海外火了起來,很多報道都提及出海很熱,但梁麗麗發現,實際來看,海外短劇的整個環境相對國内來說還不太明朗,出海也有很多不确定性。

“國内整個大盤目前主要是在微信小程式上,通過這樣的載體去看短劇,整個鍊路沒有那麼複雜,但是在海外沒有這樣的載體的,可能就得去到APP之類的管道,”梁麗麗表示,出海門檻更高,涉及翻譯劇本、了解當地的喜好、找當地的演員、場地等等,海外拍攝一部劇的成本在20萬美元左右,比國内高很多,“而且國外的演員不一定能像中國演員那麼吃苦,拍這部劇其實節奏很快,環境也不一定很好。”

在整體門檻越來越高的情況下,這個賽道的後來者還有機會嗎?梁麗麗對第一财經表示,任何一個賽道後來者都是有機會的,現在算是較前期一點,或許未來更多正規軍入局之後,會有更多頭部冒出來。

“短劇這個市場可以對标以前的網絡劇市場,我一直堅信是能玩下去的,人人都在看短視訊,付費短劇其實是短視訊的内容變成更連貫、更有劇情的了,同時有很多下沉的看劇需求沒被滿足。”梁麗麗認為,短劇作為一個新興産業,也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就業問題,她感慨,國内網際網路已經很久沒有出現一些新的東西了,如短劇這樣,能夠讓大家都入局、去做增長的行業。

今年6月林箐發了一條朋友圈,“再為自己掌舵一次吧,我的浪潮它又來臨了。”文案寫道。

(文中林箐、賀傑為化名)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