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養出高智商學霸的家庭,家裡都有這幾件“寶物”,你家有嗎

養出高智商學霸的家庭,家裡都有這幾件“寶物”,你家有嗎

“我拜訪過各種各樣的家庭,但是這個學生學習好不好,客廳就能看出來。”在網上閑逛的時候,看到西村則康這句話,我兩眼發光,瞬間來了興緻。

作為日本家喻戶曉的家庭教師,西村則康的履曆,不是一般的亮麗:從教30多年,帶過的2500名學生,要麼考了重點高中,要麼考上了早稻田、慶應等高等學府。

原本看到這句話時,我是将信将疑的,可是看過文章并結合自己的觀察,很多學霸确實如他所說,都愛用知識“武裝”大腦,而家裡的客廳确實無一例外地都擁有這四件“寶物”:

1.黑闆(或白闆)

學習成績優秀的孩子,家裡的學習氛圍很濃郁,父母會常備一塊黑闆給孩子,學齡前給他塗塗畫畫,上學後可以演算題目,做數學推理。

我的一個表叔平時工作很忙,常常隔三差五就要到外地出差,很多時候回到家,孩子都睡着了。可是即便這樣,他對孩子的教育依然很上心。

他很喜歡跟孩子分享自己的日程安排,如果哪天要很晚回家,他會告訴兩個兒子,“這周二我會很晚回家,如果你覺得數學太難了,解答不出來,可以在黑闆上留言。我九點回來。”

這樣做的好處有三個:一是告訴孩子,“你不是沒有能力做任何事情的”;二是身體力行地教孩子,遇到困難時該如何做;三是給孩子傳遞這樣的一個資訊:爸爸無論多忙,心裡一直有你。

養出高智商學霸的家庭,家裡都有這幾件“寶物”,你家有嗎

這樣可以給到孩子很大的能量,為了不占用爸爸的時間,他會竭盡全力去解決問題,而不是因為一時的畏難情緒,認為自己解決不了,就不繼續尋找辦法了。

作為說到做到的典範,孩子真解決不了的問題,表叔回來後不管多累,也會陪孩子一起尋找答案。表叔就靠着這份耐心,在孩子學習遇到難題時,一遍又一遍地跟孩子一起尋找最優解。

功夫不負有心人,現在兩個孩子,一個在985院校讀大四,一個在重點高中讀高三。

我也有樣學樣,一年前就給孩子買了一塊大白闆,哈哈哈。孩子還小,現在一般就用來寫寫畫畫,偶爾他爸爸會給孩子講解一下加減法,我偶爾也會用它教孩子認字。

2.地圖

無論時代如何變遷,讀地圖的能力都是生存的必備技能。那些學習好的孩子,其父母從小就讓他們觀世界,幫助他們擴大視野範圍、打造系統的知識儲備。

孩子還沒看地圖之前, 他對世界的了解很淺,以為世界就是公園、家和遊樂場,在他記憶中去過最遠的地方是老家,其次是廣州。

但看了中國地圖和世界地圖之後,認知範圍從本地擴大到市、省、國、全世界。原來我們的國家,地域是那麼的遼闊,物産是如此的豐富;原來每一個城市都有自己獨一無二的文化和美食;原來世界不隻有一個中國,還有很多不同的國家。

養出高智商學霸的家庭,家裡都有這幾件“寶物”,你家有嗎

今年7月帶孩子去雲南喝喜酒兼旅遊,還沒出發前孩子聽到要去雲南,眼睛瞬間閃閃發光,“雲南,地圖上那個雲南嗎?”得知要坐動車去,更是高興得不能自已,一路上觀察着窗外地形的變化。

出了這一趟遠門,孩子真切地體會到1000公裡有多遠(“原來坐動車也要8個小時呐”)、四季如春什麼樣的感覺(“大夏天也要穿兩件衣服啊”),什麼叫豐富多彩的民族風情……

還沒開啟這趟旅程之前,他在地圖裡學到的知識僅限于知道,但是和真實世界連接配接起來之後,這部分知識真正實作了内化,變成了知識儲備,可供日後随時提取、使用。

是以,家裡還得有地圖。

溫馨提示:地圖要貼在與孩子的視線水準相比對的位置,這樣孩子天天都能看到,随時吸引他的注意力,讓地圖慢慢成為他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3.字典

字典是學生必備的工具書,不管學渣還是學霸備用。不同的是學渣學習主動性差,字典買回來就很少翻,慢慢字典就吃灰了,就成了一個擺設。

而學霸自主學習能力強,也善于思考和解決問題,是以他們遇到不會的生字、不确定的字詞含義或用法,都會去字典裡查找,用得多了,字典會舊,甚至書頁出現磨損的現象。

雖然通常情況下,有人來拜訪,都會把家裡打掃一遍,搞得整潔一些,但是你經常用的東西,都會留下一些痕迹的。西村則康就是通過觀察這些細微的小細節,來判斷這個孩子主動學習的意願是強還是弱。

有人也許會說,現在是網絡時代了,有什麼不懂上網一查就行了,搞個字典回來很多餘。那你就錯了,要鍛煉孩子自主學習和獨立思考的能力,還得靠字典。

回想一下,有時候你拿出手機搜尋某樣東西,可是鬼使神差地跑去看新聞或者刷視訊了,無形中就掉入了資訊的漩渦中,久久出不來?成人如此,更何況是心智未成熟的孩子。

就算孩子的定力很足,但他腦中連搜尋這樣東西的關鍵詞都沒有,用什麼來搜尋,又如何在茫茫的資訊海洋中找到他想要的資訊?由此可見,擁有搜尋能力的前提是,擁有強大的知識儲備。

養出高智商學霸的家庭,家裡都有這幾件“寶物”,你家有嗎

4.百科全書

百科全書以圖文并茂的形式,把枯燥難懂的專業知識變得生動有趣,内容包羅萬象,涵蓋科學、曆史、文化、地理、自然等各學科的知識,可以有效地激發孩子的好奇心,助其快速認知世界 ,拓展知識面。

3歲後孩子好奇心爆發,逮到什麼就問什麼,愛打破砂鍋問到底,并且這時在大腦開始大刀闊斧地對五感所收集到的資訊(事物)進行分類整理,是以3歲後引入百科叢書,可以很好地鍛煉孩子的邏輯能力。

在資訊爆炸的網絡時代,這幾件“寶物”看似有點多餘,然而它們卻是激發孩子好奇心的最好工具。

地圖、字典、百科全書都是經過嚴謹的編輯和稽核的,内容優質而具有權威性,孩子如果能在這些紙質資源中預先獲得了知識,建立起一個系統而全面的知識庫,那麼他在這個資訊過載的網際網路時代更具優勢:随時能從大腦中提取關鍵詞,精準搜尋目标。

最後美媽講一下,為什麼要把這四件寶物放在客廳,而不是放在兒童房裡。

養出高智商學霸的家庭,家裡都有這幾件“寶物”,你家有嗎

客廳是家長和孩子一起呆的時間最長的地方,把這些“寶物”放在客廳裡,家長能夠随時觀察孩子,留意他的興趣去向。比如我在折衣服,孩子在看書,書上的蜘蛛激發了他的興趣,“媽媽,這是什麼蜘蛛,它愛吃什麼,有毒嗎?”這時我就可以立即采取下一步的行動,要麼回答他,要麼一起尋到答案。

總而言之,客廳能讓父母留意到孩子的興趣,友善和孩子展開知識交流,房間就做不到這一點。

仔細觀察我們發現,學霸學習都是自發的,學習從來不用父母操心。

可是有一點我們沒有留意到:養出學霸的家長,他們本身就有很強的求知欲,有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日常生活中也喜歡和孩子一起探讨學習。

雖然他們嘴上從來不強調學習有多重要,但是在身體力行地去影響孩子,為其樹立好學的榜樣。

一個對知識如饑似渴的孩子,大腦建立起來的神經網絡,肯定比對什麼都不感興趣的孩子要發達、高效,智商也是由此慢慢出現分化的。

是以想要養出腦力非凡的學霸,還得創造好的學習氛圍給孩子,而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給孩子添置上面提到的幾件”寶物",和孩子一起成為成長型的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