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新聞女王》出圈,TVB卻仍在寒冬:連續五年虧損,宣布裁員超300人

《新聞女王》出圈,TVB卻仍在寒冬:連續五年虧損,宣布裁員超300人

最近,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TVB)的新劇《新聞女王》成功出圈,豆瓣評分高達8.2分,相關話題也多次登上微網誌熱搜。

就在網友感歎56歲的TVB“寶刀未老”時,很快又傳來TVB裁員的消息。

紅星資本局注意到,11月27日晚間,TVB在港交所公告,董事局宣布重組電視廣播和電子商貿業務,合計削減逾300人,相當于6月底雇員總數3599名的8%;同時,财報顯示,目前TVB已經連續5年虧損。

種種迹象都表明,曾經輝煌一時的TVB,如今面臨着經營層面的困難,而這背後,又是何種原因?

(一)

業績持續滑坡

TVB,全稱為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是香港首家商營無線電視台,成立于1967年,1988年在港交所上市,股票簡稱電視廣播(00511.HK)。

從營收結構來看,TVB主要有電視廣播、OTT串流、電子商貿、中國内地業務以及國際業務這五項業務;以2022年營收計,以上業務對營收的貢獻分别為36%、10%、24%、19%、11%;可見電視廣播、電子商貿、中國内地業務對營收的貢獻較大。

具體到各業務所指範圍,電視廣播是指TVB在香港5個免費電視訊道提供服務,賺取廣告收入,以及藝人經紀服務和音樂娛樂和出版等業務。

OTT串流業務,指在香港OTT App myTV SUPER内提供廣告和會員訂閱服務。

電商業務,指在香港通過士多和鄰住買,前者售賣家居生活百貨,後者社群團購;内地則是通過抖音和淘寶直播帶貨。

中國内地業務,指與内地流媒體公司聯合制作和授權發行影視和綜藝内容,通過埋堆堆App在内地發行内容,賺取會員訂閱收入,并在内地多個社交媒體平台營運賬号,提供MCN服務。

國際業務,指在海外發行電視廣播、視訊和新媒體内容,在海外App TVB Anywhere内提供會員訂閱和廣告服務。

《新聞女王》出圈,TVB卻仍在寒冬:連續五年虧損,宣布裁員超300人

财報顯示,今年上半年,TVB實作營收15.6億港元,同比下降14.28%,多項業務相比去年同期均有所下滑。

其中,今年上半年中國内地業務營收3.13億港元,同比下跌了22%。财報中解釋稱,是由于2023年合拍劇及同步劇的檔期大多集中于下半年。

上半年,電商業務營收從上年同期的4.61億港元減少至2.71億港元,同比降低了41%。财報解釋,主要是随着香港消費者恢複疫情前的購物習慣,加上疫情相關商品需求相應下滑。

淨利潤方面,今年上半年,TVB虧損4.07億港元,同比大降81.34%。此外,TVB近年來已經深陷虧損泥潭,2018年至2022年,TVB歸母淨利潤連續五年為負,累計虧損超22億港元。

為了縮減開支,今年以來TVB密切開展裁員動作。

半年報資料顯示,上半年TVB縮減了255名(相當于6.6%)員工,總務及行政開支等也下降。今年11月TVB公告顯示,重組電視廣播和電子商貿業務,合計削減逾300人,相當于6月底雇員總數3599名的8%。

二級市場來看,截至11月30日,電視廣播收盤價為3.31港元/股,總市值為14.51億港元,相比其巅峰時期市值已縮水超90%。

(二)

“病”從何起?

TVB為何會出現當下困境?作為一家電視媒體,其商業模式主要還是圍繞内容生産與流量變現而展開。

收入層面,如果把時間線拉長,在2002年-2013年期間,TVB進入了一段高速發展期,營收從31.62億港元增長至56.86億港元;此後營收便開始不斷下滑,2020年總營收來到27.24億元,收入已經腰斬。

而這背後的本質,是TVB作為老牌電視媒體,内容生産的影響力在近幾年明顯降低,是以通過流量擷取的收益也開始直線下滑。

《新聞女王》出圈,TVB卻仍在寒冬:連續五年虧損,宣布裁員超300人

以TVB的廣告收入為例,在2014年達到39.98億港元的高峰後便持續降低,2019年為21.49億港元,2020年進一步降至10.76億港元。

導緻TVB内容影響力下降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一方面,近年來網際網路迎來快速發展,消費者的觀看習慣也發生了深刻變化。

如今,使用者開始習慣通過電腦、手裡上的流媒體平台等新媒體管道擷取娛樂和資訊,這使得TVB在傳統電視闆塊收視率不斷下滑,廣告收入也随之減少。

另一方面,TVB的競争環境也十分激烈。

近年來,内地的影視行業迎來快速發展,大量的新媒體公司和影視制作公司湧入市場,市場百花齊放,帶來了更加豐富多元的影視内容。

此外,從自身出發,TVB也存在内部管理老派、優質人才流失等種種問題。

總的來說,多因素疊加導緻TVB收入開始下滑,而收入的下滑,又直接影響企業的成本控制,尤其是内容成本控制。

而過度的成本控制,又會影響内容生産品質,影響後期收益,進而讓TVB陷入收入與投入的“死循環”中。

早在2021年4月,時任香港TVB董事局非執行董事黎瑞剛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也表示:“這麼多年TVB就是一個觀點,隻知道省錢,隻講控制成本,不思考戰略,沒有發展眼光,一路慣性,不布局未來增長動力。”

(三)

直播帶貨,能否打開TVB新市場?

面對不斷下滑的影響力,TVB在經營模式上也在不斷尋求創新。比如近年來直播帶貨興起,TVB也積極進入賽道想要分一杯羹。

2022年4月,TVB開始在抖音上營運TVB識貨(港式甄選)賬号,當年5月開啟TVB識貨(港式嚴選)和TVB識貨(美味甄選)兩個賬号。

《新聞女王》出圈,TVB卻仍在寒冬:連續五年虧損,宣布裁員超300人

來源:抖音

今年3月,TVB宣布入局淘寶直播,以官方賬号(TVB識貨)合作的模式,由旗下衆多藝人輪流進入官方号直播。淘寶提供貨品支援與流量引入,TVB旗下藝人關聯平台,配合站外宣發和引流。

首播兩場,TVB一線明星(陳豪、馬國明、陳敏之等)為主播,爆款影視IP《沖上雲霄》和《溏心風暴》,分别在3月7日和3月30日進行,為消費者帶來了一波“回憶殺”。資料顯示,首場直播觀看人次485萬,GMV(商品交易總額)為2350萬元,第二場觀看人次690萬,GMV為7320萬元。

不過,市場也有觀點認為,消費者可以一時為情懷買單,但TVB也很難通過情懷牌吸引消費者的長期關注。

說到底,直播帶貨考驗的是主播個人魅力、直播間選品、産品價格、售後服務等多方面,單純的情懷難以建構TVB直播帶貨的長期競争力。

從今年上半年财報來看,企業電商業務營收大幅下滑,也說明直播帶貨對于TVB來說或許同樣是塊“難啃”的骨頭。

小結

顯然,對于TVB來說,拍好電視劇仍是當下首要任務,隻有重新建構起自己的行業影響力,才能實作更穩定更長遠的發展。

近期的《新聞女王》算是一個好的開頭,後期TVB還需要用更多的優質作品來證明自己。

紅星新聞記者 劉谧

編輯 餘冬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