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天玑8300解析:規格強悍 它可能會改變使用者的消費習慣

天玑8300解析:規格強悍 它可能會改變使用者的消費習慣

其實前兩年的中端市場稍微顯得有些“畸形”。這個周期内的中端機型一般分成了三種,一種是稍微顯得有些高價低配,用着骁龍700系列晶片的中端機型,一般會主打影像和輕薄;二是骁龍870主要發力的機型,實際上還是上上代旗艦的規格,部分機型也會使用上代旗艦晶片;第三種則是因為聯發科天玑在中端晶片上的成功,開啟了“綜合均衡派”體驗的中端機型,最後一種現在來看應該是比較受歡迎的。

天玑8300解析:規格強悍 它可能會改變使用者的消費習慣

趁着天玑9300這顆晶片的熱度還沒過去,乘勝追擊釋出了自己的中端旗艦晶片天玑8300。而這顆晶片不管是性能架構,還是一些外圍的配置,都堪比旗艦晶片,不僅是延續天玑8100的神話,同時也是在重新定義中端晶片,大大提高了中端手機的整體體驗。

性能接近老旗艦,規格對标新旗艦

天玑8300給人的第一印象其實就是很好的,因為它身上确實是有太多的旗艦元素了,就比如和“大哥”一樣的台積電第二代4納米工藝,還支援了LPDDR5X記憶體和UFS4.0閃存,并且記憶體最高還是8533的頻率,這和我們大多數買到的新款旗艦是一樣的水準,同時意味着記憶體帶寬提升了近三分之一。

天玑8300解析:規格強悍 它可能會改變使用者的消費習慣

并且天玑8300還采用了一套Mali-G615 MC6的GPU方案,這套方案的好處就是性能強悍,擁有了比上一代兩倍的浮點性能和三倍的多邊形性能,從實際跑分來看,天玑8300的GPU性能都快接近骁龍8 Gen2了,整體性能非常強悍。同時,它還支援到了硬體級光追功能,這也是一顆支援該功能的中端SoC晶片。

天玑8300解析:規格強悍 它可能會改變使用者的消費習慣

這還不算完,天玑8300的最大亮點其實是在AI方面,天玑8300直接套用了和自家旗艦天玑9300相同的APU780方案,相信了解過這套AI方案的使用者都知道它的強悍,最高支援100億參數的AI大模型,這也就意味着天玑8300的AI性能可以直接超過上一代旗艦天玑9200+,這放在過去是不敢想的。

天玑8300解析:規格強悍 它可能會改變使用者的消費習慣

從産品的參數上來看,天玑8300相比于此前的天玑8X00系列要好上太多了,這其實也能看得出來天玑的誠意,同時也把定位相近的骁龍7 Gen3給爆得有點尴尬,畢竟同樣作為中檔機晶片,天玑8300确實是領先太多了,這也很有可能會直接改變消費者對于中端機的看法。

聯發科這一波,可能會改變行業和使用者的觀念

其實在釋出會之前,很多人都猜到了,這次的天玑8300将會由紅米進行首發,而在釋出會上,紅米官方也确認将由本月釋出的紅米K70E進行首發,甚至還在釋出會上直接公布了驚人的跑分成績和理論性能,這其實是放在過去不常見的,畢竟按照過去的慣例,中端晶片一般都會主要宣傳自己的能效比有多好,直接像天玑8300這樣公開表示性能有多好的,還是不常見的。

天玑8300解析:規格強悍 它可能會改變使用者的消費習慣

看到這裡,相信很多人會和筆者一樣,覺得天玑8300其實叫它中端晶片不太合适的,反而更像是次旗艦晶片的定位。如果我們單純從跑分成績來看,天玑8300安兔兔超過150萬的成績,逼近骁龍8 Gen2常溫環境下的跑分,叫做次旗艦晶片還是完全足夠的。

天玑8300解析:規格強悍 它可能會改變使用者的消費習慣

但天玑8300相比于過去的次旗艦來說,又完全不一樣,如果我們回頭去看過去的次旗艦,就會發現,像經典的骁龍870、骁龍8+降頻版等等,從根源上來看,其實都是對上一代的旗艦SoC進行了重複利用。他們的性能強嗎?那當然很強,核心規格也是上一代的旗艦,但它們真的好嗎?其實并不好。

因為可以這樣說,這些所謂的次旗艦除了性能以外,幾乎都是一無是處,綜合技術水準和同代的旗艦已經有了代差,這對于整個行業的發展其實并不是什麼好事,因為最終到了終端手機廠商手裡,就意味着要滿足老技術架構和新技術架構的共同适配,先不說中端手機的體驗怎麼樣,這實際上也客觀的拖慢了整個行業的技術發展。

天玑8300解析:規格強悍 它可能會改變使用者的消費習慣

是以天玑8300采用的是和旗艦同樣的技術規格,就讓人驚喜,這對于整個行業發展來說是件好事,畢竟旗艦和中端的差距,整體來看就是性能的差距,其他的技術規格并沒有太大的縮水,這樣過去中端和旗艦晶片之間的外圍技術鴻溝将不複存在。

或許在聯發科的帶領下,高通乃至麒麟都會選擇走向這條道路上,這才是一種更健康的行業發展形态,而對于消費者來說,這意味着我們不光可以買到性能接近前代旗艦,而在其他規格上又不輸本代旗艦的産品,再也不用去考慮老旗艦産品,幫手機廠商清庫存了,對于使用者和行業其實都是一個雙赢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