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位元組跳動又放棄兩個業務,想重新變回AI公司

位元組跳動又放棄兩個業務,想重新變回AI公司

表面上的大收縮,最終可能又是為了一次 “大力出奇迹”。

題圖來源:電影《俄羅斯方塊》

文 | 朱麗琨 高洪浩

編輯丨黃俊傑

如果把位元組跳動看作一個人,那麼他在過去一個月動了兩場大手術,終結了體内最大的移植排異反應。

11 月 27 日,位元組跳動遊戲業務闆塊朝夕光年大幅裁員,保留少量人員營運已上線項目、探索創新方向。11 月初,位元組跳動 VR 業務 Pico 接近半數員工轉崗或被裁撤。

朝夕光年和 Pico 都是超出位元組跳動經驗的那類業務,需要 “信仰之躍” 而不是 “小步快跑”。它們更依靠人的判斷,在一款産品上線前就需要投入數千萬元甚至上億元,而不能像今日頭條和抖音那樣,上線後根據資料做決策再調整産品。

位元組跳動曾經不遺餘力地嘗試用集團體系的優勢扶持朝夕光年和 Pico。

2021 年朝夕光年推出《航海王:熱血航線》,首周在 iOS 遊戲免費榜沖進前三。一位知情人士稱,該項目在抖音拿到 “遠超遊戲(盈利能力)天花闆” 的頂級資源,比前一年位元組跳動買入春節檔電影《囧媽》後的推廣資源還多。

2022 年初,位元組跳動收購 Pico 半年後,抖音創始成員任利峰轉崗到 Pico 負責内容。抖音綜藝負責人宋秉華、抖音娛樂總監吳作敏、抖音原創作者營運負責人劉彧也相繼轉崗加入。他們想把抖音短視訊和直播内容移植到 Pico 平台,盡管當時中國已經沒什麼公司相信 VR 視訊有未來。

Pico 借助抖音斥資 10 億元購買的卡達世界杯版權做 VR 轉播,自制鄭鈞、汪峰等明星 VR 演唱會。即使做抖音上最常見的視訊内容也要額外花錢——Pico 需要給部落客提供拍攝 VR 視訊的 3D 相機。

2023 年 3 月,位元組跳動 CEO 梁汝波在位元組跳動 11 周年全員會上說,對待 Pico 和遊戲這類創新業務應該 “有想象力,持平常心”。但從最近一個月的動作上看,位元組跳動評判它們的标準其實是會上被提到更多的兩個詞:聚焦和務實。

位元組跳動此輪業務調整的同時,正在集中資源全力投入人工智能。

一位知情人士對《晚點 LatePost》透露,梁汝波在最近兩個月的 OKR 裡強調了探索 AI 業務,将調整公司組織以迎合 AI 戰略。抖音負責人韓尚佑也在研究如何利用 AI 改造抖音。

朝夕光年本輪裁員期間,位元組跳動成立了一個新的部門研發 AI 應用。據了解,目前位元組跳動内部已有多個部門的成員被陸續抽調轉至該部門。

表面上的大收縮,最終可能又是為了一次 “大力出奇迹”。

難以和位元組體系協同的Pico與朝夕光年

聚焦和務實成為位元組跳動 2023 年新的主題詞,這也是位元組跳動發起近期兩個業務組織調整的指導思想。

随着抖音電商崛起,位元組跳動已經超越阿裡成為中國廣告收入最高的公司。但位元組跳動對資訊平台業務的危機感日漸強烈。“最近一兩年我們的領先不明顯了,并不能很有信心地說比同行做得好。” 梁汝波在 2023 年的全員會上說。這不是過度的憂慮,畢竟 3 年前,阿裡也想不到還有後來者能撼動它的電商地位。

對于創新業務,位元組跳動越來越注重它們和 “主幹業務” 的協同性。通俗地說,就是看一個業務能否跟抖音和抖音電商這兩個 “主幹業務” 互相幫上忙,無論是引流、變現還是複用人力、資料等資源。

位元組跳動近年成功的新業務基本都和抖音、今日頭條為代表的資訊平台業務緊密協同。抖音電商完全依靠抖音的内容生态。而番茄小說基本是今日頭條的變種——使用者在今日頭條裡刷免費的新聞,中途看廣告;番茄小說也是刷着免費的網文,中途看廣告。

抖音電商和番茄小說成功後,都和抖音有了更多協同。過去一年,抖音廣告收入的增長大多來自電商客戶。而番茄小說在 2021 年并入抖音事業部,在短劇等方向和抖音密切關聯。

TikTok 在起步時同樣重度依靠位元組跳動體系的力量。TikTok 2016 年上線時,算法、增長和研發與抖音共享團隊,産品營運也和抖音一樣從音樂和舞蹈内容切入。

一位 TikTok 早期産品員工告訴《晚點 LatePost》,他最初經常問抖音的同僚 “你們這個階段在做什麼?”, 然後照做一遍。2022 年調到 Pico 負責内容的任利峰是 TikTok 最初的負責人。他在 TikTok 複用抖音方法論比在 Pico 有效得多。如今,全球每天有超過 10 億人打開 TikTok。

這些成功業務的共性是依靠流量和推薦算法。它們的節奏也都很快,不論是上線一個新的網文、商品,還是消費者消費的速度都很快。于是産品可以及時得到資料回報,快速改進。

Pico 和遊戲都不是快節奏的生意。Pico 的硬體從開發立項到備貨上架,曆時超過一年。朝夕光年的遊戲,開發一兩年很常見、三年以上也有。它們更需要人的決斷,無法依賴資料判斷。一個産品判斷失敗,就可能損失數千萬元甚至上億元。

位元組的軟體研發體系不能很好地幫助遊戲研發。朝夕光年收購北京、上海、杭州等地的幾個遊戲團隊,組建自研工作室,在事業部和工作室都設立了中台,但它們往往不能直接提升效率,因為遊戲研發涉及多個網際網路公司不常見的工種、工具鍊,即使被稱為 “App 工廠” 的位元組跳動也需要從零積累。

中台和項目的磨合不算順利,但中台成本都分攤進各項目組。一位前朝夕光年工作室中層曾告訴《晚點 LatePost》,自己所在工作室對中台的分攤比例達到一半以上,遠高于業内平均水準,“就不是市場經濟”。

有了中台,項目組不再自建相關職能部門。一位朝夕光年前員工告訴《晚點 LatePost》,負責翻譯、營運多語言版本的事業部本地化中台有時不能準确翻譯遊戲術語,項目組隻能自己找外包翻譯。這又是額外的成本和精力損耗。

位元組的中台制度幫不上朝夕光年,朝夕光年也不能像位元組預期的那樣幫到其他業務。2021 年朝夕光年以超 40 億美元收購沐瞳,位元組願意為這筆收購承擔高溢價,一個重要考量是希望沐瞳做的 “東南亞國民 MOBA”《無盡對決》能豐富 TikTok 的遊戲視訊和直播内容,但海外遊戲内容中主機遊戲才是主流,《無盡對決》在 TikTok 影響力始終有限。

位元組跳動在電商等業務上給了數年時間。但一個新業務需要展現出足夠的進展,而始終遊離在位元組跳動體系邊緣的 Pico 和朝夕光年沒能給出一個有确定性的答案。

“今日頭條本來就是一家人工智能公司”

此次調整也是位元組跳動 2021 年事業部改革的回撤。

抖音、TikTok、火山引擎、飛書、大力教育和朝夕光年,這是兩年前位元組跳動組織調整後成立的六大業務闆塊。這次調整後,位元組跳動确定了事業部(BU)式的組織結構,由此從職能型組織轉向部門型組織,各業務闆塊厘清邊界、獨立決策,如同在集團内分出六個子公司,由六位 CEO 負責。

這六大事業部中,除了抖音和 TikTok 以較為相似的産品應對不同的市場,其他都有截然不同的商業模式和獨立的技術團隊:

火山引擎,一個類似亞馬遜雲計算的商用計算平台,售賣算力給商業公司。

Pico,歸在火山引擎之下,花一兩年做一個硬體産品,兩三千元賣給使用者,再建構内容生态賺更多錢。

飛書,提供易用的文檔、辦公協作軟體,通過産品體驗吸引個體使用者再争取企業付費客戶。

位元組教育,雇傭數萬講師和銷售,以 “雙師大班課” 等教育行業流行的模式向家長售賣付費課程。

朝夕光年,收購或組建多個工作室,制作中等規模和大型手機遊戲,争取使用者免費下載下傳、之後再充值。

這種組織結構的轉變可以看作是一家公司結束初創狀态、放權讓各業務負責人探索新可能的标志。

如今,位元組跳動的六大 BU 中,大力教育和朝夕光年業務幾乎被完全裁撤,火山引擎的 Pico 隻保留部分硬體研發人員。

這家公司正在把資源和精力收歸資訊平台營運和商業化——它最擅長的兩個職能。而火山引擎和飛書原本就是抖音自己需要用的基礎設施。

新的探索集中在人工智能。

位元組跳動在早年便一直強調自己是一家 AI 公司。

2017 年的一次 CEO 面對面上,有員工問算法技術負責人楊震原:公司在人工智能上與 BAT 的差距在哪裡?楊震原回答說,“今日頭條本來就是一家人工智能公司,但不是機械手臂這種人工智能。” 他進一步解釋,做資訊分發就是需要人工智能,今日頭條想通過機器和人結合的方式提升創作、分發、讨論等每個環節的效率。

當時,AI 在位元組跳動的産品中已經有一些應用,比如推薦、内容創作、抖音的 AR 效果、 内容稽核、廣告系統、頭條号自動生成封面、時光相冊和東方 IC 對圖檔的篩選功能等等。

張一鳴也認為公司占據了非常好的優勢,“有應用場景、有活躍使用者、有長使用時長。” 一位位元組人士轉述,“頭條對 AI Lab(位元組跳動的人工智能實驗室)就是一個天堂,在這個時代能做這些事情非常令人激動,但确實應該加緊”。

但後面的進展顯示,位元組跳動似乎并沒有沿着這條路堅定投入。2020 至 2021 年,它的 AI Lab 經曆了巨大調整,數位資深技術專家相繼離職,包括其核心負責人馬維英、總監王長虎。AI Lab 更重要的職能也偏向于服務一線業務。

《晚點 LatePost》此前提到,2020 年 6 月 OpenAI 釋出 GPT-3 後,位元組曾訓練了一個數十億參數的生成式語言大模型,當時主要使用的 GPU 是 A100 前代産品 V100。由于參數規模有限,這個模型生成能力一般,位元組當時看不到它的商業化可能性,“ROI(投資回報率) 算不過來”,這次嘗試不了了之。

三年後,ChatGPT 火爆,中國網際網路公司才集體重視起了人工智能大模型。一位知情人士透露,張一鳴當時很積極地和内部同僚分享自己的 AI 學習心得。

春節後,擁有雲計算業務的中國各網際網路大公司都向英偉達下了大單,其中位元組向英偉達訂購了超過 10 億美元的 GPU。上述人士說,過去在位元組内部申請采購 GPU 時,要說明投入産出比、業務優先級和重要性。而現在大模型業務是公司戰略級别新業務,暫時算不清 ROI 也必須投入。

做更多的 AI 大模型應用看起來比做遊戲和 VR 硬體裝置更具備 “位元組基因”。它可以像當年的今日頭條、抖音一樣,通過上線大量應用,最終搏得一個爆款。

近期,位元組跳動近期成立了一個新 AI 部門,由 TikTok 産品技術負責人朱文佳負責,涉及大模型應用的開發。一位知情人士告訴《晚點 LatePost》,内部已經有其他部門的員工開始陸續轉崗到該部門。

幾輪裁減後,這家公司的業務再次回到了一個目标、一種工作方法論,不再是多個獨立的部門分頭推進不同的商業模式。這個十多萬人規模、營收超過 5500 億元的巨頭可能重新回到了可以由一個大腦有效把控方向的簡單狀态。

賀乾明、程曼祺對此文亦有貢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