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培根鑄魂·啟智潤心——龍崗街道革命文物進校園

作者:管書心

培根鑄魂·啟智潤心

龍崗街道革命文物進校園

培根鑄魂·啟智潤心——龍崗街道革命文物進校園

11月22日下午,由龍崗街道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主辦,東江潮紅色文化博物館、龍西國小承辦的“培根鑄魂·啟智潤心”主題之革命文物進校園活動成功舉辦,來自東江潮紅色文化博物館的三件文物“走”進了龍西國小。

培根鑄魂·啟智潤心——龍崗街道革命文物進校園
培根鑄魂·啟智潤心——龍崗街道革命文物進校園
培根鑄魂·啟智潤心——龍崗街道革命文物進校園
培根鑄魂·啟智潤心——龍崗街道革命文物進校園
培根鑄魂·啟智潤心——龍崗街道革命文物進校園

龍崗街道黨建服務中心主任、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主任劉威前,龍西社群黨委副書記肖奕波,龍西社群股份合作公司副董事長巫國雄,龍西國小黨支部書記陳付良和博物館肖成洲館長參加活動。劉威前主任為本次活動緻辭,強調文物進校園的重大意義,并預祝活動取得圓滿成功。

培根鑄魂·啟智潤心——龍崗街道革命文物進校園

“四史”知識競賽

第一個環節是進行“四史”知識競賽,現場氣氛激烈緊張,龍西學子們緊盯螢幕,競相搶答。學生通過“四史”知識搶答競賽,對中國共産黨是如何成立,新中國是怎樣誕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培根鑄魂·啟智潤心——龍崗街道革命文物進校園
培根鑄魂·啟智潤心——龍崗街道革命文物進校園
培根鑄魂·啟智潤心——龍崗街道革命文物進校園

紅色故事少年說

接下來,由龍西國小三位講解員為大家講述文物背後的紅色故事。

培根鑄魂·啟智潤心——龍崗街道革命文物進校園

六(2)班許玮然同學講解《新青年》雜志第一卷第一号

青年是國家的未來,人類的希望所在。《新青年》喚醒了一代中國青年,給沉悶的中國社會帶來盎然生機。作為新文化運動的核心刊物,它高舉民主科學旗幟,為五四運動和馬克思主義的傳播作了思想和人才上的準備。作為生在紅旗下,長在春風裡的新一代青年,當他日學有所成之時,要用自己的學識和才幹,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添磚加瓦。

培根鑄魂·啟智潤心——龍崗街道革命文物進校園
培根鑄魂·啟智潤心——龍崗街道革命文物進校園
培根鑄魂·啟智潤心——龍崗街道革命文物進校園
培根鑄魂·啟智潤心——龍崗街道革命文物進校園

六(2)班林名洲同學講解抗戰時期的鐵地雷

地雷是在抗日戰争中最為常見的武器之一,鐵地雷為抗日戰争做出非常大的貢獻。抗日戰争是那樣的殘酷,但是英勇頑強的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産黨的上司下,運用自己的智慧和生活經驗,取得抗戰勝利。

培根鑄魂·啟智潤心——龍崗街道革命文物進校園
培根鑄魂·啟智潤心——龍崗街道革命文物進校園
培根鑄魂·啟智潤心——龍崗街道革命文物進校園
培根鑄魂·啟智潤心——龍崗街道革命文物進校園

六(1)班李心海同學講解第一版《義勇軍進行曲》黑膠唱片

當唱針與唱片相碰的一刹那,高昂的曲調仍會伴随“滋滋”的劃痕聲傳入我們耳中,“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這首歌就是《義勇軍進行曲》,它由聶耳先生創作,田漢先生填詞。歌曲一經發行令所有國人熱血沸騰,“我們萬衆一心,冒着敵人的炮火,前進,前進,前進進!”

培根鑄魂·啟智潤心——龍崗街道革命文物進校園
培根鑄魂·啟智潤心——龍崗街道革命文物進校園
培根鑄魂·啟智潤心——龍崗街道革命文物進校園
培根鑄魂·啟智潤心——龍崗街道革命文物進校園

近距離觀看文物

同學們在講解員的引導下來到三件文物前,近距離地觀看文物,小眼睛目不轉睛地盯着眼前的文物,不停地向文物講解員咨詢,等待着答案的到來。同學們戴着手套親手觸摸那些革命曆史文物,感受先輩智慧的傳承,這是對曆史的一次回望,也是對未來責任的一種承擔。

培根鑄魂·啟智潤心——龍崗街道革命文物進校園
培根鑄魂·啟智潤心——龍崗街道革命文物進校園
培根鑄魂·啟智潤心——龍崗街道革命文物進校園

現場頒獎

活動結束後,參會上司、嘉賓為小講解員及指導老師頒發榮譽證書并合影留念。

培根鑄魂·啟智潤心——龍崗街道革命文物進校園
培根鑄魂·啟智潤心——龍崗街道革命文物進校園
培根鑄魂·啟智潤心——龍崗街道革命文物進校園

本次革命文物進校園主題活動,活用革命文物資源,有效增強了我校學生綜合素質和道德觀念,更好地傳承紅色基因。

培根鑄魂·啟智潤心——龍崗街道革命文物進校園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