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追求随意、自由和成本效益?“年輕人逛商場隻去B1B2”沖上熱搜

作者:潮新聞

潮新聞用戶端 記者 章然 徐婷 金華傳媒 張丹楠

近日,一則關于“年輕人逛商場隻去B1、B2層”的話題沖上熱搜,引發熱烈讨論。

大家留言關注,高端商場難道已不受年輕人喜愛了?這屆年輕人主打“反向消費”?哪裡便宜去哪裡?

話題裡說的“B1B2地下商業”,主打消費接地氣、品類集中,以小吃快餐奶茶店居多,以往是作為大型綜合體的配套設施,并沒有強烈的存在感。

突然受到年輕人青睐是何原因?

便宜、品類豐富、體驗感好

商場B1收獲一緻好評

11月25日中午,奧體印象城内B1人來人往,客流集中。“好特買”裡購物的張小姐正興緻勃勃買買買,“周末買一點零食和小物件,樓上沒有零食店業态,是以選擇來B1。”

追求随意、自由和成本效益?“年輕人逛商場隻去B1B2”沖上熱搜

奧體印象城B1的零食店好特買 章然攝

B1、B2層的商品更具時尚感和個性化,成了吸引年輕人的一大理由。例如,一些電玩城、美術館、手作工坊等,都為年輕人提供了别樣的消費體驗。“無論是潮牌、手工藝品,還是文創産品,這裡的店鋪都充滿着創意性,能為我們帶來常逛常新的快樂。”大學生小鄭是B1的狂熱粉絲。

周末的奧體印象城B1,添置了别出心裁符合年輕人取向的小集市,愛貓人士00後小江就被吸引住了。“B1 很好玩呀,貓貓櫃、零食店、奶茶店,明顯配置上更年輕化,比起樓上大額消費區,我喜歡B1。”

追求随意、自由和成本效益?“年輕人逛商場隻去B1B2”沖上熱搜

奧體印象城B1的貓貓認養活動 章然攝

奧體印象城B1的貓貓認養活動 章然攝

追求随意、自由和成本效益?“年輕人逛商場隻去B1B2”沖上熱搜

奧體印象城B1的貓貓認養活動 章然攝

工作日中午,在濱江銀泰附近工作的吳小姐和同僚坐在B1層熱鹵店内用餐。鹹香熱辣的鹵味一勺勺送入嘴内,吳小姐吃得滿頭大汗。“我喜歡逛B1原因很簡單,價格便宜,成本效益高,品類集中,可選擇餘地大。”

追求随意、自由和成本效益?“年輕人逛商場隻去B1B2”沖上熱搜

濱江銀泰年輕人用餐場景 章然攝

B1層“稻狀元”午飯時間,很多年輕騎手排隊點單。一位九五後騎手說,“這裡吃飯很便宜,菜飯一起20幾塊,我最貴一餐也就30元。”

“确實不太會去高一點的樓層逛。”在國大城市廣場B1層吃飯的小施說,學生消費能力有限,商場較高樓層的服飾、珠寶等店鋪讓她望而卻步。“襯衫、裙子都是上千元起步,看看覺得沒意思。”

相較而言,B1和B2層的商鋪更親民,以餐飲、飾品、美甲、零食等種類為主。平時和小姐妹逛街,大家都愛去這些樓層。

追求随意、自由和成本效益?“年輕人逛商場隻去B1B2”沖上熱搜

杭州大廈B1層用餐場景 徐婷攝

“一個人吃飯,B1層随便吃一點就好了,沒必要去上面幾層吃正餐。”在奧體印象城用餐的吳小姐在附近工作,中餐時間,來商場B1一個人吃碗面:“沒有飯搭子的時候我回來這裡,一個人不想吃飯就吃點炸串,很自由。和朋友家人聚餐,才會考慮去樓上的餐廳。”

在謝先生看來,地下商業更簡單,能快速出餐。他常常會在午飯後去國大城市廣場的B1,“B1友善,逛累了渴了,想買個喝的,就會到地下樓層來買奶茶。”

95後的朱小姐十分講究“gap time”。用她的話說,中午休息時間,不想被打擾,喜歡放松。

在奧體印象城B1層用餐,是她的習慣。她不喜歡去樓上,“進一家服裝店要被服務員團團圍住,B1更自由,玲琅滿目的小店是一種随便我逛、取悅我的狀态,比如我喝杯奶茶、逛個禮品店,臨走買一張彩票,花點小錢,體驗感卻很好,周圍也都是年輕人,氛圍也好。”

追求随意、自由和成本效益?“年輕人逛商場隻去B1B2”沖上熱搜

杭州大廈B1層業态很豐富 徐婷攝

主動迎合年輕人,商家選擇下沉

商場:地下層租金比其他樓層要高

B1、B2層成了年輕人的心頭好,為了抓住這個消費群體,記者發現一些認知度比較高的品牌開始主動往下沉。在金華世貿廣場B1層,茶話弄、霸王茶姬、茉莉奶白等時下流行的奶茶品牌,門口隊伍都排起長龍,美食餐廳如“迷你椰”泰式大排檔,也下沉到了B1層。

金華世貿城市廣場服務台從業人員介紹,因為人流量比較大,該商場B1層和一樓商鋪租金雖然比其他樓層的高,但更受商家歡迎。

“我們這家店盤過來一年多了。”金華世貿廣場B1層商戶顧先生表示,“這兩層商鋪租金相對來說高一些,營運成本也高,競争激烈,但年輕人一般都喜歡逛,為了迎合這個群體,很多品牌轉變思路,主動下沉到B1層。”

追求随意、自由和成本效益?“年輕人逛商場隻去B1B2”沖上熱搜

主動搬下B1的“北臉”章然攝

在奧體印象城内,往常多設定在樓上的北面服裝店,也搬入B1。“我們之前是在5樓的,公司決定要搬下來,我們客戶群以年輕人居多,B1年輕人來得多,我們要主動搬下來靠近年輕人。”

多個品牌下沉政策之下,B1的商家選擇更考慮年輕人個性需求。

杭州大廈B1層的一家餐飲店從業人員介紹,杭州大廈7樓是大餐,B1層則是簡餐,适合三兩朋友或是一個人吃,在招徕顧客時,她會主動提到“一人食套餐”,以吸引隻想一個人簡單吃一點的顧客。

B1B2的店内随處可見一人用餐 章然攝

濱江銀泰的“稻狀元”店員翻了最近的消費記錄,基本上是20幾元為主。“在我們家吃飯,年輕人會覺得很有成本效益,為了吸引年輕人,我們把低價政策貫徹到底。”

店員表示,他們店定位主打成本效益高,還能自助式選擇菜色:“一頓就20幾元。我們和年輕人屬于雙向選擇,搬去樓上,可能還沒有樓下氛圍好。”

“反向消費”是更新還是降級?

專家:不再為面子跟風,這是一種進步

近幾年,年輕人全新的消費趨向頻頻引發關注。

去社群老年食堂吃飯,特種兵旅遊,找特價夕陽團旅遊,買折扣商品……這一新消費形式被稱為“反向消費”。

反向消費與傳統消費觀很不一樣,是一種去品牌化、追求實用、更高成本效益的消費。

年輕人去商場愛去B1、B2層,與此前引發關注的年輕人多種反向消費形式看起來類似。

“這是年輕人自調整自适應的消費模式,我也關注到了。”浙江清華長三角研究院新經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卓勇良說,這種現象似乎不能完全簡單歸攏為消費降級。

個體群體的消費觀念和消費方式會烙上時代印記。一個時期形成的消費行為會逐漸習慣化、長期化。“比如,經曆過苦難吃不飽穿不暖時代的個體群體,都會在消費上傾向于節儉。”卓勇良說,新一代年輕人,成長于中國物質豐富精神富足的年代,個性思潮湧現,他們的消費觀念和消費方式也在與時俱進。

“這類年輕人可能更喜歡低碳生活,更關注過度消費對于環境的影響,他們希望可以減少自然資源消耗,支援共享經濟和減少浪費。”

有時候買回一大堆“雞肋”商品,并不能換回内心充實,反而讓人心情煩躁。

卓勇良本人也堅持“能不買的東西盡量不買”,過去七八年他沒買過一條外褲。

“在‘斷舍離’等社會變革風潮推動下,年輕人價值觀産生變化,更在意内心充盈和生活品質,而非他人的目光和評價。他們不再為面子或者跟風消費,更多地從自己的需要和喜好出發。”卓勇良說,任何消費,沒必要太在意外在,關鍵是開心舒适,“花小錢買一個低價商品,自己看着賞心悅目即可。”

“消費比較務實,比較注重成本效益,也比較注重簡約化和實用性。他們能在一定程度上理性看待品牌溢價,注重學習、教育訓練,将消費重心轉移到健身以及各種休閑活動上來。”在卓勇良看來,年輕人的這些消費觀反倒具有更新成分,反映了新型消費結構和消費方式的躍遷。

“轉載請注明出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