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從360元跌至70元,海優新材狂“割韭菜”,幹啥啥不行圈錢第一名

從360元跌至70元,海優新材狂“割韭菜”,幹啥啥不行圈錢第一名

什麼叫絕望?

上市之前,妥妥的成長股;上市之後,業績立馬變臉,淨利潤下滑8成;今年前三季度,更是直接虧損,徹底擺爛。股價方面,最高的時候一度達到361.48元/股,但是,過去兩年時間裡,一路下跌至63.68元/股,跌幅超80%。

但就是這樣一家公司,卻在圈錢上不遺餘力。

2021年1月,這家公司IPO募資14.7億元;2022年7月,通過發行可轉債募資6.94億元;今年8月,再次抛出定增預案,拟募資11.36億元。也就是說,把定增也算在内的話,這家公司短短三年時間,累計從資本市場融資33億元!

這家公司叫做海優新材。

從360元跌至70元,海優新材狂“割韭菜”,幹啥啥不行圈錢第一名

為什麼說這是一家幹啥啥不行圈錢第一名的公司?

2020年,海優新材淨利潤2.23億元,同比增長233.78%;2021年,海優新材淨利潤2.52億元,同比增長12.97%。但是,到了2022年之後,公司盈利能力“風雲突變”。2022年,海優新材淨利潤5009萬元,同比下降80.14%;今年前三季度,海優新材淨利潤-7531萬元,由盈轉虧。

當然,你可以會說,海優新材糟糕的業績表現情有可原,畢竟作為一家光伏膠膜供應商,現在整個光伏景氣度下滑,屬于宏觀因素導緻,這個責任不能歸結到公司身上。

NO!隻能說你還是太年輕!因為,雖然海優新材賺錢不行,但是圈錢從來沒輸過。

咱們看一組資料。

前面提到,海優新材IPO募資了14.7個億,其中超募7.5個億,相當于超募了一倍多。但是,在募資用途中,2.55億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及償還銀行貸款,超募的2.23億元用于永久補充流動資金。

注意,14.7個億的募集資金中,真正用于生産的金額隻有3.45億元。

說明什麼?說明公司非常的缺錢,甚至用極度缺錢來形容!

最讓人沒想到的是,募了這麼多錢用來補充流動資金,但僅僅過去兩年時間,海優新材又說沒錢了。

截至2023年9月底,海優新材賬面貨币資金4.8億元,但是,僅短期借款這一項,就達到了25.57億元,理論上說公司壓根沒有辦法按時償還到期欠款。

于是乎,11.36億元的定增又來了!

為了讓融資看起來更加合情合理,海優新材做足了功夫。比如說,5個億“用于年産2億平米光伏封裝材料生産基地項目”;比如說,3.2個億用于“年産2億平光伏膠膜生産項目”。

從360元跌至70元,海優新材狂“割韭菜”,幹啥啥不行圈錢第一名

忍不住問一句,不是說光伏産能過剩嗎,而且本身自己的業績也是一塌糊塗,為什麼還要擴産?

或許,真實原因是沖着“3.2億用于補充流動資金”!

這裡補充一句,在定增預案前一個月,海優新材公布了股份回購方案。但是,回購金額不低于3000萬,不高于5000萬。

不得不說,人家是懂什麼叫四兩撥千斤的!

咱們再來說說這家“鐵公雞”的基本面。

2020年-2022年,海優新材經營活動現金流淨額分别是-1.66億元、-14.02億元和-29.15億元;今年前三季度,這個數字是-17.3億元。好家夥,海優新材連續9年經營性現金流淨額都為負數。

是以,人家說自己缺錢是真的缺錢,隻是我們可憐了廣大股民!

最後,關于這家公司,我們其實有很多想說的:

在光伏行業好的時候不賺錢,現在景氣度不行你能指望它賺錢?是不是太不切實際?看看公司經營現金淨流出的速度,再看看公司合計超30億元的應收賬款和應收票據,就問一句,希望在哪裡?

靠着資本市場的源源不斷輸血,大大延緩的行業出清的速度,讓某些本該破産的公司苟延殘喘,這是我們需要思考的地方。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