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原來不懂計劃生育好,現在都懂了,是以不生了!

作者:聰明的小小農

“多一個孩子,少一份快樂。”當年這句宣傳智語深深地刻在了老一輩人的心裡,也影響了他們的人生選擇。然而,時過境遷,今非昔比,當代年輕人的選擇再一次印證了這句話的含義。

一提到“計劃生育”,許多80後90後會先想到的就是“獨生子女政策”。其實,計劃生育的内涵遠不止于限生或獨生子女。它是指依據一個國家或地區的人口狀況,根據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有計劃、有步驟地推行生育政策的一整套方針政策。

原來不懂計劃生育好,現在都懂了,是以不生了!

改革開放以前,大陸普遍存在“多生孩子多勞力”的傳統觀念。當時的經濟水準較低,養兒防老的想法根深蒂固,大家生活在相對封閉的鄉村,生活壓力沒那麼大,互相比較也不像現在那麼頻繁,是以生育率非常高。那時,百姓都不明白計劃生育的意義,國家号召計劃生育也沒有得到足夠重視。

原來不懂計劃生育好,現在都懂了,是以不生了!

改革開放後,随着經濟高速發展,百姓生活顯著改善,世界觀、價值觀也在悄然變化。一方面,社會競争日益激烈,生活節奏不斷加快,撫養孩子的時間和精力成本大大提高。另一方面,随着社會保障體系的逐漸建立,子女對家庭的經濟價值也在下降。養老不再僅靠子女,醫療保險減輕了意外風險。相比較而言,生兒育女對家庭生活品質的負面影響大于正面作用。

原來不懂計劃生育好,現在都懂了,是以不生了!

當今社會,經濟形勢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們的計劃生育觀念也發生了根本轉變。

第一,生活節奏加快,精力時間成本提高。現代社會生活節奏極快,尤其是在大城市,上下班高峰的擁擠已經成為家常便飯。離開子女在事先串通的人所或幼稚園的時間不斷延長,父母能陪伴孩子的時間越來越少。許多孩子從小就是“大小兩節奔波”,親子間的交流時間斷斷續續。相比之下,獨生子女政策實施期間成長起來的80後90後,父母可以給予更多關愛,他們的成長環境也更為優渥。

原來不懂計劃生育好,現在都懂了,是以不生了!

第二,經濟負擔加重,養育成本上升。随着社會的發展,子女的消費需求也越來越多。食衣住行娛樂,每個方面都需要大量投入。教育方面,除了基礎教育投入,補習班、特長教育訓練也是不可或缺。交通工具、數位電子産品、品牌服飾......種種消費需求也在增加。房價上漲對年輕人購房壓力巨大,很多剛工作的年輕人都難以負擔第一套房貸。

原來不懂計劃生育好,現在都懂了,是以不生了!

生二胎,不僅意味着直接增加養育成本,還會面臨換更大房子、多買一輛家用車等壓力。僅僅做好孩子消費方面的保障,就需要家庭投入大量社會資源,這已經嚴重影響許多年輕家庭的生活品質。

原來不懂計劃生育好,現在都懂了,是以不生了!

第三,社會競争加劇,升學就業難度增大。大陸的教育資源有限,名校名師有限。相比獨生子女家庭,多胞胎家庭的孩子獲得優質教育資源的機會更小,在起跑線上就處于劣勢。同時,随着大學畢業生人數激增,就業競争也日益激烈。家庭條件一般的學生,取得理想工作愈發困難。這些現實的壓力都會嚴重影響家長的生育決策。

原來不懂計劃生育好,現在都懂了,是以不生了!

第四,社會保障體系增強,養老觀念改變。目前,大陸的社會保障體系正在加速完善,未來老年人可以依靠養老金、社會福利等在一定程度上解決生活來源。這與傳統的養兒防老理念已有很大差異。現代社會普遍認為,生養子女是家庭的選擇,而不是父母晚年生活的必要手段。

原來不懂計劃生育好,現在都懂了,是以不生了!

當下,國家為應對低生育率提出了新的生育政策。但是政策的轉變不意味着人們生育觀念也會立即調轉。政策永遠要建立在對社會經濟發展規律的認識之上。單純依靠行政手段去強制推行生育很難收到理想效果。此時,國家需要從經濟政策、社會政策、教育政策等多方面入手,為生育創造必要的外部環境。

原來不懂計劃生育好,現在都懂了,是以不生了!

同時,也需要尊重當代年輕人減少生育壓力、提高生活品質的合理需求。隻有這樣,新的生育政策才能在新的時代背景下推行,才能被社會普遍接受和實踐。

當今中國,經濟社會的變遷導緻不同年代人的計劃生育理念出現斷層。然而,時代的發展永遠是具有連續性和延續性的。回望過去,總結經驗,把握現實,謀劃未來,我們一定能找到符合新時代的生育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