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國際油價暴跌近5%!美國原油庫存激增,看空頭寸持續增加

國際油價暴跌近5%!美國原油庫存激增,看空頭寸持續增加

國際油價暴跌近5%!美國原油庫存激增,看空頭寸持續增加

受美國原油庫存激增影響,11月16日晚間,國際油價突然加速下跌,美、布兩油雙雙重挫,截至收盤,紐約商品交易所12月交貨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下跌3.76美元,收于每桶72.9美元,跌幅為4.90%;2024年1月交貨的倫敦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下跌3.76美元,收于每桶77.42美元,跌幅為4.63%。

“近期國際油價大起大落,有點像過山車一樣,前期受巴以沖突影響一度大漲至90美元/桶,自10月20日後國際油價出現下跌,截至11月16日已經跌了20個交易日,累計跌幅達17.44%。現在原油市場看空頭寸激增,預計後期還會有大的動作。”期貨市場交易員李欣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看空頭寸持續增加

據美國能源部周三公布的資料顯示,美國原油庫存升至去年8月以來的最高水準,過去一個半月平均産量保持在1320萬桶/日,同期戰略石油儲備仍保持在 35127萬桶的水準。同時,前兩周原油庫存合計增加1750萬桶,增幅遠超預期。其中11月3日當周原油庫存達到4.39億桶,創8月以來更高。

不過,記者發現,由于系統更新,此次美國能源資訊署在周三隻公布了兩周庫存、産量、需求和進出口等資料,但是美國能源資訊署文本報告中沒有對兩周前資料進行比較。美國能源資訊署對一些表格的結構做了變動,尚不知是否對庫存組成是否有新的調整。

與此同時,美國能源資訊署表示,已經改變了收集部分資料的方式。有期貨市場交易員表示,這種變化的下一個影響應該是導緻石油庫存高于以前。值得關注的是,這些資料已經加劇了市場對石油需求疲軟和供應穩定的不安情緒,因為基本面已開始松動。

對于近期油價波動,道明證券資深大宗商品政策師Daniel Ghali也表示,油價下跌可能會随着多項抛售計劃而加速,進而陷入惡性循環,市場交易員可能會結清大部分多頭頭寸。

據公開資料顯示,11月7日對沖基金已将押注油價進一步下跌的空頭頭寸增加至1.45億桶,高于9月26日的5900萬桶。不過,總體而言,金融投資者持有的多頭倉位仍多于空頭倉位,但基金經理在過去六周内一直在賣出原油,相當于賣出了1.96億桶原油。

巴以沖突風險未外溢

“近期國際油價出現大幅下跌,主要原因是,一方面,巴以沖突并未外溢,沖突沒有擴大到其他國家,沒有導緻中東原油産量和出口量進一步減少;另一方面, 俄烏沖突今年對油價影響明顯減弱,市場今年幾乎不再關注俄烏沖突對油價的影響,國際天然氣價格今年一直也處于低位,歐洲能源供應今年沒有出現危機。”國信期貨分析師範春華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光大期貨分析師杜冰沁也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自G7對俄羅斯石油出口實施制裁之後,俄羅斯石油供應确實有所下降,但更多的影響是其石油貿易流向發改變,主要出口地從歐洲和美國轉為印度和中國等,從最新的資料來看,俄羅斯10月原油出口價格基本都高于此前G7設定的60美元/桶的限制,這也顯示G7對于俄羅斯石油出口的制裁并未起到完全的限制作用。

與此同時,全球原油供需結構進入四季度已經發生變化,由三季度全球原油供應偏緊,在轉向供應偏寬松,需求明顯轉弱,供需格局發生了很大變化。範春華表示,前期OPEC的減産計劃在今年三季度已經推動國際油價上漲了,沙特、俄羅斯額外減産政策延長到今年年底的消息,早已經反映在市場價格裡面,減産利好消息在10月份之前早就消化了。

從近期供應端來看,杜冰沁表示,最新OPEC月報顯示10月OPEC 13國産量環比增長80萬桶,主要增量來自于安哥拉、伊朗和奈及利亞,其中今年以來伊朗原油出口已經出現持續回升,目前産量超過300萬桶/日,出口水準接近150萬桶/日,但整體出口增速有一定放緩。

據了解,盡管沙特原油産量按照此前宣布的減産計劃繼續減少,但其實際出口或有一定增加,主要為消耗其自身國内庫存。此前以沙特為主的OPEC減産措施以預期管理為主,在經曆了此前大幅減産之後,市場開始擔憂後續減産的持續性,如若沙特目前的減産政策不延續到明年一季度,那麼在需求疲軟的影響下,預計明年一季度将出現累庫,這也是近期原油市場交易的一部分因素。

此前美國對委内瑞拉石油制裁出現放松,今年以來委内瑞拉原油已經有部分開始流向美國,主要是由于去年底美國向雪佛龍頒發了許可證允許其恢複在委内瑞拉的石油生産,資料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委内瑞拉對美洲地區的石油出口比例上升了超過20%的水準。委内瑞拉目前石油産量接近80萬桶/日左右,由于自身技術和資金等因素的限制,委内瑞拉産量短期較難迅速提升,雪佛龍公司預計到2024年底前其在委内瑞拉的合資項目産量能夠增加7萬桶/日。

高盛稱原油産量遠高于預期

面對近期國際油價的巨幅波動,高盛釋出最新報告預計,2024年布倫特原油均價為92美元/桶,其中一季度為86美元/桶,二季度為92美元/桶,三季度為95美元/桶,四季度為94美元/桶。高盛稱,非核心歐佩克成員國産量遠高于預期。

值得關注的是,進入下半年,美國國内的原油産量也一直在增加,國信期貨分析師範春華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雖然美國鑽井數量沒有明顯增加,但是自8月份之後美國原油産量在持續增加,7月底美國原油日産量大概是1220萬桶左右,8月份開始持續增産,到10月份之後美國原油日産量達到1320萬桶,比7月份增産了大概100萬桶/天。

而美國和中國,作為原油消費最大的兩個國家,11月份以來,美國煉廠開工率最低下降至85%,較三季度最高95%時已經下降了10%左右;中國山東煉廠開工率目前大概63%左右,較三季度最高73%時,也已經下降了10%左右。煉廠開工率下滑,反應出對原油需求出現明顯下滑。

“四季度是美國原油消費淡季,美國原油産量大幅增加,需求明顯轉弱,導緻全球原油供需結構出現反轉,是以近期油價持續下挫。後期油價走勢,主要還是看OPEC在明年一季度會不會有更大規模的減産政策措施,否則油價近期可能維持偏弱格局。”範春華稱。

不過,杜冰沁表示,受限于降至低位的鑽井數,預計明年美國頁岩油繼續增産動力不足。EIA預計2023年美國原油産量将增加99萬桶/日,2024年将增加25萬桶/日。需要注意的是,在目前OPEC+堅持減産的背景之下,美國産量高位或将使得其競争一部分OPEC和俄羅斯的市場佔有率,由于美國頁岩油屬于輕質原油。是以,也并不能夠完全占據OPEC與俄羅斯中重質組分的市場。

據記者了解,11月26日OPEC将舉行部長級會議,以确定産出政策。據統計,自2022年晚期開始OPEC一直在削減産出,但10月原油産量增加8萬桶/日,至2790萬桶/日,主要是因為受到伊朗、安哥拉和奈及利亞增産所推動。在油價搖擺不定之際,沙特表示預計将把每天100萬桶的減産計劃延長至2024年初。

據外媒對交易商和分析師的調查顯示,随着全球石油需求增長放緩和供應增加,沙特可能會将今年夏天開始的減産計劃維持到明年1月。此外,美國CPI、PPI 資料降幅超預期,說明通脹壓力在減緩,美聯儲貨币政策轉向的信号愈發強烈,但經濟衰退擔憂也影響了市場風險偏好。

責任編輯:帥可聰 主編:夏申茶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