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最後一擊!兩大拐點同時出現 ,最困難時期過去了

最後一擊!兩大拐點同時出現 ,最困難時期過去了

作者:時晨晨

經濟就是一場周期,而我們即将熬過最困難時期。

從國際宏觀看,最艱難的階段就是美聯儲加息周期,全球資本回流美國,美債收益率飙升,全球風險資産壓力很大。

對中國來說,由于受到國際環境的制約,國内貨币政策也投鼠忌器,同時匯率壓力使得問題更複雜。再加上之前的債務灰犀牛,以及融資困難,宏觀環境也比較艱難。

現在情況變了,不僅國際宏觀開始轉向,國内宏觀也開始出現拐點,宏觀最友好時代即将到來。

最後一擊!兩大拐點同時出現 ,最困難時期過去了

01 完成最後一擊,美聯儲邏輯大調整!

天下苦美聯儲久矣!

曆次美聯儲加息周期,全球金融市場都神經緊繃,新興市場國家甚至會爆發金融危機。

這一次,美國先是史無前例的擴張貨币和财政,然後又從一年多以前開始收緊政策,大開大合之下,全球宏觀環境相當緊繃。

11月14日,美國通脹資料完成最後一擊,美聯儲的邏輯即将調整,全球宏觀即将出現拐點。

美國勞工部資料顯示,美國10月未季調CPI同比升3.2%,為今年7月來新低,預期為升3.3%;季調後CPI環比持平,為去年7月來新低,預期為升0.1%。

更關鍵的是,美國10月未季調核心CPI同比升4%,為2021年9月以來新低,預期為升4.1%,前值為升4.1%;核心CPI環比升0.2%,為今年7月來新低,預期為升0.3%,前值為升0.3%。

最後一擊!兩大拐點同時出現 ,最困難時期過去了

這傳遞出兩層含義:

第一、美國的通脹在下滑;

第二、美國通脹下滑速度超市場預期。

如今美國的通脹水準,已經從9%的高位回落至3%附近,距離長期2%的平均水準一步之遙。這意味着什麼?美聯儲的通脹沒那麼可怕了,治理通脹也沒那麼緊迫了。

更關鍵的是,從今年6月份開始的這波通脹反彈,被證明隻是暫時的,投資者完全可以松一口氣了。而且從目前情況來看,今後美國通脹也不太可能大幅反彈了。

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信号。

另一個重要信号是,美國10月就業資料超預期下滑。

11月3日,美國勞工部資料顯示,美國10月新增非農15萬人,低于市場預期的18萬人及前值29.7萬人。

此外,8月和9月新增非農共下修10.1萬人;私人部門新增9.9萬人,較前3個月月均的16.8萬人顯著回落。

最後一擊!兩大拐點同時出現 ,最困難時期過去了

之前,美國實施史無前例的貨币和财政刺激政策,以及為了制造業回流美國對企業各種威逼利誘,美國的經濟确實一飛沖天,全球一枝獨秀。

終于,美國火熱的經濟開始要冷靜下來了。

為何關注通脹和就業呢?因為美聯儲是否加息,主要看兩個因素,一個是通脹,另一個是就業。

這兩個因素某種程度上是互相制約的,比如政策制定者都希望就業率高,是以更傾向于放松貨币政策,但是貨币政策刺激力度過大的話,通脹又會起來,是以他們必須得找到平衡。

過去一年多,全球宏觀的主邏輯是,為了遏制美國高通脹,美聯儲不得不加息,但是又不能加息太猛,因為這會傷到美國的就業。

現在,這兩個信号結合起來看,全球宏觀拐點即将到來。

一方面,美國通脹壓力真正掉頭向下,而且即将達到目标區間範圍之内;另一方面美國的就業資料也沒那麼強了,對衰退的讨論也開始起來了。

這意味着,美聯儲可以結束加息了,同時市場對美聯儲降息的預期也開始升溫。

最後一擊!兩大拐點同時出現 ,最困難時期過去了

在此前的美聯儲加息周期,美聯儲的政策一直是“大棒+蘿蔔”,即每次加息,市場就實質性挨一棒槌,然後美聯儲官員就趕緊安撫市場,發出“鴿派”講話,給個蘿蔔吃吃。

現在,從經濟邏輯和資料來看,美聯儲政策為了将轉向為“蘿蔔+大棒”,即不會實質性加息,甚至可能會降息,同時美聯儲會釋放一些“鷹派”講話,提醒市場别太着急。

接下來,再從市場角度看一下這個拐點。

去年8月份,美國通脹拐點出現,從9%的高位掉頭向下。而其公布的時間是9月份,直接導緻美元指數出現拐點,從115掉頭向下,最低跌至100關口。

也就是說,當美國通脹出現拐點的時候,美元指數拐點其實也出現了。

在全球金融市場,雖然美元指數是一個重要參考,但是更重要的參考是10年期美債利率。它是全球所有資産的基礎,跟風險資産負相關。

隻要10年期美債利率還在上升,全球的資本還都繼續回流美國,所有新興市場國家還都神經緊繃。同時,全球的風險資産就受到抑制,投資者也不敢放開手腳做多。

是以,我們看到,即便美國通脹掉頭向下,即便美元指數掉頭向下,全球風險資産的表現仍然不盡人意。

因為,美債利率背後,不僅反應了美國通脹水準,還反應了美國的經濟水準,即實際利率。它要想出現拐點,需要更廣泛的因素,并且拐點出現的也比較晚。

現在,10年期美債收益率拐點确立了,完成最後一擊的是本次通脹資料。

最後一擊!兩大拐點同時出現 ,最困難時期過去了

看上圖,10年期美債收益率第一次躁動是,11月初期美國就業資料公布時,市場認為美國的經濟可能承受不了再次加息了。

這一次躁動是,國10月份通脹資料“低位”掉頭向下,市場認為美聯儲完全沒必要再次加息了。

總結一下,這次通脹資料屬于“低位”掉頭向下,即将進入“合理區間”,而且美國就業資料也不再那麼強勢,這意味着美聯儲沒必要加息了。

而且從市場上看,這次通脹資料屬于完成了最後一擊,10年期美債收益率拐點正式确立。自此,美元指數、美債收益率均出現拐點。

全球宏觀最友好的時代即将到來。

02 中國宏觀機遇拐點出現

全球宏觀進入拐點的同時,中國的宏觀也出現了拐點。

跟國際環境相關的有兩個,一個是中美關系,另一個是貨币政策和匯率。

從這幾天釋放出來的信号來看,中美兩國關系确實在回暖,雖然不能奢望兩國經貿拐點就此出現,但是兩國關系的緩和确實提供了更友好的國際環境。

再看一下大陸的貨币政策和匯率。

在現在經濟和金融制度下,放寬貨币政策能解決很多問題,但是也有兩個關鍵制約因素:國内制約因素是通脹,國際制約因素是匯率。

過去的現實情況是,通脹壓力并不存在,甚至出現了通縮壓力,也就是說放松貨币的國内制約因素不存在。

但是,最大的制約是國際因素,即人民币匯率貶值壓力大。

由于人民币貶值壓力大,又反過來影響中國的金融市場,比如A股。每次人民币匯率走軟,A股市場就會下跌。

尤其是7月份以來,随着美國通脹再次反彈,美元指數從100上升至107,這讓人民币匯率進一步承壓。

現在市場出現了拐點。

11月初美國超預期差的就業資料公布後,美元指數大幅下跌,從107一度跌至105關口。昨天美國通脹資料公布後,美元指數進一步下跌,從106跌至104關口。

相應的,人民币匯率也從7.34關口一路下跌至7.25關口,升值幅度接近900點。

最後一擊!兩大拐點同時出現 ,最困難時期過去了

尤其是,美債利率也開始掉頭向下,美元指數再次掉頭向下,人民币匯率拐點隐現,投資者可能會想:雖然把人民币換成美元能夠獲得高一點的利息,但是萬一到時候美元貶值,人民币匯率升值,說不定那點利差收益還不夠彌補彙差損失呢。

是以,市場預期自我實作。

現在有一點确信的是,美元指數重回下行周期,人民币匯率貶值壓力暫時得到了緩解。

在新的沖擊到來之前,貨币政策的制約開始放松,匯率貶值的大難題暫時解決了。

第二個是國内宏觀拐點。

之前市場信心為啥一直起不來,主要兩個經濟基本面問題:

首先,大家都看到地方債灰犀牛狂奔而來,但是都束手無策。

其次,都說拉動經濟增長,搞财政刺激,搞基建,但是賬上沒錢。

現在這兩個大問題都解決了,一方面出台了一攬子化債方案,另一方面中央财政借一萬億特别國債搞基建。

新債換舊債,地方債灰犀牛又延遲了。新發1萬億特别國債,今年、乃至明年一季度的經濟增長都有保障了。

現在每年發行10萬億國債,其中5-6萬億替換之前的國債,剩下4-5萬億搞财政刺激,拉動經濟增長。

最關鍵的是,其融資管道也暢通了,貨币寬松的制約因素也正在消失。

是以,從中國角度看,人民币匯率壓力開始緩解,債務、基建等空間也突然打開,貨币寬松制約條件也正在消失,最友好的階段開始到來。

總體來看,國際宏觀最困難的階段即将過去,國内也将迎來宏觀最友好階段。

我們又熬過了一次經濟周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