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戲拍一半臨時換角,強行換演員的五部劇,好多觀衆都沒發現換人了

作者:萌眼探世界
戲拍一半臨時換角,強行換演員的五部劇,好多觀衆都沒發現換人了
戲拍一半臨時換角,強行換演員的五部劇,好多觀衆都沒發現換人了

文|黑土

編輯|黑土

前言

人生無常,世事難料。一部影片開拍之前換人很正常,然而拍攝途中再換人确實捉摸不透,

有的劇換人後好上加好,而有的劇卻褒貶不一。

究竟為何要換人呢?難道是因為娛樂圈的“潛規則”使然,還是……。

本文說的被換演員,一個比一個熟悉,識别度廣,盡是童年的回憶。最後一部,角色地位可謂是“大”,提起他恨得牙癢癢。

戲拍一半臨時換角,強行換演員的五部劇,好多觀衆都沒發現換人了
戲拍一半臨時換角,強行換演員的五部劇,好多觀衆都沒發現換人了

“三代”唐僧的更疊背後故事

1986年的電視劇《西遊記》,在拍攝過程中不得不面對多次更換唐僧演員的艱難處境。首任唐僧汪粵和第二任唐僧徐少華都未能盡如人意,最終由第三任唐僧遲重瑞完美承擔起這個重任。

戲拍一半臨時換角,強行換演員的五部劇,好多觀衆都沒發現換人了

這背後究竟發生什麼事情,1個角色要3個人來分擔?

為尋找唐僧的演員,楊潔導演遊走于無數演員之中,終于她在戲劇學院一眼選中了眼神深邃的汪粵。

網友:隻是因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然而,他在劇中的演繹卻收獲了不同的評價,甚至遭遇了勸退。

戲拍一半臨時換角,強行換演員的五部劇,好多觀衆都沒發現換人了

在飾演唐僧這個命運曲折的角色時,汪粵因笑容和略顯生澀的演技受到一些人的質疑。面對這樣的情況,導演楊潔挺身而出,努力保住了汪粵的戲份。

對汪粵來說,盡管非議不斷,但還是堅持拍攝了幾集。後來,汪粵還是決定離開劇組,因為他收到了拍攝電影的邀約。這無疑是對楊潔導演的精神打擊,别人一個勁的幫助你,你卻掣肘。

戲拍一半臨時換角,強行換演員的五部劇,好多觀衆都沒發現換人了

楊潔導演給汪粵講清其中利弊後,他仍是決定離開劇組,這時劇組很被動,陷入了困境。那後來楊潔是如何破題呢?

  1. 她為了覓得合适的高小姐演員,特地去看了一場魏慧麗主演的電影,沒想到從男配角徐少華身上找到了靈感。後來得知徐少華本是試演小白龍,但楊潔覺得他更适合唐僧。
戲拍一半臨時換角,強行換演員的五部劇,好多觀衆都沒發現換人了

于是徐少華披上袈裟開始演起唐僧,幾集下來,也頗受導演組的喜愛,沒想到好景不長,徐少華以要去學校考試為由,回校後遲遲不見回劇組。

後來才知,真正原因是嫌棄片酬待遇比豬八戒、孫悟空低。可能楊潔導演忍耐力到了高點,直接宣布另覓人選。

戲拍一半臨時換角,強行換演員的五部劇,好多觀衆都沒發現換人了

人選問題反複波折,令導演十分頭疼。這可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這可怎麼辦?

楊潔在劇組樓道裡遇到了迎面過來的年輕演員遲重瑞,一下子就看中了,那時遲重瑞相貌堂堂,氣宇軒昂,當即決定由他擔綱唐僧。

遲重瑞不負衆望,完成了餘下的拍攝任務,并參與了多年後的《西遊記續集》。

戲拍一半臨時換角,強行換演員的五部劇,好多觀衆都沒發現換人了

汪粵不夠吃苦,徐少華片酬不合理,盡管有太多困難和麻煩,但好在最終找到實力與條件都較比對的遲重瑞,使《西遊記》順利完成,時至今日仍經久不衰。

可以這麼說,80、90、00後……的童年都有一個“西遊記”。

戲拍一半臨時換角,強行換演員的五部劇,好多觀衆都沒發現換人了
戲拍一半臨時換角,強行換演員的五部劇,好多觀衆都沒發現換人了

三國演義中,趙雲三度換角的緣由

94版《三國演義》這部經典作品,至今仍為無數觀衆所銘記。其中,趙雲一角的塑造尤為精彩,或許是多人演出的效果吧。

戲拍一半臨時換角,強行換演員的五部劇,好多觀衆都沒發現換人了

這一重要角色由楊凡、張山、侯永生三位演員輪流來飾演,有人要問,為何不用同一個人來飾演呢?

戲拍一半臨時換角,強行換演員的五部劇,好多觀衆都沒發現換人了

當年劇組為趕拍期,不得不分成幾個小組同時進行。許多演員不得不在不同劇組間輪換,以保證進度。趙雲作為核心角色之一,更怕拍攝有什麼閃失。導演隻能讓楊凡、張山、侯永生三人分段完成。

俗話說,計劃趕不上變化。那麼演員自身是否也有變化呢?

戲拍一半臨時換角,強行換演員的五部劇,好多觀衆都沒發現換人了

例如張山之是以中途退出,就是因為其父親緣故,無法繼續投入拍攝。導演組也不得不匆匆改換人選,由楊凡代替張山完成中間部分。

可楊凡工作上有個大缺陷,騎馬技術不老練,劇中總用替身也不行呀,若讓外人知道堂堂武将趙雲上不了馬,豈不是要鬧出笑話。同時豈不是給曆史上的武将趙雲添不光彩嘛。

戲拍一半臨時換角,強行換演員的五部劇,好多觀衆都沒發現換人了

此時老年版的侯永生自然進入導演視野,順利接替楊凡剩餘的戲份,這才呈現後來有勇有謀的趙雲。

戲拍一半臨時換角,強行換演員的五部劇,好多觀衆都沒發現換人了

每一個時期的“趙雲”都诠釋了精彩特點,比如楊凡精神抖擻的青春趙雲,張山英勇無匹的壯年趙雲,以及侯永生沉穩内斂的老年趙雲。

盡管銜接有瑕疵,但瑕不掩瑜。這部作品至今仍深受喜愛,這是不可否認的。

戲拍一半臨時換角,強行換演員的五部劇,好多觀衆都沒發現換人了

《濟公》換角的背後的無奈和心酸

1984年,中國著名演員遊本昌在央視春晚的表演令業内外感歎不已,一年後,52歲的他憑借電視劇《濟公》中獨特的扮相一炮而紅。

網友:濟公這一角色似乎是為遊本昌量身定做。

戲拍一半臨時換角,強行換演員的五部劇,好多觀衆都沒發現換人了

然而1988年《濟公》續集時,許多觀衆驚訝地發現,原本的濟公竟換成了一位叫呂涼的演員,當時許多喜愛遊本昌的粉絲詫異的很。可謂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

究竟什麼原因呢?

戲拍一半臨時換角,強行換演員的五部劇,好多觀衆都沒發現換人了

多年後,有人透露,遊本昌非自願。據說他當時接拍了一部電影,檔期原因無法在那個時間段配合劇組的拍攝,片方又不願意等,處于無奈,劇組隻能在演員倉促換角的情況下艱難開拍。

戲拍一半臨時換角,強行換演員的五部劇,好多觀衆都沒發現換人了

後來,一則捏造性質的報道大肆渲染遊本昌“出名後耍大牌”,導緻他的聲譽一時之間受到較大沖擊。盡管他成功憑借法律途徑“平反”此案,但後來與劇組已然形同陌路。

究其原因,隻有雙方當事人知曉。對于觀衆來說,實屬遺憾,又少了一部經典。

可能人老心不老,不服輸的原因,多年後,他自導自演了20集的電視劇版《濟公遊記》,此劇上映後又獲粉無數。

戲拍一半臨時換角,強行換演員的五部劇,好多觀衆都沒發現換人了

就演員個人而言,遊本昌與呂涼各有特色。遊本昌塑造的濟公形象诙諧生動,而呂涼則以誇張的手法塑造喜感溫和的濟公形象。

戲拍一半臨時換角,強行換演員的五部劇,好多觀衆都沒發現換人了

相較新版本,相信多人更喜歡老版本。正所謂,先入為主嘛。

戲拍一半臨時換角,強行換演員的五部劇,好多觀衆都沒發現換人了

為何狄仁傑換人?孫馬兩版狄仁傑有何差別?

1986年版的《狄仁傑斷案傳奇》被人稱為“東方福爾摩斯”的傳奇故事。其中不僅僅因緊張、刺激、邏輯緊密的故事情節,也應演員的賣力表演。比如這位主角“狄仁傑”的飾演者孫承政。

戲拍一半臨時換角,強行換演員的五部劇,好多觀衆都沒發現換人了

可就在紅火拍攝過程中,卻被另外演員接替,他是誰?憑什麼頂替“福爾摩斯”?

1942年出生的孫承政表演内斂、穩重,語氣中透露出深思熟慮的态度。他處理案件時嚴謹細緻,給人一種古代正禮儀表的感覺。

相比之下,馬昌钰版狄仁傑則比較樸實随和,沒有太多官架子,語氣直爽,處理案件時也較為靈活機智。

戲拍一半臨時換角,強行換演員的五部劇,好多觀衆都沒發現換人了

兩位演員都将狄仁傑的聰明睿智表現的較好。

但也有觀衆認為,孫承政版更有古風韻味。他完美诠釋了一個古代官場人物應有的穩重儀态。而馬昌钰雖然表演親民,但略失古代官員的端莊之風。

無論從觀衆口碑還是劇情效果,孫承政都是合适人選,為何拍攝途中要換人?

戲拍一半臨時換角,強行換演員的五部劇,好多觀衆都沒發現換人了

後來據相關人員透露,導演之是以決定換人,是為使劇情更加豐富多變,以增加劇集的趣味性。

也有說,雖然孫承政版本好看,可耗時耗力,他們每天一邊拍攝一邊修改。估計換人後能給投資方節省不少錢吧。

戲拍一半臨時換角,強行換演員的五部劇,好多觀衆都沒發現換人了

水浒傳中,地位不可動搖的高俅,為何也被“撤職換人”?

戲拍一半臨時換角,強行換演員的五部劇,好多觀衆都沒發現換人了

提起經典大戲《水浒傳》,總有人熱衷于讨論哪個角色演得最好。我們今天要說的,就是其中争議頗多的高太尉一角。

中年版的高太尉演繹的已夠狠、夠陰險,讓觀衆拍手叫好,劇到後期後,為何要換人呢?

戲拍一半臨時換角,強行換演員的五部劇,好多觀衆都沒發現換人了

要說清楚這個,我們先從修革飾演的青年版高太尉說起。這位大小夥子一登場就讓人眼前一亮,他的球技征服了衆人。

網友:他也征服了現代足球愛好者。

戲拍一半臨時換角,強行換演員的五部劇,好多觀衆都沒發現換人了

可遺憾的是,修革的高太尉正當紅火之時卻退出了劇組,令人遺憾不已,至于原因衆說紛纭,但可以确定的演技沒的說。

接替修革出演高太尉的,是著名的表演藝術家魏宗萬。這位年過古稀的老人家在塑造惡人形象方面可謂獨步天下,其老狐狸般的氣質讓人大呼過瘾。

戲拍一半臨時換角,強行換演員的五部劇,好多觀衆都沒發現換人了

這也正展現老藝術家們的超凡演技。

作者觀點

演員調整本就是電視劇制作的常态,若劇組與演員能在了解與互諒的基礎上積極溝通,或許能化險為夷,将新、老演員的長處揉到一起,給影片注入新的靈魂和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