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莫迪希望印度成為晶片大國,明年就會推出首批晶片,他能做到嗎?

作者:齊鳴說談

在當今時代,晶片就是綜合國力的重要标志之一。為此,晶片之争不僅僅是中美兩國之間的博弈,印度也想要分一杯羹。

在今年的印度半導體論壇開幕式上,莫迪十分賣力“推銷”印度,稱印度可以作為全球半導體産業基地,印度正在成為半導體投資的絕佳導體。

莫迪希望印度成為晶片大國,明年就會推出首批晶片,他能做到嗎?

莫迪表示,印度在目前地緣政治背景下具備了潛力,民主制度、人口、紅利是成功的關鍵,而印度這三者都有,是以到印度投資可以收獲長期增長的回報。

路透社早前對此做出評論,預計印度晶片市場規模到了2028年将會達到800億美元。但是,印度早在2021年就提出了100億美元的晶片激勵計劃,但是時至今日都沒有一家公司真正得到過這筆錢。

有意思的是,印度對于成為晶片制造大國卻十分有信心。

印度電子和資訊技術部部長阿什維尼·維什瑙在出席美光印度半導體工廠奠基儀式時表示,印度将會在2024年12月之前推出印度首批本土造的晶片,印度已經準備好成為全球半導體中心。

想要成為晶片制造業大國,晶片設計能力還是其次的,最關鍵的是晶片代工能力。截至目前,全球前三的晶片代工廠分别是台積電、三星電子、SK海力士。但是,印度真正能夠依靠的隻有富士康。

富士康在印度一共有4家工廠,分别位于泰米爾納德邦、安得拉邦和馬哈拉施特拉邦。可以說,富士康很看重印度市場,甚至不惜将中國大陸的供應鍊轉移到印度。

前不久,富士康被查的消息曾引發熱議,這次是國内量大部門分别對富士康進行調查,可謂來勢洶洶。

莫迪希望印度成為晶片大國,明年就會推出首批晶片,他能做到嗎?

據環球時報報道,對于富士康被查一事,業内其實有不少聲音是偏向富士康的。有人認為,如果過于嚴查的話,那麼可能會導緻解決了120萬就業的富士康就要涼了。另外,富士康對于一些城市而言,甚至有一種“衣食父母”的感覺。如果富士康因為各種原因而離開了大陸,那麼大陸能否打造出另一個“富士康”?

實際上,這種論調本身就是本末倒置。

不是說查富士康就會導緻富士康走,而是富士康一直在走,一直在逃離大陸,轉移印度。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富士康在印度的投資還在不斷的加大。

今年9月17日是莫迪的生日,富士康印度代表李嘉恩就在當天祝賀莫迪73歲生日快樂,還十分“狗腿”的表示富士康将會更加努力,目标是在印度的員勞工數、直接投資以及業務規模将會翻倍。

值得一提的是,富士康在印度泰米爾納德邦雇傭了4萬勞工。今年8月份,富士康再次宣布投資6億美元在印度卡納塔克邦建廠。預計将提供10萬個崗位。

但是,一個富士康根本救不了印度的制造業。莫迪這場野心勃勃的“印度制造”計劃,甚至不是美光、以色列高塔半導體、新加坡IGSS風投公司。真正的突破口,是印度本土的韋丹塔公司。

印度沒有生産晶片的曆史,實際上也沒有生産晶片所需要的尖端裝置和高度專業化的工程師,但是印度确實有設計晶片的能力。

目前印度的傳統技術公司一般都聚集在有着印度IT之都的班加羅爾附近,它們确實是具備了設計晶片的能力。為此,韋丹塔公司想要攬下晶片代工的活。

莫迪希望印度成為晶片大國,明年就會推出首批晶片,他能做到嗎?

韋丹塔董事長阿尼爾·阿加瓦爾表示,希望可以成為印度首家半導體代工廠,而且他認為可以在兩年半内開始制造晶片。因為韋丹塔雇傭了全球晶片行業的資深人士戴維·裡德,裡德曾在美國得州儀器公司工作過。

韋丹塔一開始是想和富士康合作,畢竟富士康有完整的産業鍊,而且手裡也有光刻機,可以說兩者合作是天衣無縫。

但是,這件事很快就被推翻了。富士康最終于7月10日宣布推出和韋丹塔價值195億美元的合作。這筆投資,實際上也是印度半導體産業最大的單筆投資。

時至今日,外界仍舊沒有看到印度制造的實質性進展,人們對莫迪雄心勃勃的晶片大國夢的懷疑日漸強烈。

不過近日,印度企業Reliance Industries(信實集團)又成為了焦點,其正在與以色列塔爾半導體公司進行談判,前者有意收購。如果真的能夠完成收購,或許莫迪真的有希望在明年年底之前推出首顆印度造的晶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