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法聽——國咨律所每日法律資訊】(2023年11月10日星期五)

作者:北京元法堂
【法聽——國咨律所每日法律資訊】(2023年11月10日星期五)

看每日法律資訊,知天下法律大事,歡迎關注國咨法聽

【高層法治動态】

【全國檢察機關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典型案例定評會:以高品質黨建引領保障高質效檢察履職】

【法聽——國咨律所每日法律資訊】(2023年11月10日星期五)

第二批全國檢察機關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典型案例定評會11月9日在最高人民檢察院召開。最高檢黨組成員、政治部主任潘毅琴在定評會上強調,要深刻認識到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的重大意義,在一以貫之推進檢察機關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中,大力推動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發展,以高品質檢察黨建引領和保障高質效檢察履職。(來源:檢察日報-要聞版)

【國咨說】

這種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的做法有助于形成檢察機關内部更加緊密的組織結構,提高黨組織的凝聚力和引領力,有助于形成一支忠誠、紀律嚴明、業務過硬、清正廉潔的檢察隊伍。同時也有助于推動業務工作更加科學、高效地進行。督促更好地履行憲法賦予的監督職責,促進法治建設和社會穩定。

【最高人民法院 住房城鄉建設部聯合釋出老舊小區既有住宅加裝電梯典型案例】

【法聽——國咨律所每日法律資訊】(2023年11月10日星期五)

11月8日上午,最高人民法院、住房城鄉建設部聯合釋出老舊小區既有住宅加裝電梯典型案例。截至2023年10月,全國老舊小區既有住宅已累計加裝電梯近10萬部,但加裝電梯仍是老舊小區改造中群衆反映強烈的難點問題。在電梯加裝和使用過程中,樓上樓下、左鄰右舍因需求和利益不同,容易産生糾紛。近年來,最高人民法院與住房城鄉建設部在多個領域通力協作,通過共同建立“總對總”線上訴調對接機制、發出和辦理司法建議等方式共促多元解紛,形成法治合力。(來源:最高人民法院新聞局)

【國咨說】

處理鄰裡糾紛,既需要法治,也需要自治。該批典型案例明确了老舊小區安裝電梯時隻要經過民主決策程式、完成報建審批手續,其他業主不得違法阻撓依法加裝電梯的行為。同時通過調解的方式打消其他業主對加裝電梯的安全顧慮,化解群衆心結,将沖突化解在基層。

【國内熱點】

【重慶:警方破獲一起騙取出口退稅案,涉案價稅合計4.14億元!】

【法聽——國咨律所每日法律資訊】(2023年11月10日星期五)

重慶警方通報成功搗毀一個以“木制品”“苎麻布”出口為幌子,利用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買單配票”等方式騙取出口退稅的幫派。該團夥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價稅合計4.14億元。目前,重慶警方已抓獲犯罪嫌疑人8名,阻斷已申報未退稅款244萬元,涉案嫌疑人全部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來源:新華網)

【國咨說】

大陸刑法規定,以假報出口或者其他欺騙手段,騙取國家出口退稅款,數額較大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騙取稅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騙取稅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數額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騙取稅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财産。

【浙江:雇人非法捕撈再舉報,二人因幫助僞造證據罪獲刑】

【法聽——國咨律所每日法律資訊】(2023年11月10日星期五)

近日,經浙江省東陽市檢察院依法提起公訴,法院以幫助僞造證據罪分别判處被告人金某、趙某有期徒刑一年三個月和有期徒刑一年。經審查,檢察官認為犯罪嫌疑人金某、趙某為幫助盧某和俞某提供立功線索,共同僞造立功證據,嚴重擾亂司法機關正常活動,破壞國家法律秩序,已涉嫌幫助僞造證據罪。據悉,盧某和俞某的案件已于10月23日由浦江縣警察局移送浦江縣檢察院審查起訴。目前,案件尚在進一步辦理中。(來源:正義網)

【國咨說】

大陸刑法第三百零七條【幫助毀滅、僞造證據罪】幫助當事人毀滅、僞造證據,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本罪客觀方面表現為幫助當事人僞造、毀滅證據,侵害的客體是司法機關的正常活動,對象則是訴訟活動中的當事人。

【國際熱點】

【美國:俄亥俄州通過法案将堕胎權寫入州憲法】

【法聽——國咨律所每日法律資訊】(2023年11月10日星期五)

據中新網報道,綜合美媒報道,當地時間7日,美國俄亥俄州選民投票通過了一項憲法修正案,将堕胎權寫入了州憲法,以保障公民堕胎與其他形式的生殖保健,俄亥俄州由此成為美國第七個宣布保護堕胎權的州。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道,此次修正案通過後,俄亥俄州将允許公民在胎兒存活前堕胎,通常期限為22至24周左右。在胎兒存活後,除非孕婦的生命、健康處于危險狀态,否則堕胎将會受到限制。(來源:中國新聞網)

【國咨說】

女性是否應當享有堕胎權的核心沖突,實質上是,胎兒的生命權與女性的選擇權之間的沖突。即胎兒(胚胎)是否是一個憲法意義上的“人”的問題。大陸的法律規定自然人享有生命權、健康權、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等一般人格權,甚至死者都有一定的人格利益保護,如其姓名、肖像名譽等受到侵害的,其配偶、子女、父母有權依法請求行為人承擔民事責任。

而大陸民法典對胎兒權利的保護隻在繼承編中,規定胎兒有遺産預留份。而遺産繼承權既有财産權的屬性也有人格權的屬性。是以可以說大陸承認胎兒享有部分人格權。而婦女必然享有生育權,堕胎自然會使得女性的生育權與胎兒的權利相沖突。是以有很多國家是禁止堕胎的,也有些國家或地區将女性的堕胎權寫進憲法。

【學者觀點】

【栾紹興(華東政法大學副研究員):教師體罰性懲戒行為不能超過相應的必要的範圍】

【法聽——國咨律所每日法律資訊】(2023年11月10日星期五)

對教師實施的體罰性懲戒行為,不能排斥由教師承擔治安管理處罰責任。然而,積極适用治安管理處罰責任的立場并不妥當,該立場與立法者的規整目的不符,同時也混淆了法律漏洞和未能嚴格執法、司法的差別。由于教師懲戒行為與一般的行政違法行為存在明顯不同,并且相較于治安管理處罰,行政處分是一種更為有效抑制教師違規行為的機制,對于教師體罰性懲戒行為,應當堅持治安管理處罰責任補充适用的立場。

隻有在滿足相應條件的情況下,才應當适用治安管理處罰責任。體罰性懲戒行為必須以存在相應的學生失範行為為前提;體罰性懲戒行為不能超過相應的必要的範圍;體罰性懲戒行為原則上應當滿足補充性原則的要求。(來源:《東方法學》2023年第6期《教師體罰性懲戒行為邊界的法律評價》)

【國咨說】

大陸《教師法》明确規定,教師對學生實行教育、管理,有權對違反校紀的學生進行批評、教育和必要的懲戒,但不得體罰學生或者變相體罰學生。是以教師在合理範圍内的懲戒學生,是其自身的權利不能過分苛責。但為了規避教師超出其權利範圍的行為,教育主管部門應當建立相應的評價體系,督促教師行業建構相應的自律機制。但若出現過分體罰傷害學生自尊或身體等嚴重情節,違反了《治安管理處罰法》則堅決要求其承擔響應的法律責任。

【本期資訊團隊】:

資訊編輯:張一諾 任鵬鴿

國咨說:律師段旭

【服務熱線】如需咨詢法律問題,可私信留言評論溝通

部分圖檔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本文根據北京國咨律師事務所首席顧問曹保印【曹說法·每日法律資訊系列】視訊整理)

國咨律師簡介

【法聽——國咨律所每日法律資訊】(2023年11月10日星期五)

(北京國咨律師事務所段旭律師)

段旭:大學畢業于中國政法大學法學專業,執業期間參與承辦了的案件涉及行政訴訟、刑事辯護、民事争議,擅長刑事訴訟、行政訴訟、房地産糾紛。有着紮實的理論基礎及實戰經驗,具有豐富的辦案經驗。其代表案例:海拉爾史xx詐騙罪、王xx襲警罪、姚xx非法采礦罪、潘某合同詐騙案等。

國 咨 律 所

【法聽——國咨律所每日法律資訊】(2023年11月10日星期五)
【法聽——國咨律所每日法律資訊】(2023年11月10日星期五)

北京國咨律師事務所:2012年4月9日經司法行政部門依法核準成立。10年以來,陸續承辦了大量訴訟案件和非訴訟法律事務。國咨是以現代管理體制及先進的法律文化底蘊,彙集了大批優秀、精幹的法律專業人才,其中既有全國知名的專家型律師,又有業界深具實戰經驗的資深律師。國咨所還聘請了一大批全國著名的法學專家、醫學專家等作為學術顧問,指導律師辦理各類疑難法律業務。多名合夥人和律師具有紮實的理論功底、高超的職業技能和豐富實踐經驗,對案件辦理方向的把握及案件的過程和結果的研判具有突出的能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