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什麼是好律師38:不僅要業務精進,更要多面手,多種知識融會貫通

作者:北京元法堂

在今天的“什麼是好律師”系列中,我要告訴大家:好律師不僅要業務精進,更要是多面手,多種知識融會貫通。

律師,是一個特殊的職業;律師們所掌握的知識,絕大部分是法律的知識。是以看一個律師,是不是一個合格的律師?是不是一個優秀的律師?那你要看他的業務,是不是精進?他的專業知識,掌握的是不是紮實?他有沒有研究過大量的案例?有沒有從法的精神出發,去研究每一個法條?而不是教條式的、刻闆的、機械地去搬那些法條,套那些法條!

一個真正的優秀的好的律師,一個大律師,他是從法的基本精神出發。面對每一個法條,他都要自己在腦子裡打一個轉,這個法條對不對?有沒有修正的可能?如果要修正,那麼該怎麼修正?

是以我們往往看到法律,它不是說定下來就不修正、就不修訂了,不是那樣。雖然我們說法律的制定,都往往是滞後的。也就是說,社會事實先發生,才會有法律。而随着社會的不斷的發展,法律它也不能夠刻舟求劍,它也必須得根據是社會事實的不斷發展變化而不斷的做出修訂!

什麼是好律師38:不僅要業務精進,更要多面手,多種知識融會貫通

(圖檔截取自網絡)

是以在這個時候,律師在看一些法條的時候,如果在現有的法條之下無法解決問題,如果這個法條本身還存在問題,沒有能夠與社會、與時代與時俱進,那他就應該提出修訂的建議。

這個建議是可以向人大機構提出的,也可以通過律師協會向相關部門進行反映的。實際上,如果說一個律師業務精進到能夠對一些法條提出修正,或者是訂正,那麼他的水準可以說是精進了。

但是我今天要說的是,僅僅隻是懂法律還不行,他還必須得是多面手,他知識必須得淵博,他需要做到博覽群書。隻有這樣,才能夠多種知識融會貫通。其實我想告訴大家一個形象的比喻,那就是你多一種知識,你多了解一個專業,那就是你多打開了一扇面向世界的視窗。

我們都經常說這樣一個寓言故事,就是盲人摸象。說四個盲人去摸一頭大象,摸到大象耳朵的盲人說:“我知道了,這個大象它是一把蒲扇一樣”。摸到大象腿的盲人說:“我知道了,大象其實就像柱子一樣”。摸到大象肚子的盲人說:“我知道了,大象原來就跟一堵牆一樣”。而摸到大象尾巴的盲人:“你們全都說錯了,大象長得就像一個繩子”。

這四個盲人,顯然是錯了,可是他們在局部又是對的。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那就是他們摸的方位不夠。也就是說,隻注意到了某一點,而沒有觀察到全局。假如說是一個盲人,從大象的鼻子一直摸到大象的尾巴,那他就能夠大緻的描述出大象長得什麼樣子。

什麼是好律師38:不僅要業務精進,更要多面手,多種知識融會貫通

(圖檔截取自網絡)

其實辦案也是一模一樣的道理,假如說你既有法律知識,又有文化知識,又有曆史知識,又有環境學的知識,又有商業知識等等。你所了解的這個專業知識越多,他就越可以從案件中找出别人看不到的角度,發現别人發現不了的問題。

要知道案件都是複雜的,它是各種社會問題凝結的一個結果。它不是說隻靠法律,你就能解決的!實際上很多環境類的案件,你如果說不具有一定的環境知識、環境保護的知識,那你是很難去發現問題的。

為什麼說一個辦刑事案件的律師,他也要掌握大量的法醫學的知識?那就是因為當你看到這個案卷中的這些死傷的原因的時候,如果你就有一定的法醫學的知識,那麼你就可以看出來裡面,到底存在問題還是不存在問題?

如果說你有非常豐富的社會學的知識,這個時候,你在看案件的時候,你就會從社會學的角度,來分析這個案件為什麼會形成?或者說為什麼會有這個這樣的結果?

一個律師,他真的不僅僅要是專家,他還得是雜家!假如他了解的知識範圍非常的廣,他的知識非常的淵博,某種意義上講,他就是那一個摸大象的人。即便他沒有一雙能夠看到大象的眼睛,但他基本上可以精準地說出大象的模樣。

什麼是好律師38:不僅要業務精進,更要多面手,多種知識融會貫通

(圖檔截取自網絡)

要知道我們辦理案件,那就必須得讓自己掌握全局,而不是說隻盯着某一個細節。很多人看電影電視劇,以為從案件中發現一個問題,似乎全盤都能解決了,那是在演戲。

一個律師,他需要從一點出發,點點的突破,并且把這些點全都連成線,才能夠足以做到像我們看電影、看戲、看電視劇中所演的那樣,從一點出發,然後推翻全局。那是因為他看到了全局,如果說他壓根就沒有看到全局,那他不就是摸了一個大象的尾巴嗎?

是以說一個好的律師,你在跟他溝通、你在跟他交流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他的知識是不是真正的淵博?他是不是僅僅知道他自己所擅長的那一點點領域,對于其他的反而都是一個“盲人”?這樣的律師說實在話,小案件能辦得了。真正的重大疑難複雜案件,他是辦不了的,他會和當事人一樣的束手無策。

我是北京國咨律師事務所首席顧問曹保印,如果你有什麼法律問題希望咨詢,請給我留言,我在這裡等你。

部分圖檔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本文根據北京國咨律師事務所首席顧問曹保印【曹說法·好律師系列】視訊整理)

國咨律師簡介

什麼是好律師38:不僅要業務精進,更要多面手,多種知識融會貫通

(北京國咨律師事務所首席顧問曹保印)

曹保印,北京國咨律師事務所首席顧問,北京元法堂節目主持人。品牌傳播與危機處理專家,中央财經大學《媒介公關》主講教師,兼任北京智信文化産業研究院院長、中華譜牒文化研究基地秘書長、中國與全球化研究中心副秘書長、中國科技新聞學會大資料傳播專委會副秘書長等職。曾任新京報首席評論員、傳媒研究院院長。曹保印作品涉及教育、經濟、生态、社會建設、評論、管理等。出版《法的精神》、《總有一條路:新京報十年傳奇》、《全球化生存》等70餘部作品,翻譯成英文、法文等18種國際語言。

國 咨 律 所

什麼是好律師38:不僅要業務精進,更要多面手,多種知識融會貫通
什麼是好律師38:不僅要業務精進,更要多面手,多種知識融會貫通

北京國咨律師事務所:2012年4月9日經司法行政部門依法核準成立。10年以來,陸續承辦了大量訴訟案件和非訴訟法律事務。國咨是以現代管理體制及先進的法律文化底蘊,彙集了大批優秀、精幹的法律專業人才,其中既有全國知名的專家型律師,又有業界深具實戰經驗的資深律師。國咨所還聘請了一大批全國著名的法學專家、醫學專家等作為學術顧問,指導律師辦理各類疑難法律業務。多名合夥人和律師具有紮實的理論功底、高超的職業技能和豐富實踐經驗,對案件辦理方向的把握及案件的過程和結果的研判具有突出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