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央行行長潘功勝:堅決對擾亂市場秩序行為進行處置 防範匯率超調風險

央行行長潘功勝:堅決對擾亂市場秩序行為進行處置 防範匯率超調風險

金融是國民經濟的血脈。今年以來,中國人民銀行精準有力實施穩健的貨币政策,進一步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援力度,有力促進了大陸經濟持續恢複、總體回升向好。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後,中國人民銀行如何謀劃未來一段時間的重點工作?如何進一步支援實體經濟?怎樣應對金融領域的風險挑戰?新華社記者采訪了中國人民銀行黨委書記、行長,國家外彙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潘功勝。

把黨的上司政治優勢和制度優勢轉化為金融治理效能

問: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對目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金融工作作出了部署,中國人民銀行将如何貫徹落實?

答: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後,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彙局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制定貫徹落實方案,系統謀劃未來一段時間重點工作任務和思路舉措,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是堅持黨中央對金融工作的集中統一上司。把黨的上司貫穿于人民銀行、外彙局工作的各方面、全過程,完善黨管金融的體制機制,把黨的上司政治優勢和制度優勢轉化為金融治理效能。

二是堅持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根本宗旨。健全中國特色現代貨币政策架構,始終保持貨币政策的穩健性,更加注重做好跨周期和逆周期調節,充實貨币政策工具箱,為穩定物價、促進經濟增長、擴大就業、維護國際收支平衡營造良好的貨币金融環境。

三是堅持統籌發展和安全,防範化解重大金融風險,維護金融市場平穩運作。

四是堅持深化金融改革。加快建設現代中央銀行制度,健全貨币政策和宏觀審慎政策“雙支柱”調控架構。深化利率匯率市場化改革。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五是擴大金融高水準雙向開放。穩慎紮實推進人民币國際化,深化外彙領域改革開放,促進貿易和投融資便利化。穩步擴大金融市場制度型開放,積極參與國際金融治理。

着力為實體經濟穩定增長營造良好的貨币金融環境

問:圍繞加大力度支援實體經濟,中國人民銀行将采取哪些舉措?

答:今年以來,中國人民銀行兩次降低存款準備金率,釋放中長期資金超過1萬億元;兩次降低政策利率,帶動市場利率持續下行;調整完善房地産金融政策,指導商業銀行調整存量房貸利率;兩次增加支農支小再貸款、再貼現額度,延長實施普惠小微貸款支援工具等6項結構性貨币政策工具。

目前,貨币信貸總量保持較快增長,信貸結構持續優化,企業貸款利率處于較低水準,為經濟恢複發展提供了有力有效的支援。

總量上合理充裕,9月末,廣義貨币M2、社會融資規模存量同比保持10%左右的較快增長。結構上更加優化,科技型中小企業貸款餘額同比增長23%,綠色貸款餘額同比增長37%,制造業中長期貸款餘額同比增長38%。價格上穩中有降,企業貸款權重平均利率處于曆史較低水準。

下一步,貨币政策将更加注重做好跨周期和逆周期調節,保持貨币信貸和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持續加大對重大戰略、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支援力度,推動實體經濟融資成本穩中有降,着力為實體經濟穩定增長營造良好的貨币金融環境。

有信心、有能力維護外彙市場的穩定運作

問:中國人民銀行将如何應對匯率波動?

答:影響匯率的因素很多。首先是經濟基本面,這是最根本因素。大陸經濟持續回升向好,人民币匯率基本穩定是有堅實基礎的。IMF(國際貨币基金組織)近期釋出的報告預計,2023年中國的經濟增速是5.4%,美國是2.1%;從趨勢上看,中國經濟持續回升向好。

從國際金融環境來看,國際市場普遍認為美聯儲此輪加息接近尾聲,未來中美利差會逐漸收斂至正常區間。

此外,随着中國經濟增長動能不斷激活和金融市場進一步開放,人民币資産投資屬性和避險屬性凸顯,人民币資産展現出良好的投資價值。8月下半月以來,人民币對一籃子貨币相對強勢,升值幅度在2%以上。

下一階段,人民銀行、外彙局将綜合施策、穩定預期,堅決防止單邊預期自我實作,堅決對市場順周期行為進行糾偏,堅決對擾亂市場秩序行為進行處置,堅決防範匯率超調風險。我們有信心、有能力維護外彙市場的穩定運作,保持人民币匯率在合理均衡水準上的基本穩定。

平穩有序推動重點區域和重點金融風險處置

問:在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方面,中國人民銀行将關注哪些重點?

答:目前,中國金融體系整體穩健,金融機構經營和監管名額處于合理區間,金融市場平穩運作。

我們密切關注一些領域的金融風險,目前讨論較多的是房地産市場和地方政府債務的風險,中小金融機構風險、非法金融活動風險等也需要持續關注。

房地産市場方面,目前大陸房地産市場正經曆結構性轉變,從增量市場為主向增量存量并重過渡,這一過程對金融體系外溢性有限,房地産金融風險可控。今年以來,金融部門從供需兩端綜合施策,出台了多項金融政策,更好滿足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推動加快建構房地産業新發展模式。長期看,大陸城鎮化仍處于發展階段,居民家庭改善性住房需求較大,可以為房地産市場和行業長期穩定發展提供支撐。

地方政府債務方面,大陸政府債務水準在國際上處于中遊偏下水準。中央政府債務負擔較輕,大部分地方債務水準也不高,并有較多資源和手段化解債務。

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要壓實地方責任,減少存量債務規模,嚴控新增債務融資。近期,有關地方采取盤活或出售資産等方式,積極籌措資源化解債務取得較好效果。在此基礎上,金融管理部門積極行動,引導金融機構通過展期、借新還舊、置換等市場化方式化解融資平台債務風險,并依法維護金融機構合法權益;建立常态化的融資平台金融債務監測機制,推動融資平台市場化轉型等,健全防範化解地方債務風險的長效機制。

下一步,中國人民銀行将按照中央金融工作會議部署,完善金融風險防範、預警和處置機制,平穩有序推動重點區域和重點金融風險處置,依法将所有金融活動全部納入監管,嚴厲打擊非法金融活動,推動金融穩定立法,加快金融穩定保障基金建設,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穩步擴大金融領域制度型開放

問:下一步在金融對外開放方面有何考慮?

答:近年來,中國人民銀行主動有序擴大金融業高水準開放,大幅放寬金融服務業市場準入,積極推進債券市場高水準對外開放,穩步推進人民币國際化。

2018年以來,金融管理部門推出了50多條金融業開放措施,吸引外資來華設立了超過110家金融機構。截至9月末,共有1110家境外機構進入大陸債券市場,境外機構持有大陸債券3.3萬億元人民币,較五年前增長近200%。人民币作為支付貨币、投融資貨币、儲備貨币的功能不斷增強,已初步具備了國際使用的網絡效應。

中國人民銀行還積極參與國際金融治理,牽頭二十國集團可持續金融工作,參與國際清算銀行人民币流動性安排。今年,中美、中歐還成立了金融工作組,就經濟和金融領域相關問題與美、歐加強溝通和合作。

下一步,中國人民銀行将繼續穩步擴大金融領域制度型開放,着力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以建設者、貢獻者的角色參與全球經濟金融治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