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64歲李宗盛:從“蛀蟲”到“教父”,轉行當“年産30”的吉他人。

作者:一心讀史

年少不知李宗盛,聽懂已是曲中人。

如今李宗盛已經64歲了,曾被譽為音樂“教父”的他,從小并沒有展現出異于常人的天賦。

反而,他時常被老師和家人稱作“沒出息的蛀蟲”。每次月考成績公布,他都是那個被老師體罰的對象,母親在老師面前隻能賠笑道歉。

64歲李宗盛:從“蛀蟲”到“教父”,轉行當“年産30”的吉他人。

學生時代的李宗盛并沒有找到自己的方向,直到高中落榜後,他開始在家裡幫忙照顧生意。

那時,他每天的任務是扛着40公斤的瓦斯罐,穿越臭氣熏天的夜市,為客人送貨。這些經曆後來都被他寫進了《阿宗三件事》裡。

64歲李宗盛:從“蛀蟲”到“教父”,轉行當“年産30”的吉他人。

人生的轉機出現在他偶然接觸到制作人的工作環境時。音樂的魔力讓他瞬間沉醉,他意識到,這才是他想要的生活。

1982年,經女友鄭怡引薦,他創作了自己人生中的第 一首歌《小雨來得正是時候》,這首歌的成功讓他看到了自己未來的可能性。

可是,歌火了,在外人看來,但他仍舊是那個聚光燈背後,一個平凡無奇的吉他手。于是,他開始一點點地學,從錄音、音調、到排練。

不到半年,他掌握了音樂制作的整個流程。有的時候被突然叫去頂班,他都能做到遊刃有餘。

1985年,他與滾石唱片簽約,正式開始了他的音樂生涯。而在羅大佑離開後的空缺,他毫無疑問地接了下來。

随後的日子裡,他創作出《希望》、《鬼迷心竅》、《夢醒時分》等一首又一首經典歌曲。

1990年代,他的《凡人歌》更是唱出了普通人的心聲,赢得了廣大聽衆的喜愛與共鳴。

64歲李宗盛:從“蛀蟲”到“教父”,轉行當“年産30”的吉他人。

曾有人問他:“為什麼你能寫出那麼多經典的歌曲?”

李宗盛笑着說:“可能扛瓦斯罐的那段日子太苦了,我再也不想回去扛瓦斯罐了,但是那段經曆讓對底層老百姓的生活有了深刻的認識,是以我一定要把歌寫好。”

時代變遷,李宗盛也從高峰漸漸走向隐退。但他沒有停下腳步,他選擇了經營一家吉他琴行。

後來,有人問他為什麼要轉行做吉他呢?

他袒露心聲說:事實上,35歲那年他就有了這樣的想法。

那年,李宗盛受邀到國外演出,這本應是一次文化的交流,一次才藝的展現。

然而,當他登台時,卻遭遇了一個意料之外的尴尬。他手中的吉他,竟被外國人嘲笑為非國産,甚至有人嘲諷說:“中國人不會做吉他。”

從那時起,李宗盛暗下決心,他一定要做一把屬于自己的吉他,而且要為的中國音樂人做吉他。自己全然沉浸在他的吉他作坊裡。

這個作坊,成為了他的新天地。每一天,他都與木頭、琴弦為伴,專注于每一次的打磨、每一次的調整。

64歲李宗盛:從“蛀蟲”到“教父”,轉行當“年産30”的吉他人。

他說:“每一位歌手,都有自己的聲音,每一首歌,都有自己的情感。我希望我的吉他,不僅僅是一個樂器,更是他們的朋友,是他們情感的傳遞者。”

他的吉他,很快在音樂圈内傳開了,買吉他的人絡繹不絕。

64歲李宗盛:從“蛀蟲”到“教父”,轉行當“年産30”的吉他人。

但是,李宗盛一年隻能做30把吉他,連羅大佑和周華健曾向他訂吉他,他也無奈地笑着說,要等一等。

如今,李宗盛已經64歲,從曾經的“小李”變成了“大哥”。回望他的人生路,每一個腳印都堅實而有力。

這就是李宗盛,一個從小被人瞧不起的“蛀蟲”,如今被譽為華語樂壇的“教父”。他的故事告訴我們:人生不怕起點低,隻怕沒有前進的勇氣。

隐退後的李宗盛并沒有離開音樂的世界,他選擇了經營吉他琴行,将自己對音樂的熱愛傳遞給更多的人。

這驗證了他說的:“40歲以後,我的目标不再是掙多少錢,而是探索我還能為音樂做點什麼。”

64歲李宗盛:從“蛀蟲”到“教父”,轉行當“年産30”的吉他人。

他的琴行不僅僅是一個經營場所,更是一個音樂交流的平台,聚 集了一批又一批熱愛音樂的年輕人,為音樂夢想勇往直前。

回顧李宗盛的人生經曆,他之是以能夠在音樂創作和人生道路上,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不僅僅是因為他的才華和努力,更是因為他始終保持初心,沒有停下探索音樂的腳步。

聽時不懂曲中意,再聽早已淚兩行。願所有人都有自己的夢想,并且能在自己夢想的道路上發光發亮!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