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老闆叫你一聲“嗎喽”,你可能就發達了

老闆叫你一聲“嗎喽”,你可能就發達了

你是不是也刷到“嗎喽”了?是不是感覺莫名其妙,這到底是什麼東西?從哪兒冒出來的,為啥會風靡網絡?作為一個廣西土著,我最有發言權啦,小時候就被爺爺叫成“嗎喽”!那麼今天,就讓我來給你唠叨唠叨“嗎喽”的來龍去脈和背後的意義,讓你成為一個真真正正的“嗎喽文學”大師。

首先,咱得知道,“嗎喽”其實是一個方言詞,它老老實實的寫法應該是“馬骝”,“嗎喽”是“馬骝”的粵語發音,就是咱們常說的“猴子”。這個詞流行在兩廣地區,就是廣東和廣西這倆地方,我們這兒的人大部分用“馬骝”來叫猴子,也可以用來稱呼人,比如長輩稱呼晚輩,上司下屬,但不是随便一個人都可以叫“馬骝”,一般是那種聰明機靈,有點小調皮,招人喜歡的人才有可能被叫“馬骝”。如果你的老闆笑着對你說,你這隻“馬骝”,那你離發達不遠啦!說到這,想起了小時候,爺爺叫我“馬骝”,眼裡滿是疼愛的樣子。

老闆叫你一聲“嗎喽”,你可能就發達了

然而,“馬骝”這個詞放在古代,并不是隻有兩廣人才明白,它實際上是個全國都通用的古老詞彙。宋朝的時候,就已經有人用“馬流”來指稱猴子,比如《雲麓漫鈔》裡就有“北人諺語曰胡孫為馬流”的記載。再看看咱們熟悉的《西遊記》,觀音娘娘對着孫悟空狠狠地罵過“你這個大膽的馬流,村愚的赤尻”。看來,“馬骝”這個詞來頭可不小哦,你那裡講不講“馬骝”的呢。

那麼,“馬骝”這個詞是咋跟“嗎喽”這個笑梗搭上邊兒的?

這事兒得從今年年初說起,當時砂糖橘一夜之間成了網紅水果,好多人都想買來嘗嘗,于是就猛地催廣西果農趕快上市。幽默的廣西人看到這些評論後,就笑着說“嗎喽的命也是命”,意思就是自嘲自己是猴子,是很卑微的猴子,你們别再催我們啦,我們已經在沒日沒夜的幹着啦,猴子的命也是命啊。這句話就像是一顆神奇的種子,偷偷地埋進了網友的心裡,等待着爆發的那一刻。

老闆叫你一聲“嗎喽”,你可能就發達了

沒過多久,猴子的表情包在網上開始大行其道,這些表情包大多用一些累得不行、無奈、尴尬的詞語,配上猴子的照片,來表達打勞工和學生黨的心酸經曆,來吐露對生活的不滿意和無可奈何。這些表情包很快就引起了許多人的共鳴,他們覺得自己就像被生活壓得喘不過氣的猴子,沒有理想,沒有尊嚴,為了能活下去隻能拼命打工。就在這時候,之前的那顆嗎喽種子,終于破土而出,廣大網友們開始用“嗎喽”來形容自己,用“嗎喽文學”來定義這些表情包和段子,用“嗎喽的命也是命”來自我安慰。

“嗎喽”這個梗就這麼突然火了起來,它既是當今年輕人生活現狀的真實反映,又是他們内心世界的生動寫照,還展現出了他們的搞笑天賦和自嘲精神。這種笑梗就是一種黑色幽默,一種自我解嘲,一種對生活的調侃和抵抗。同時,“嗎喽”也是一種文化現象,一種社會心态。讓我們看到了年輕人的辛酸困苦,也讓我們看到了他們的樂觀與堅韌。

老闆叫你一聲“嗎喽”,你可能就發達了

那麼,你也覺得自己是一隻“嗎喽”嗎,試試用點兒“嗎喽文學”調節一下心情吧!你會發現,你并不孤獨,有很多跟你一樣的“嗎喽”,跟你一起鬧騰;你會發現,你并不無助,有很多拼命奮鬥的“嗎喽”,在為你加油鼓勁;你會發現,你并不難過,有很多元氣滿滿的“嗎喽”,在給你帶來歡樂;你會發現,你并不可憐,有很多萌萌哒“嗎喽”,在愛你鼓勵你;你會發現,你并不僅僅是一隻“嗎喽”,你是一個有夢想、有希望、有未來的真實的人。

以上就是我給大家整理的科普内容,希望大家能夠喜歡,也希望大家都能用一顆平常心去面對生活中的種種折磨和挑戰,别輕易放棄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别忘了自己身上的閃光點和尊嚴,别讓自己變成一隻徹徹底底的“嗎喽”。那麼,你對“嗎喽”這個詞還有啥疑問或者想法,歡迎評論留言,和大家一起歡樂讨論哦!

老闆叫你一聲“嗎喽”,你可能就發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