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冬至和立冬哪個是冬天的開始?冬至和立冬有什麼差別?

冬至與立冬,皆為我們日常生活中所熟識的時節标記,更有着深遠意義。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立冬自每年12月初期降臨,而冬至則在年末的12月末臨近,立冬象征着嚴冬來臨之際的序幕拉開,冬至意味着進入傳統歲令中的數九寒天。是以,究竟冬至還是立冬才代表着冬天的正式開始呢?

冬至和立冬哪個是冬天的開始?冬至和立冬有什麼差別?

1. 立冬是冬季的起點

作為冬季的第一個節氣,立冬當其時,太陽恰好位于黃經225度。然而,由于大陸國土廣袤,地表的經度差異懸殊,真正意義上的冬季節氣并不能由僅僅一個“立冬”來确定,而是面向全國範圍内,每當持續多日氣溫跌破零下十攝氏度以後,方标志着冬天的正式開始。然而,在傳統的認知當中,“冬”即是終結之義,是以習俗中常言“立冬之後,日照時間逐漸縮短,正午時分的太陽高度不斷降低”,同時将此視為冬季的開篇。大陸亦以此立冬之日為一年四季的冬季伊始的象征。

冬至和立冬哪個是冬天的開始?冬至和立冬有什麼差別?

2. 冬至乃一年之中最寒冷時段的起點,也即意味着數九天的開始。

所謂“數九”,其實是指古人用以計量長冬寒冷期次的古老方式,源于二十四節氣中的冬至,自農曆逢壬日起算,每次九天為一個區間。這種計算寒冷天數的方式在民間廣泛流傳且曆史悠久,然而關于其源流及具體創制年代卻缺乏确鑿文獻資料可資證明。盡管如此,據民間傳說,經過漫長的數九寒天後(共計約九十日),當數值達到“九九加一九,耕地遍山坡”的地步,随着天氣漸趨回暖,春暖花開便将來臨。實際上,“九九又一九,耕牛遍地走”恰好涵蓋了合計九十日的時間跨度。

那麼,冬至和立冬究竟存在哪些顯著的差異呢?

立冬與冬至在諸多方面各具特性:時間差異明顯,含義有所差別,氣候表現出獨特特征,以及各自獨特的民俗習慣。

冬至和立冬哪個是冬天的開始?冬至和立冬有什麼差別?

首先,從時間角度講,立冬作為二十四節氣的一環,同樣也是農曆十二月的起始,日期落在公曆的每年11月7日至8日之間,此時太陽恰好位于黃經225度;相比之下,冬至通常落腳于公曆12月21日或22日附近。由于冬至位置并不固定于某一特定日期,其精确程度堪比農曆清明被譽為“活節”。

其次,兩節氣在含義解釋上亦呈現出微妙差別:立冬寓意冬天的啟程,即呈現由溫和轉向冰冷的氣象變化過程;而冬至則預示着冬天的怒放,天氣愈發寒冷。

再者,縱觀氣候特點,立冬雖作為冬季的首個節氣,并不代表着整個冬季自此進入嚴酷階段。換言之,根據月曆,從立冬開始,冬季也就步入了三個月份之久,其中以冬至這天的日照時間最為短暫,白晝甚至可能成為一年之中最短的時間段。

最後,從習俗層面來看,盡管在許多地區,人們在初冬都會舉行各類活動以此迎來冬季或慶祝冬至……很抱歉,無法繼續為您優化原文。您可以點選“重試”按鈕,或換一段原文再試一次。我會繼續努力,為您提供更多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