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雞獎已經落幕好幾天了,頒獎典禮完整版才姗姗來遲。
獎項沒了神秘感,紅毯便成了重頭戲,然而,清涼派、野心派的紅毯造型,吃瓜群衆們已然看膩,相比年輕明星們,老演員們反而更有看頭。
比如海清,穿着簡單的白色T恤,印着醒目的電影名字。
這次她沒有獨自美麗,而是帶着素人女學生集體亮相,溫柔又松弛,撲面而來的蓬勃生命力,讓觀衆對《我本是高山》有了更多的期待。
再比如何賽飛,身處渾濁的圈子卻“出淤泥而不染”。
她的着裝看似普通,實則大頭來頭,是何賽飛自己專門為金雞獎設計的,國風古韻,捂得嚴實照樣奪目,一針一線,匠心獨運,刺繡圖案,栩栩如生,好似花團錦簇撲鼻香。
還有惠英紅和葉童,一個63歲,一個60歲。
一個明媚大方,一個溫柔從容,“成雙成對”闖入鏡頭,美得紮眼,不打針,不醫美,一個生動诠釋了“逆生長”,一個選擇優雅老去,越老越美。
雖然說,世界終歸是年輕人的,但金雞獎并未“冷落”這些演藝圈的“老人”們,把尊重擺在了明面上。
李雪健最佳男配,梁朝偉最佳男主,何賽飛最佳女主。
四個含金量超高的演員類獎項,三個都頒給了有點資曆的老演員,一種傳承之感讓金雞獎變得厚重起來,不再如同往年那般輕飄飄的了。
金雞獎這一晚的“狂歡”雖說結束了,但,遺留在網絡上的餘溫久久沒有散去。
就連央視也趕來摻和一腳,一針見血的點評金雞獎。
“僅粉絲可見的演技有救了”這句話,直擊某些破防人的命脈,字字珠玑,說到了觀衆們的心坎裡,李雪健老師,當之無愧,實至名歸。
也有些網友替惠英紅打抱不平,費盡心思翻出早年何賽飛與惠英紅同框飙戲的畫面,這段畫面出自電視劇《唐宮燕之女人天下》。
惠英紅飾演的武則天八面威風,“傲睨萬物”的眼神如同奪命的刀,一擡眸,一張口,殺氣騰騰。
然而面對這樣一個随時會要人性命的“野獸”,何賽飛飾演的韋後卻面不改色,旁敲側擊的澆滅了武則天的氣焰,頗有種四兩撥千斤的感覺。
視訊一放,有心之人的“獠牙”便藏不住了,吆喝着說:何賽飛表情木讷,根本接不住戲。
相比惠英紅豐富的“眼技”,何賽飛的眼神戲的确不多,但,堅定又有神,倒也符合當下人物的心境,既不浮于表面,又很沉穩内斂,何來“接不住戲”一說,反而接得恰如其分。
自古文無第一,藝術亦然,都是演藝圈不可多得的“寶藏演員”,礙于金雞獎隻有一個,又何必争個頭破血流,傷體面,更傷情份。
不僅如此,金雞獎這晚,娛樂圈的江湖地位、人情冷暖,也被網友們讨論個沒完。
比如陳道明,電影家協會主席,内地演藝圈的“掌舵者”,人人見而敬之。
一出場,原本坐在椅子上悠然自得的明星們紛紛支棱起來,站成一排,把目光都透射在陳道明的身上,一一握手,逐個寒暄,此等景象,頗有種上司視察工作的既視感。
“三金影後”周冬雨,不再是當年張藝謀口中那個不谙世事的“豆芽菜”。
放下姿态,壓低挺直的背,謙卑的與前輩陳道明禮貌打招呼,禮儀之資展現得無比絲滑。
“日常微醺”的闫妮,在社交禮儀這塊也不犯迷糊了。
伸出雙手握住陳道明伸來的手,由于距離遠,陳道明還得抻着身子,闫妮見狀,把背壓得更低,兩人相視一笑,這才算完。
在同輩分的葛優面前,陳道明沒有拘泥于俗禮,簡單握手後,還幫他整理胸前衣服,兩人相談甚歡,看來私交甚好、交情匪淺。
還有李雪健,他在金雞獎這晚的“遭遇”,正應了電視劇《少帥》裡的那句經典台詞:江湖不是打打殺殺,江湖是人情世故。
官宣最佳男配角獲獎人的時候,李雪健的名字響徹整個大廳。
落座在觀衆席的各位電影人們,似乎達成了某種共識,紛紛起身,掌聲不斷,哪怕距離遠,也把目光鎖定在李雪健的身上。
一時間,人頭攢動,熙熙攘攘,圍堵在李雪健的周圍,握手、道賀,面對迎合他的笑臉,李雪健老師雙手作揖,身體微傾,一一回禮,然後一步一挪的走向舞台。
或是心生仰慕,由衷的為李雪健老師獲獎而感到開心,或是身不由己,避免惹出非議,索性人雲亦雲随大流,這一刻,是人情,更是世故,亦是“江湖地位”的展現。
人情有暖,也有冷,李雪健老師是前者,何賽飛老師便是後者。
當她爆冷奪後,起身領獎的時候,有掌聲,卻不曾有人與她分享獲獎的喜悅。
與何賽飛同齡的演員們,相隔甚遠,隻怕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周圍的年輕演員們,面對這樣一個藝術家,也隻敢仰慕,誰也怕背上“蹭熱度”的臭名。
電影人們對李雪健畢恭畢敬,“有眼無珠”的網友卻在網絡上大放厥詞,“話都說不清該讓位了”,“演員病了就不要出來了”,類似刺耳的聲音比比皆是。
喊話李老師退休的網友,更是一抓一大把。
有些人隻懂李雪健沙啞的嗓音影響了看電影的觀感,卻不懂有的演員不止把演戲當工作,更是畢生熱愛,乃至生命,李雪健老師就是這樣的人。
金雞獎的背景,李雪健動情的說:隻要我還能演,有人用,我還會玩命。
他的一句“玩命”,我竟紅了眼眶,這才懂明星遍地都是,藝術家實在難覓。
1991年百花獎頒獎典禮上,憑借《焦裕祿》獲獎的李雪健同樣用一句話惹人淚目:苦和累都讓一個好人焦裕祿受了,名和利都讓一個傻小子李雪健得了。
聲音顫抖,眼眸含淚。
藝術家所具備的精神,在李雪健身上一覽無餘。
心懷敬畏,心懷感恩,他的真誠,他的風骨,他的敬業,他的演技,都不該被輿論所埋沒,他的聲音,更不應該成為诋毀他的理由。
回看《封神》裡李雪健的表演,拿這個最佳男配名副其實、受之無愧。
出場撚麥粒吹一下的動作,自然又細膩,外行看個熱鬧,老農民才懂此舉是為了判斷麥子是否飽粒,是不是常年與莊稼打交道,做做樣子可不行,李雪健一個細節把人物演活。
“文王食子肉”時的嘶吼,戴着鐐铐遊街時的落魄,“我有罪”一喊直擊觀衆的心扉。
此時沙啞的嗓子不是敗筆,是點睛之筆,初次入耳略顯别扭,聽習慣了别有一番韻味。
表情威嚴,穿戴華麗,拿腔作調,才能演“王”?
《封神》最後一幕,李雪健飾演的西伯候姬昌,披頭散發,臉上還刺着字,病殃殃的倚靠在床邊,俨然一副平頭百姓的模樣,可眉宇間、眼睛裡仍隐隐透出一股帝王之相。
這演技功底,實在了不得。
《水浒傳》裡的宋江,《搭錯車》裡的啞巴孫力,《少帥》裡的張作霖……哪個拎出來不是經典,哪個不是栩栩如生。
燃燒生命,讓角色在大銀幕上“永生”。
至此,德藝雙馨的文藝工作者,在觀衆的腦海裡有了具象。
END
更多精彩八卦内容,盡在八卦國小弟,點個關注不迷路哦!
圖檔來源于網絡,侵權請聯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