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我怎麼哭了?

作者:南昌熊明

文/南昌熊明

立冬下雨,宅家臨帖、聽平劇,觀看了一段《投軍别窯》《武家坡》的視訊,端的是一曲聽罷淚千行,來生隻做陌生人。劇中人物的苦難遭遇和演員精湛的表演,一招一式,一字一詞,都教人肝腸寸斷,淚珠兒像斷線的珠子一粒粒從眼眶裡滾落下來······記得費翔有一首歌叫做《我怎麼哭了》,真是寫到我心裡去了——

我想要忍住眼淚

卻不能忍住悲傷

在不知不覺中淚已成行······

我怎麼哭了?

《投軍别窯》和《武家坡》都是苦情戲,不忍直視,卻又欲罷不能。宰相之女,愛上了乞丐花郎薛平貴,從此堅貞不渝,與父決裂,甘受清貧,在寒窯中苦度春秋一十八載,直到薛平貴大難不死,得鴻雁傳書,星夜兼程趕回寒窯與王三姐團聚,王三姐才算是拔開雲霧見青天。可歎當下的男女,别說是闊别18年,即便分别18個月,恐怕是也守不住吧。

說來慚愧,我總是這樣的脆弱,容易感傷,看不得人世間的凄凄慘慘悲悲戚戚,總把自己代入到苦難的主人公當中去造曆塵劫。

夜深人靜之時,我亦時常檢討。半生坎坷,幼時多難,或許是我總是心太軟,把所有問題都自己扛的根本原因吧。江湖一碗茶,各自喝完各自爬。我如此的内心柔弱,又是何苦來哉?

據說,林黛玉是绛珠仙草下凡,用一生的淚去還神瑛侍者的灌溉之情,是以動辄感懷,淚珠滾滾。非常不幸,吾侪亦是天生心軟,以至于聞悲歌而堕淚,讀哀詩而恸哭。從漢魏六朝樂府詩一路下來,直到林覺民《與妻書》、袁枚《祭妹文》等凡此種種,總不免黯然神傷,唏噓不已,滾下淚來。

也不知我前世是誰人?今生為何來?在這薄涼互害互撕的人世,縱然眼淚哭幹,又有何用?芸芸衆生,都在造曆幻緣,各有緣法,誰來度誰?

我怎麼哭了?

與其說我因為從戲中人的苦難遭遇,觀照自我而悲從中來,倒不如說舊時平劇表演藝術家功力深厚,藝術感染力強。尤其是劇本的創作者貼近生活,貼近民間,很巧妙地将儒釋道三家勸人向善的理念植入劇情中,通過對劇中人物的塑造,對情節的跌宕起伏的安排,使得觀衆觀看完演出後,能夠引起情感上的巨大共鳴,為之歡喜為之癡狂為之悲傷為之号泣,與劇中人物共悲歡,與劇情發展同跌宕!

例如《四郎探母·坐宮院》《斬經堂·賢公主休要跪休要哭》《二進宮·三人對唱》《鎖麟囊·春秋庭外風雨暴》等等,不勝枚舉,通過對女性主人公良善的品行的塑造,旋律的蕩氣回腸,劇情的刻骨銘心,暗含教化民風之寓意,将人心引向真善美的光明境地。

我怎麼哭了?

可歎當下的文藝創作,很少有真正能夠深入人心、打動人心、引導人心的力作,大都是寫幹巴巴的說教,闆着臉孔的宣傳!

我怎麼哭了?
我怎麼哭了?
我怎麼哭了?
我怎麼哭了?
我怎麼哭了?
我怎麼哭了?
我怎麼哭了?
我怎麼哭了?
我怎麼哭了?

人世風景,前塵影事,都已成漁樵閑話,飯後談資。我寫人物,摒棄假大空,拒絕千人一面。講究直見性命,傾聽肺腑之言,暢談生命體驗,還原人世間那年那月各色人等的任俠使氣血淚情仇……還原一個個有血有肉會哭會笑的鮮活的生命個體!承接寫私人傳記、家庭小史。

我怎麼哭了?

南昌熊明,号泥巴道人、真寂。作家。獨立文化觀察家。書法研究者。

我怎麼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