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62歲母親幫她看孩子,卻因為5000元的工資,和她鬧翻了,她後悔了

作者:葷菜素菜一籮筐
62歲母親幫她看孩子,卻因為5000元的工資,和她鬧翻了,她後悔了

老年人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與年輕人有着很大的差異,這導緻了很多代溝和沖突。老年人希望得到子女的孝順和尊重,年輕人希望得到父母的了解和支援。

62歲母親幫她看孩子,卻因為5000元的工資,和她鬧翻了,她後悔了

在這樣的背景下,張阿姨和她的女兒之間發生了一場關于看孩子的糾紛,讓他們的關系陷入了僵局。張阿姨為什麼會提出這樣的要求?她的女兒又是怎麼看待這件事的?下面就讓我們聽聽張阿姨的故事吧。

張阿姨的背景

張阿姨今年62歲,是一位退休的中學教師。她的丈夫去世已經有五年了,她一個人住在北京的一套兩房間的房子裡。她有一個兒子和一個女兒,都已經成家立業。兒子在上海做金融,女兒在深圳做軟體開發。

張阿姨每個月的終身俸是3000元,加上兒女的補貼,她的生活還算富裕。張阿姨是一個傳統的中國婦女,她堅持重男輕女的觀念,認為兒子是自己的骨肉,女兒是别人的。她對兒子的期望很高,希望他能夠出人頭地,娶一個賢惠的媳婦,生一個孫子。

62歲母親幫她看孩子,卻因為5000元的工資,和她鬧翻了,她後悔了

她對女兒的要求很低,隻要她能夠安分守己,不給自己添麻煩就行了。張阿姨也很看重金錢,她認為金錢是衡量一個人的成功和幸福的标準,她常常拿自己的收入和别人比較,覺得自己很吃虧。

張阿姨的請求

張阿姨的女兒叫張曉曉,她和她的丈夫王明都是軟體工程師,他們有一個三歲的兒子叫王小寶。王明的父母在四川的一個小城市,他們的身體都不太好,需要經常去醫院檢查。王明是獨生子,他覺得有責任照顧他的父母。

是以他和張曉曉商量,決定把他們接到深圳來住一段時間,友善照顧。張曉曉和王明都是忙碌的職場人,他們平時都要加班到很晚,沒有時間照顧王小寶。他們原來請了一個保姆來幫忙,但是保姆的工資很高,每個月要8000元,而且還不太放心。

62歲母親幫她看孩子,卻因為5000元的工資,和她鬧翻了,她後悔了

張曉曉想到了她的母親,她覺得她的母親是最合适的人選,既能夠給王小寶一個親情的環境,又能夠節省一些開支。于是,她給張阿姨打了一個電話,問她是否願意來深圳幫忙照看外孫。張阿姨聽到這個請求,心裡很不高興。她覺得女兒是在利用她,想讓她當免費的保姆。

她覺得女兒不懂得孝順,不知道她的辛苦。她想了想,決定提出一個條件,她說:“我可以去幫你看孩子,但是你每個月至少要給我5000元的工資,這是我的底線,你要是不同意,就算了。”張曉曉一聽,有些吃驚,她沒有想到她的母親會提出這樣的要求。

她覺得這個要求合理,因為她認為這比請保姆還要便宜,而且她的母親也需要一些生活費。她想了想,就答應了。她說:“好吧,媽,那就這樣吧,你什麼時候過來,我給你買機票。”張阿姨聽到女兒答應了,心裡有些得意,她覺得自己占了便宜,她說:“那我明天就過來,你給我訂好機票,我到了之後你再給我錢。”

62歲母親幫她看孩子,卻因為5000元的工資,和她鬧翻了,她後悔了

張阿姨的不滿

張阿姨到了深圳,住在張曉曉的家裡,開始了她的看孩子的工作。她每天早上起床,給王小寶做早飯,送他去幼稚園,然後回家打掃衛生,做午飯,下午去接王小寶,給他做晚飯,陪他玩一會兒,等張曉曉和王明回來,就把孩子交給他們,自己回房間休息。

張阿姨覺得自己很辛苦,她覺得女兒和女婿都不關心她,隻知道工作,不知道陪她聊聊天,問問她的身體。她覺得自己被冷落了,她覺得自己的付出沒有得到應有的回報。張阿姨的不滿也來自于她的朋友圈。她經常刷到她的閨蜜們發的照片。

她們的女兒都給她們買了很多禮物,有的是名牌的包包,有的是珠寶的首飾,有的是旅遊的機票。她們都誇獎自己的女兒孝順,感激自己的女兒體貼。張阿姨看了這些照片,心裡很不平衡,她覺得自己的女兒不夠孝順,不知道給她買禮物,不知道關心她的感受。

62歲母親幫她看孩子,卻因為5000元的工資,和她鬧翻了,她後悔了

她覺得自己的女兒很小氣,隻知道給她錢,不知道給她溫暖。張阿姨試圖通過提及那些買給奶奶的禮物來暗示女兒,她說:“你看,李阿姨的女兒給她買了一個LV的包,多漂亮啊,她說她女兒是她的貼心小棉襖。”

劉阿姨的沖突

劉曉曉聽到母親的話,心裡很不舒服,她覺得母親在嫉妒别人,不了解她的難處。她說:“媽,你不要總是看别人的,你要知道,我們也不容易,我們每個月的開支很大,還要還房貸,還要給李明的父母看病,還要給你錢,我們哪有那麼多錢給你買禮物啊,你要是想要什麼,你就自己買吧,你不是有錢嗎?”

劉阿姨聽了女兒的話,氣得要死,她覺得女兒很不孝順,很不尊重她。她說:“你怎麼能這麼說話,你是不是還有良心,你是不是還把我當你媽,你知不知道我為了你付出了多少,你知不知道我現在多苦,你怎麼能這麼對我,你怎麼能這麼忘恩負義!”

62歲母親幫她看孩子,卻因為5000元的工資,和她鬧翻了,她後悔了

劉曉曉被母親的話刺激了,她也發了火,她說:“媽,你别再說了,你别再裝可憐,你别再指責我,你是不是覺得我欠你的,你是不是覺得我給你錢就是應該的,你是不是覺得你來看孩子就是恩賜,你是不是覺得你比我高人一等,你是不是覺得你什麼都對,我什麼都錯,你是不是覺得你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母親,我是世界上最不孝的女兒!”

劉阿姨和劉曉曉的争吵越來越激烈,他們的聲音越來越大,李小寶被吵醒了,他跑出來,看到奶奶和媽媽在吵架,他吓得哭了起來,他說:“奶奶,媽媽,你們不要吵了,你們不要吵了,我好怕,我好怕。”

劉阿姨和劉曉曉聽到李小寶的哭聲,都停了下來,他們看到李小寶的眼淚,都有些後悔,他們都想安慰李小寶,但是他們都不知道怎麼開口,他們都覺得自己是對的,對方是錯的,他們都不願意低頭,他們都不願意道歉。

62歲母親幫她看孩子,卻因為5000元的工資,和她鬧翻了,她後悔了

劉阿姨的決定

劉阿姨明白了女兒的困境,然而,她的内心依然不滿,覺得自己吃虧了。她們的争吵沒有得到解決,他們的關系越來越疏遠,他們都不再和對方說話,隻是冷冷地相處。劉阿姨覺得自己在這裡沒有地位,沒有尊嚴,沒有幸福,她決定回家,不再願意為女兒看孩子。

她給女兒說:“我不想再呆在這裡了,我要回北京,你自己想辦法吧,我不管你了。”劉曉曉聽到母親的話,心裡很難過,她覺得母親很不體諒,很不負責,她說:“媽,你怎麼能這麼做,你知不知道你這樣會給我們帶來多大的麻煩,你怎麼能這麼自私,這麼冷漠,這麼無情!”

劉阿姨和劉曉曉的争吵又開始了,他們都不願意低頭,劉阿姨收拾了行李,拿起了機票,走出了門,她沒有回頭,沒有說再見,沒有留下任何話。劉曉曉看着母親的背影,眼淚流了下來,她沒有追出去,沒有挽留,沒有說對不起。

62歲母親幫她看孩子,卻因為5000元的工資,和她鬧翻了,她後悔了

這個家庭因金錢糾葛而陷入了一種尴尬的局面,親情受到了挑戰,留下了一種無奈的結局。

結語

在生活中,親情是一種彌足珍貴的情感紐帶。然而,親情有時也會變成一種困擾,特别是當金錢和物質的糾葛介入其中。家庭應該建立在互相了解、支援和尊重的基礎上,而不是金錢。在這個故事中,女兒和女婿也有着自己的經濟壓力,他們需要支付房貸和車貸,以及照顧孩子的開銷。

而劉阿姨對金錢的渴望使這段親情變得複雜。她堅持要求工資,并試圖通過金錢來衡量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和價值,這最終導緻了與女兒的沖突。金錢的問題使親情受到了威脅,最終劉阿姨選擇回家,這對整個家庭來說都是一種遺憾。

請給我點個贊吧,持續收看請點關注,覺得文章還不錯幫忙轉發哦~

62歲母親幫她看孩子,卻因為5000元的工資,和她鬧翻了,她後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