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在美國的農場,牛被養到3歲時,側身上都會被開個“窗戶”,飼主每隔一段時間還會将手伸進去掏,這個“窗戶”有什麼作用?牛會痛

作者:許又史

在美國的農場,牛被養到3歲時,側身上都會被開個“窗戶”,飼主每隔一段時間還會将手伸進去掏,這個“窗戶”有什麼作用?牛會痛嗎?

20世紀20年代的北美,奶牛養殖業日益發達,為了治療奶牛頻繁出現的消化問題,北美的獸醫開始嘗試在奶牛的瘤胃上開洞,植入塑膠管以引流胃液,這種治療方法取得了良好效果,為後來瘤胃瘘管技術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1928年,美國北達科他州的兩位獸醫學家拉裡和約翰決定系統地研究這種技術,他們選擇了當地一戶牧場主安迪的奶牛進行實驗。

安迪養了50頭奶牛,近期有幾頭出現消化不良的症狀,拉裡和約翰先對這幾頭奶牛進行詳細檢查,發現它們的瘤胃存在明顯腫脹,于是兩人決定施行瘤胃瘘管手術。

奶牛的消化系統由四個胃構成,其中以瘤胃最大,約占全部胃容積的80%。奶牛先将食物存入瘤胃,然後反刍咀嚼,反刍對奶牛的消化起關鍵作用,奶牛的皺胃才是真正負責消化吸收的部位,一旦瘤胃出現問題,将嚴重影響到奶牛的健康。

拉裡和約翰在一頭奶牛的左側腹部做一個小切口,然後在瘤胃表面開口,兩處開口之間植入塑膠管,管外端在皮膚上裝上塑膠蓋,這樣就實作了從體外直達瘤胃内部,兩人發現,這種方法可以直接觀察瘤胃内環境,也可以注入藥物治療。

手術後一個月,拉裡和約翰觀察到這頭奶牛的消化能力明顯改善,他們決定在牧場的其他奶牛上推廣這一技術,為了確定手術成功率,他們制定了詳細的麻醉和消毒程式,同時選取瘤胃表面血管較少的位置開口。

經過反複試驗,他們逐漸熟練了手術操作,一年後,安迪牧場的大部分奶牛都裝上了這種人工“天窗”。這項技術極大地友善了奶牛瘤胃疾病的診斷和治療。

農場主可以直接打開塑膠蓋檢視瘤胃内環境,發現問題及時治療,不必再對奶牛反複麻醉開腹手術,既減輕了奶牛的痛苦,也降低了手術風險,瘤胃瘘管牛也可以幫助其他生病奶牛,隻需從它體内取出正常的瘤胃内容物,移植給病牛調節腸道菌群。

盡管帶來許多好處,但這項技術對奶牛來說還是個痛苦的過程,手術創口需要至少一個月才能愈合,奶牛在此期間非常辛苦,而手術和感染的風險也存在,奶牛的平均壽命會比未做手術的少1-2年。

為了減輕奶牛的痛苦,拉裡和約翰嘗試使用不同的麻醉和抗生素,并觀察奶牛的手術反應,記錄不同奶牛的愈合情況,他們希望能優化流程,使瘤胃瘘管技術對奶牛的傷害降到最低,與此同時,他們也在研究其他治療奶牛消化系統疾病的方法。

随着兩人發表了這項技術的研究論文,引起業内廣泛關注,許多獸醫開始學習這一技術,并在各地奶牛養殖場推廣應用。

如今在美國主要奶牛産區,大多數奶牛都使用了這種“天窗”,它不僅改善了奶牛的健康,也提高了養殖效率,間接讓人類獲得更優質的乳制品。

雖然該技術目前還不夠成熟和完善,但它的發明推動了獸醫學的進步,期待未來科學技術更先進,能夠實作既滿足奶牛健康需求,又盡量減輕奶牛痛苦的真正人性化養殖。

都看到這裡啦,各位看官點點關注吧![比心]

在美國的農場,牛被養到3歲時,側身上都會被開個“窗戶”,飼主每隔一段時間還會将手伸進去掏,這個“窗戶”有什麼作用?牛會痛
在美國的農場,牛被養到3歲時,側身上都會被開個“窗戶”,飼主每隔一段時間還會将手伸進去掏,這個“窗戶”有什麼作用?牛會痛
在美國的農場,牛被養到3歲時,側身上都會被開個“窗戶”,飼主每隔一段時間還會将手伸進去掏,這個“窗戶”有什麼作用?牛會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