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孩子高智商的密碼,都藏在這些敏感期裡,抓住兩三個日後大有出息

孩子高智商的密碼,都藏在這些敏感期裡,抓住兩三個日後大有出息

朋友非常注重孩子的早教,在孕期每天就很用心地胎教,這會生出來不久,跑來問我兒童敏感期都有哪些,在這些敏感期裡怎麼培養,才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說真的,孩子在6歲前的發育敏感期還真不少,要口頭說,說上大半天都說不完,想着還是寫出來吧,而且還能惠及更多的人,于是便有了這篇文章。

兒童敏感期,是指孩子在某一個特定的時間裡,出現某一種強烈的自然行為,它不是一直存在的,而是過了一個階段就消失了。

在敏感期,孩子吸收東西很快。因為這時大腦的可塑性很高,它可以迅速改變并形成新的連接配接,但是過了敏感期,建立新連接配接的速度慢慢下來。

換一句話說就是,在敏感期内施教,能夠高效開發腦力,快速提高孩子心智的發展。

是以我們可要牢牢抓住這些敏感期呀,抓住兩三個,用心培養,孩子日後想不優秀都難!

1.秩序(6個月-4歲半,2歲達到高峰)

身處這個敏感期的孩子,很注重秩序和所有權。

比如你平常都在房間裡給他換尿片,今天換一個地方換,他死活不願意,非得在房間才行。

又如,不喜歡爸爸坐媽媽的椅子,不喜歡媽媽用爸爸的勺子。

孩子高智商的密碼,都藏在這些敏感期裡,抓住兩三個日後大有出息

總之,在秩序敏感期的孩子,如果發現事情(位置、習慣)與平常不同,他就會感到焦慮,甚至爆哭發脾氣。

孩子如此看重秩序,是因為他對這個世界還不太了解。

在大腦看來,生活在一個你不了解規則的世界裡,是一件令人不安的事情,而秩序=始終如一,它可以讓我們感到安心。

秩序敏感期是好幾個階段跳躍性出現的,隻要目前的這個敏感期被滿足,一段時間之後就會過去。

是以當孩子出現很“執拗”的情況,隻要不涉及安全和太原則性的東西,不用立即去糾正。

當我們了解和尊重孩子的這種秩序需求,他的内心會變得很平靜,減少憤怒、不安和哭鬧。

井井有條的外部環境,“始終如一”的有序生活,讓孩子感到很安全。

内心安穩了,他們就可以創造一個穩定的内部秩序,這對于孩子邏輯思維(幫助我們了解數字和語言)的提高有很大的幫助。

2.細小事物(1.5-3歲)

孩子對小物體和小細節非常癡迷,比如他們會注意到床上的頭發,地上的碎紙屑,正在搬家的小螞蟻,愛撿地上的小垃圾。

這時我們要做的就是,提供探索環境,讓他們專心地玩,盡量不去打擾他,慢慢地,孩子就能獲得良好的觀察力,指尖也會變得越來越靈活。

孩子高智商的密碼,都藏在這些敏感期裡,抓住兩三個日後大有出息

更重要的是,大腦能夠慢慢地融合對秩序和細節的了解,智力水準又拔高了一層。

3.感官(0-6歲)

這個時期孩子很迷戀觸覺、聽覺、味覺、視覺和嗅覺這些感官體驗。人腦正是通過五感體驗,不斷從外界收集資訊,逐漸完善神經網路的。

0-3歲,通過五感接受各種事物(資訊)。

3-6歲,對五感收集到的事物(資訊)進行分類整理。

比如孩子懂得按順序排列兩件事;曉得尋找3個(或以上)事物的共同特征,然後将它們分組。

同一性、比較和分類都和邏輯思維密切相關。

這時我們要做的就是提供大量感官和觀察環境,比如:帶他們去大自然撒野,引導觀察動植物,豐富他們的感官體驗。

如果不明白,那美媽再說具體一點,比較哪朵花大,哪朵花小(視覺);這片葉子和另一片葉子摸起來有什麼不同(觸覺)……

孩子高智商的密碼,都藏在這些敏感期裡,抓住兩三個日後大有出息

4.數學概念(4.5-6歲)

到了這個時候,孩子對數量、數字很敏感,會情不自禁地想數數,問現在幾點,這裡有幾個,諸如此類的問題。

這時如果給大量接觸數字,将數學知識融入到日常生活中,慢慢教給孩子,他們會自然并且快速地吸收。比如:

喝牛奶時,讓他觀察一下是他的那杯多,還是你這杯多。

吃開心果時,總共有10粒,他願意分享4粒給你,他自己還能吃多少粒。

“我們将要10分鐘那去到幼稚園。”

5.書寫(3-5歲)

3-5歲孩子對識字、動手和練字非常感興趣。

就拿我家孩子來說,他滿3歲之後就愛用塗鴉來表達一些東西,喜歡畫點、線條、圓圈,還很愛貼貼紙,反正書寫沖動比較強烈。

這時我們可以設定一個書寫角,準備一張便于孩子書寫的桌椅,和塗鴉的紙和筆,還有挂上字母表,充分把這個敏感期利用起來。

孩子高智商的密碼,都藏在這些敏感期裡,抓住兩三個日後大有出息

孩子的手部小肌肉還比較弱,控筆不太好,用鉛筆書寫比較困難,用氈尖筆寫起來就容易很多。

當然啦,光孩子用“熱愛發電”還不夠,作為家長的我們也有意識地支去引導,才能為孩子打好書寫基礎。

拇指、食指和中指,是寫字必須用到的三個手指, 想要提高孩子的控筆能力,要讓孩子多玩一玩“三指遊戲”,比如用線穿珠子,用鑷子挑東西,撿豆子、貼貼紙。

6.閱讀(4-5歲半)

到了4歲之後,孩子會産生很強烈的“閱讀”沖動。

我們家的書雖然不多,但也囤了上千本,我們喜歡都把适合孩子看的書都放在孩子随手就能拿取的地方。

我發現,孩子4歲之前是不太會自己拿書看的,要看的話一定要我讀,可4歲後發生了一些變化,他感覺無聊的時候,會挑一兩本自己讀。雖然大字不識一個,但插圖豐富熱鬧,讀起來也津津有味。

孩子高智商的密碼,都藏在這些敏感期裡,抓住兩三個日後大有出息

很多父母絞盡腦汁想幫孩子培養閱讀習慣,其實利用好這個閱讀敏感期,為孩子打造好閱讀環境,比如在家裡貼上字母表、中國地圖、世界地圖,準備好足夠多的書,孩子自然就會愛上閱讀了。

在敏感期之前,孩子路過地圖眼睛不帶掃一下,但是敏感期一到,就拉着我的手,目不轉睛地盯着地圖,問東問西,“媽媽,我們中國的地圖怎麼那麼像大公雞啊?”、“媽媽,為什麼廣東沒有大熊貓?”……

有一句話說得好,愛孩子是不夠的,要有愛孩子的能力。要想把孩子的最大潛能挖掘出來,就要多多了解兒童敏感期和智能發展的規律,為孩子創造自由探索的環境,提供充分的活動材料。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