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三季度淨利潤下滑1735%,品渥食品進口奶故事講不通了?

作者:紅星資本局

紅星資本局11月7日消息,近日,進口奶品牌德亞的母公司品渥食品(300892.SZ)釋出2023年三季報,前三季度營收約8.63億元,同比減少26.54%;歸母淨虧損約7031萬元,同比減少532.33%。值得注意的是,進入2023年後,品渥食品已經連續三個季度出現虧損。但第三季度,品渥食品業績表現比上半年更差。

乳業分析師認為,品渥食品今年以來業績持續下滑,主要是因為進口産品的價格優勢不明顯、受匯率影響産品銷售的損益進一步增大、物流各方面成本高企,造成了虧損進一步擴大。

德亞及品渥食品的式微,也反映出國内乳制品消費市場的變化。

三季度淨利潤下滑1735%,品渥食品進口奶故事講不通了?

資料配圖 圖據視覺中國

(一)

三季度虧損加大

主品牌出現增長問題

2023年第三季度,品渥食品營收同比下滑33.77%至2.88億元,歸母淨利潤同比下滑1735.28%至淨虧損1185.38萬元,扣非淨利潤同比下滑1001.23%至淨虧損1323.53萬元。前三季度,品渥食品營收同比下滑26.54%,歸母淨利潤同比下滑532.33%。

三季度淨利潤下滑1735%,品渥食品進口奶故事講不通了?

截圖自品渥食品三季報

這延續了上半年的虧損狀态。

今年上半年,品渥食品營收同比下滑超兩成,歸母淨利潤由盈轉虧,同比下滑476.22%至淨虧損5845.78萬

當時,品渥食品表示,2023年,國際奶制品價格同比大幅上漲、國内奶源供應充足以及消費需求下降影響,奶制品進口量大幅減少。

半年報可以看出,品渥食品營收占比近8成的主品牌德亞出現了增長問題。2023年上半年,其乳品系列營收同比下滑21.37%至4.58億元。自2022年,品渥食品開始實施“聚焦德亞大單品”産品戰略。

對于三季度及持續虧損原因,紅星資本局緻信品渥食品咨詢,截至發稿時,對方暫無回應。

乳業分析師宋亮認為,品渥食品今年以來持續下滑,一是今年國内的乳制品普遍都在做促銷,進口産品的價格優勢不明顯;二是美元在持續升值,造成外币升值,人民币貶值後對品渥食品産品銷售的損益會進一步增大;三是物流各方面成本高企,造成了虧損面進一步擴大。

(二)

抓住價低、受信任等優勢

以“進口奶”叙事登資本市場

德亞的式微,也反映出國内乳制品消費市場的變化。

2012年,德亞牛奶創立。當時,三聚氰胺事件的陰影并未從國内消費者心中消除,2011年,央視《每周品質報告》在北京調查發現,國外牛奶受到更多信任。

彼時國外原奶價格低、産業鍊成熟。據新華社,2012年,大陸從紐西蘭進口一噸原料奶粉,價格為2.4萬元左右,而從本土收購奶源,一噸的成本則需要3萬多元。同時,國内電商蓬勃發展,海外牛奶進入國内管道更多更便捷。

德亞創始人王牧抓住了這一機遇,委托德國乳業代工産品,在國内做品牌,并将品牌與德國元素強關聯。

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央視《聚焦三農》欄目曾曝光,該中國公司注冊的牛奶打了營銷宣傳的擦邊球,誤導消費者認為是德國品牌,但這并沒有影響德亞的銷量及其所在母公司品渥食品的增長。

據品渥食品招股書,2017年,德亞牛奶在雙十一期間液态奶銷量僅次于蒙牛和伊利,位列第三。同時德亞也成為進口液态奶銷量第一的進口牛奶品牌。品渥食品2017年營收同比增長10.64%至12.16億元,其中德亞乳品銷售收入為6.08億元。

2017年至2019年,品渥食品營收、歸母淨利潤連續增長,2020年,品渥食品上市。

“當年品渥食品成功的主要原因就是利用國内外奶源的價格差距,然後讓有優勢的進口奶進入中國市場。而中國消費者在當時受三聚氰胺事件影響,對于進口奶更加偏好,特别是一二線市場的,是以就極大促進了進口奶的市場增長。”宋亮表示。

(三)

上市後毛利率持續下降

進口價格優勢不再

上市當年,品渥食品營收同比增長8.91%至15.03億元,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長37.31%至1.36億元。雖營利雙增,但品渥食品的營收增速不及2019年,衡量企業中長期盈利能力的歸屬淨利潤滾動環比出現下降。

同時,品渥食品毛利率跌破30%。營收占比超七成的乳品系列毛利率同比下降了4.98%。

三季度淨利潤下滑1735%,品渥食品進口奶故事講不通了?

截圖自品渥食品2020年财報

自此之後,品渥食品毛利率不斷下降。2021年毛利率下降超5個百分點,歸母淨利潤也出現下降。

據2021年财報,品渥食品表示,境外疫情形勢依然複雜嚴峻,出現了國外采購成本上升,海運費用上升,運力不穩定等諸多困難。

2022年品渥食品毛利率降至22.29%,歸母淨利潤同比下降88.26%。紅星資本局注意到,2022年四季度品渥食品已經開始出現虧損。

截圖自東方财富網

品渥食品表示,2022年,公司遇到了較大的增長壓力,境外上遊原材料供應鍊短缺等因素,提高了供應商生産成本,繼而導緻公司采購成本上升,壓縮了公司的利潤空間,尤其受國内收經濟下行影響,終端需求下降,部分區域特殊原因增加了物流配送難度及運輸成本,銷售工作開展也受到較大影響。

紅星資本局注意到,除海外市場變化外,國内乳業市場也發生了變化,進口奶逐漸走下神壇。

2022年,國内原奶價格不斷下跌、液奶消費出現8年首降,讓進口奶的價格優勢不再。國際知名品牌雅培身陷細菌污染問題,而國内乳企連續多年在國際市場排名靠前并在全球布局牧業,逐漸赢得消費者信任,也打破了“進口奶更高端、更安全”的印象。進口奶叙事不再吸引人,國内進口奶銷量第一的德亞首當其沖。

(四)

多品牌發展拖累整體增長

重新聚焦德亞但機會不多了

不止如此,德亞産品結構較為單一,上新節奏較慢,直到2019年才上市成人奶粉,2022年才開始拓展奶酪業務。

這與品渥食品的戰略有關。此前品渥食品一直在橫向發展多品牌,而非縱向發展單一品牌。其希望複制德亞的成功,拓展進口啤酒、糧油、谷物等業務,但反倒拖累了發展腳步。

2020年其乳品營收同比增長13.18%,但綜合食品、糧油及谷物業務營收均在下降,拉低整體營收增速至8.93%。2021年其乳品營收同比增長17.11%,但谷物、綜合食品業務同比雙位數下滑,将整體營收增速拉低至9.87%。

三季度淨利潤下滑1735%,品渥食品進口奶故事講不通了?

截圖自品渥食品2021年财報

值得注意的是,德亞乳制品營收占比已從2017年的50%左右上升至2020年的73%。

2020年年底,品渥食品接受機構調研時表示,公司未來會聚焦大單品,通過大單品帶動體量。“雖然我們有四個品牌,我們會基于現有的資源,目前盡量聚焦在乳品這個品類,這塊我們有比較大的競争優勢,也有比較大的空間。不同品類處于不同的發展階段,需要按照不同的速度和節奏進行投入。”

品渥食品多次表示,2022年實行“聚焦德亞大單品”戰略,以鞏固核心品牌德亞的市場佔有率。

但競争激烈的乳業并沒有等待品渥食品對德亞的重新聚焦。以奶酪業務為例,德亞的奶酪工廠項目預計2023年下半年投産營運。但奶酪賽道在前兩年就已完成新品牌迸發、大乳企收購的程序,留給德亞的發展空間并不多。

從這兩年的業績資料也可以看出,品渥食品的聚焦戰略并未為其帶來更好的效果。

宋亮認為,品渥食品應該繼續深紮市場,做好産品的進口,等待新周期到來。當美元開始貶值後,進口奶的優勢會重新起來。另外,品渥最大的特點就是成本效益,未來應繼續走成本效益路線,同時嘗試做一些高附加值的其他品品類和産品。

紅星新聞記者 張露曦 俞瑤

編輯 楊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