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文起八代之衰與才高八鬥的曆史故事

作者:瑯琊王首榜
文起八代之衰與才高八鬥的曆史故事

文起八代之衰。出自唐代韓愈的《進學解》。其中,“文起八代之衰”指的是文學的衰落,而“八代”指的是唐代的八位傑出詩人,即王之渙、王昌齡、王之渙、王世充、王禹之、王表、王仁裕、王承宗、王之渙。

韓愈認為,唐代的文學已經失去了前八代詩人的水準,是以需要有像他們一樣傑出的詩人出現,才能使文學重新繁榮起來。愈是唐代著名的文學家和思想家,他的這句話對後世影響深遠。它不僅表達了對文學的熱愛和關注,也揭示了當時文學的困境和挑戰。同時,它也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思考文學發展的重要視角,即在文學發展的過程中,人們需要關注文學的品質,并尋找那些能夠推動文學發展的傑出人物。

文起八代之衰與才高八鬥的曆史故事

才高八鬥:南朝宋國有謝靈運,是大陸古代著名的山水詩作家。他的詩,大都描寫會(kuài)稽、永嘉、廬山等地的山水名勝,善于刻畫自然景物,開創了文學史上的山水詩一派。他寫的詩藝術性很強,尤其注意形式美,很受文人雅士的喜愛。詩篇一傳出來,人們就競相抄錄,流傳很廣。宋文帝很賞識他的文學才能,特地将他召回京都任職,并把他的詩作和書法稱為“二寶”,常常要他邊侍宴,邊寫詩作文。一直自命不凡的謝靈運受到這種禮遇後,更加狂妄自大。

文起八代之衰與才高八鬥的曆史故事

有一次,他一邊喝酒一邊自誇道:“魏晉以來,天下的文學之才共有一石(一種容量機關,一石等于十鬥),其中曹子建(即曹植)獨占八鬥,我得一鬥,天下其他的人共分一鬥。”從他的話中可以看出,他除了佩服曹植以外,其他人的才華都不在他眼裡,自我評價非常高。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