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清涼書院第五次雪漠作品研讀活動側記

作者:清涼普扇文化

#雪漠文化#​#五台山頭條#​#繁峙頭條#​

清涼書院第五次雪漠作品研讀活動側記

2023年11月3日,星期五,冷風悄悄越過恒山,開始影響滹源大地,秋陽依舊溫暖,“清涼書院”内的茅草屋頂閃着光,迎接“雪漠研讀會”書友開啟新一次的讀書研究活動。

本次活動由“雪漠作品研讀會”會員張萍花老師,圍繞雪師《大漠祭之環境描寫》進行主題交流,交流的題目是《情起之處皆為景》。

張萍花老師首先表達了對每一次研讨活動的喜愛之情,認為每一次活動大家都能夠碰撞出新的火花,獲得新的收獲,進而激勵自己再一次沉入書籍中重讀、思考、學習。

接着張老師圍繞《大漠祭》中的環境描寫——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展開交流,她認為,《大漠祭》不僅僅是一部經典小說,更可以說是一部動人心魄的叙事散文。雪漠老師在環境描寫中運用了大量近似白描的手法來展現天地之間的 “騰格裡”以及人間煙火,讓讀者感覺是這樣的真實;張老師列舉了小說中大量的環境描寫來證明環境對人物性格的烘托作用。張老師娓娓道來的言談,讓我們感受到她不僅僅是在讀書,而是在不斷地咀嚼、反思,尤其是對寫作的技巧,這也會激發在座的每一位書友去思考。

張老師主題交流之後,書友們都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動之情,踴躍發言,一吐為快。在研讨中,有的書友從《大漠祭》的環境描寫中讀出了“道”——雪漠老師的寫作是修行,那麼這其中的“環境描寫”也一定蘊藏着“道”,那就是“物競天擇、适者生存”,那就是“道法自然”。其所展現的“惡”,實在是為了彰顯美,或啟示讀者追求美。

有的書友讀出了“向死而生”。認為作者是一個殘忍的旁觀者,也是一個悲天憫人的承受者,因為小說中所有的人都是作者一個人,他是自己在與自己辯論、鬥争。

有的書友被小說中的環境描寫深深地感動,覺得要想寫好環境描寫,不僅僅要仔細觀察,還要感同身受,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作者雪漠老師在有層次感,環境描寫中運用獨特的比喻,展現人物的心理與性格。

有的書友談到“因為所缺是以更愛”,愛《大漠祭》的“虛構合理”,愛它的“真情實感”——用“最動情的筆寫最最感人的情”。

有的書友充分肯定“雪漠研讀會”給自己帶來的益處,讓自己更加堅定了讀書的信念。

有的書友根據自己平時寫作的經驗和大家探讨了關于寫好環境描寫的方法。例如同一個環境,不同的人則所寫不同,同一個人不同的心境下所寫也不會相同,我們在進行環境描寫的時候要調動各個感官,這樣,你筆下的給人不一樣的感覺,而一部作品優秀與否,是由作者與讀者共同完成的。

本次活動由康所平老師主持。

清涼書院第五次雪漠作品研讀活動側記
清涼書院第五次雪漠作品研讀活動側記

清涼書院簡介:

“東震旦國清涼山者,乃曼殊大士之化宇也,亦名五台山”。

——摘自《清涼山志》

清涼書院由趙宏斌院長創立,是書店式書院,助學式書院,興家旺族式書院。

山西繁峙學生書店(現有3家分店),成立于2002年1月8日,緻力于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20年。分為前十年,主要是個人在實驗國小南關國小、縣職工幼稚園等四所學校,推廣經典誦讀工程,接續中國文化斷層。後十年,開啟書店團隊自我覺醒之路,在山西省内開展多場民營書店“激活人生系列”教育訓練課程。

2019年9月1日,繁峙清涼書院挂牌成立,緻力于挖掘繁峙人“平等、喜舍、直心、修慧”的地方人文特色,建構繁峙縣的精神家園,人文高地,開放學府,成長平台,續接千年文脈。

繁峙清涼書院每年舉辦傳統節日文化活動、智慧家長大講堂、讀書會、文化交流論壇等公益活動二百餘期。為繁峙縣宣傳部命名的新時代公德心實踐點,繁峙縣關工委家庭教育工作站。被評為優秀志願者服務組織。

2022年1月11日,注冊山西清涼普扇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清涼普扇文化傳播,以文化為根基,商業為載體,深耕大聖五台山“繁宇叢峙、智慧圓融”的地域文旅特色,多次舉辦夏令營,親子營,弘揚大善文化,點亮智慧心燈,讓世人身心都能安住在文殊智慧的金色世界中。談天論地,文商共襄,手握清涼寶扇,慈風普雨滿人間!

以智悲雙運之發心

行廣大無礙之事業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