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多舉措激發新能源領域新活力 形成綠色可持續增長新動能

作者:吉利汽車南昌和衆

在碳達峰、碳中和目标指引下,大陸能源結構正在加速變革。根據中電聯最新釋出的資料,今年前三季度,大陸太陽能發電及風電新增裝機容量增速分别達145%和74%,不斷壯大的新能源正在加速邁向更低碳的綠色未來。

在福建漳浦六鳌海上風電場,現場正在進行風機的吊裝,這個項目包括28台13兆瓦及以上的風機,其中就有6台16兆瓦的風機,它也是目前全球範圍内已投産的單機容量最大、葉輪直徑最大的海上風電機組。16兆瓦的風機輪毂中心高達152米,相當于52層大樓的高度,單個葉片就長達123米。

多舉措激發新能源領域新活力 形成綠色可持續增長新動能

在福建附近海域,一台16兆瓦風機每轉動一圈就可以發電約34度。按此測算,它每年可輸出超過6600萬度綠電,相當于滿足3.6萬戶三口之家的一年生活用電。在當地電網的排程大廳,這些綠電通過區塊鍊等新技術可以直達使用者。

但是,風電的波動性随機性和城市用電需求存在時間的差異,最建立設的儲能設施正在探索新的解決方案。

總台央視記者平凡:來自海上的風電通過電網排程之後,就來到我身後的這座換電站,為當地的營運車輛提供換電服務,它就像一個大型的城市充電寶,在晚上低谷時為換電站充電,在白天高峰時提供換電服務。

多舉措激發新能源領域新活力 形成綠色可持續增長新動能

廈門的計程車司機範師傅每天下午都會到換電站換電,更換兩塊标準化的電池每次隻需3分鐘,電量為53度。

在廈門,換電基礎網絡正在建設當中,每座換電站用相同标準的電池适應不同的車型。

多舉措激發新能源領域新活力 形成綠色可持續增長新動能

而另一種新能源反向充電技術也在廈門推廣,利用新型V2G充電樁将電動汽車由交通工具變為“充電寶”,向電網反向送電,目前已經有56根充電樁可以提供這種服務。

反向充電技術将拓展電動汽車在電網負荷調峰、應急響應上的場景應用。電動汽車一小時能送電30度,就可以滿足8—10戶家庭每天用電的需要。在新能源領域,大量新技術、新業态、新模式不斷湧現,這些創新将為産業發展提供新動能。

多舉措激發新能源領域新活力 形成綠色可持續增長新動能

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常務副理事長楊昆:能源電力行業發展新質生産力就是要大力培育新産業、新業态、新模式,包括以源網荷儲一體化、多能互補、新型儲能、氫能等為代表的技術創新,“十四五”“十五五”,全國新增電源投資規模累計可達10萬億元以上,其中新能源産業将扮演重要角色。

國家能源局:打造新能源産業創新鍊 培育經濟新動能

“追風逐日”的新能源為高品質發展的程序注入了源源不斷的動力,展望未來,如何在能源領域培育新質生産力?産業鍊的更新又将激發怎樣的新動能?對此,我們也專訪了國家能源局副局長何洋,來聽聽他的解讀。

多舉措激發新能源領域新活力 形成綠色可持續增長新動能

今年以來,大陸新能源産業鍊屢屢打破世界紀錄。全球首台16兆瓦國産化的海上風電機組成功并網發電,海上18兆瓦機型将于年底下線,陸上15兆瓦機型已釋出。光伏高效電池轉換效率持續提高,中國量産先進高效電池轉換效率已達到25.5%,晶矽電池研發最高效率達到26.81%,晶矽-鈣钛礦疊層電池轉換效率達到31.8%。

多舉措激發新能源領域新活力 形成綠色可持續增長新動能

國家能源局副局長何洋:我們要持續鞏固提升大陸新能源産業國際競争力,通過加強風電、光伏、前沿性、颠覆性技術攻關來搶占未來新能源發展技術制高點,在大型風電光伏基地項目和海上風電基地項目等重大工程中推進新能源工程技術創新及應用。

在能源領域打造未來産業,新動能在哪裡?以新型儲能為例,它也是能源科技進步下誕生的新興行業,在未來具有廣闊的市場空間。截至2023年9月底,全國已投運新型儲能項目累計裝機規模超過2100萬千瓦,今年新投運裝機規模超過1200萬千瓦。

多舉措激發新能源領域新活力 形成綠色可持續增長新動能

國家能源局副局長何洋:從投資規模來看,如果按同期市場價格測算,新投運的新型儲能項目拉動的直接投資超過500億元。

此外,大陸将積極培育新能源發展新模式、新業态,加大構網型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區域網路微網、分布式新能源發電交易、可再生能源離網制氫、制氨等試點示範力度。

國家能源局副局長何洋:通過這些新模式、新業态打造一批零碳電廠、零碳園區,進一步催化和激發新能源作為新質生産力的新活力,形成綠色可持續的增長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