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誇克涉黃被罰50萬,網友何以直呼“誇克挺住”?

誇克涉黃被罰50萬,網友何以直呼“誇克挺住”?

第4045期文化産業評論

誇克“搜尋推薦涉黃”事件是個嚴肅的價值導向問題,罰款50萬本是“求錘得錘”的結果。然,“玩火”行徑卻有網友為其鳴不平。引發這一現象有三個原因:一是比誇克“更不做人”的大有人在,相比于功用性價值尚可的誇克,“殺雞儆猴”的“雞”成了誇克,令部分網友難以接受;二是“别整改得更難用”避重就輕的保守心态上行,工具理性壓倒價值理性,“能用的”誇克更重要;三是掐頭去尾式的網絡傳播,通稿的簡單資訊并不适用新媒體語境,極易因“線索消除”造成誤讀,亟待強輿論引導的政策解讀托底。

作者 | 化橙(文化産業評論作者、三川彙文旅體研究院研究員)

編審 | 時光

編輯 | 半島

來源 | 文化産業評論

近日,誇克因“搜尋推薦涉黃”被網信部門判定為破壞網絡生态,罰款50萬元。随後這一消息在網絡持續發酵,雖有不少人為網際網路整治行動叫好,卻也有留言表示“誇克要挺住!”一次監管資訊的回報,為何會形成“誇克不行了”的叙事?

△誇克相關詞條沖上微網誌熱搜

且從網信部公布資訊來看,判性為“在平台資訊内容安全稽核管理存在嚴重漏洞”,并未釋放出關停軟體的信号。一如平台方回應,将“封禁相關違規内容”。這本是一場外部監管與平台發展的良性互動,何以引來網民的反彈?

誇克涉黃被罰50萬,網友何以直呼“誇克挺住”?

△誇克整治公告

事實上,這也并非誇克10月的第一次熱搜,10月11日#誇克占用了我900多G的記憶體#微網誌話題也曾上榜。網民一邊吐槽其不及過往簡約、占記憶體,一邊又亮明自己是誇克的忠誠粉絲。可見,誇克存在問題早已是使用者共識,然與同類軟體相比,該問題又可以忽略不計。而這,或是解釋“誇克遇整改、網民為其鳴不平”現象的原因之一。

誇克涉黃被罰50萬,網友何以直呼“誇克挺住”?

△微網誌詞條#誇克占用了我900多G的記憶體#

誇克涉黃被罰款,網友為何鳴不平?

誇克APP發轫于2016年,背靠阿裡,搭載AI搜尋引擎,以簡約設計風格被視為“小而美”軟體。CTR釋出的《2023年中國搜尋引擎行業研究報告》顯示,誇克在同類搜尋引擎中,月活使用者行業滲透率已跻身第二梯隊,達到11.2%。在使用體驗滿意度上,更與神馬搜尋并列第一,達到4.5的高評分。

誇克涉黃被罰50萬,網友何以直呼“誇克挺住”?

△CTR《2023年中國搜尋引擎行業研究報告》移動端資料

那麼,誇克是如何在搜尋引擎中後來居上的?一方面,去廣告模式的簡潔界面,赢得了不少“苦廣告久矣”使用者的青睐,搜尋的工具屬性放大,助其打開市場;另一方面,背靠阿裡智能資訊事業群的自研系統AI搜尋引擎,智能搜尋令“内容全面”成為可能,去掉“大量無用資訊”的精準搜尋,更讓使用者體驗直線上升,收獲更多擁趸。

誇克涉黃被罰50萬,網友何以直呼“誇克挺住”?

△CTR釋出《2023年中國搜尋引擎行業研究報告》品牌印象評價

某種意義上,誇克AI搜尋引擎,直接令誇克從浏覽器成了使用者的花式“小說APP”“資訊整合器”“辦公一體機”。正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誇克以智能搜尋為使用者提供了精準資訊而出圈,卻也因稽核不到位而被處罰。一如“人民熱評”就這一事件的評論,涉黃意味着價值導向出現嚴重問題,“在目前國家加大力度‘掃黃打非’的背景中,如此做法實屬玩火。”

然這一玩火行徑的處罰,為何會令部分網友鳴不平、甚至懷疑是“被動了蛋糕”的同仁舉報?這是基于某些平台也存在跳轉不知名網站的彈窗現象,且誇克還屬“矮子中的将軍”,雖有問題但功用性價值還是值得肯定。

誇克涉黃被罰50萬,網友何以直呼“誇克挺住”?

△微網誌話題下部分網友的評論

可見,部分網友認為“殺雞儆猴”的“雞”不應該是誇克,比誇克“更不做人”的大有人在。而更為深層的原因是,“别整改得更難用”避重就輕的保守心态上行,加速了這一表達的傳播。

APP疊代後難用魔咒,“更新”“整改”該背鍋?

網友“能用就成”樸素心願,在誇克整改事件上展現得淋漓盡緻:APP或“更新”優化、或“整改”調整後,在大多數情況下都導向了“疊代後難用”的結果,由此生發了“不如舊版”的感慨。那麼,這種疊代後使用的體驗下降,“更新”“整改”是否是直接動因呢?

首先,因APP更新觸發的一系列備受吐槽體驗,本質還是利益作崇,失去了從使用者使用角度出發的産品開發思路。

誇克的更新疊代便是一個案例,以主打極緻簡潔起家,為保持無廣告模式而開發網盤、掃描等版塊的增值服務,2020年推出的聯考AI服務更是直指垂直場景開發戰略,2022年釋出“你的高效拍檔”Slogan,更是點明了多功能發展的趨勢。

誇克涉黃被罰50萬,網友何以直呼“誇克挺住”?

△誇克官網介紹

多功能承載帶來的“臃腫”,固然能讓偏愛功能聚合的使用者歡喜、願意買單,但“自動扣費”提醒義務不到位與會員體系不相通的現象,則暴露了急于求成的變現心态,在2022年被指“吃相難看”;軟體記憶體占用比重直線上升,輕量失效下,“誇克永不更新版”熱潮興盛。

更新是新的變化,然并非所有使用者都期待這樣的變化。當APP“不更新”更好用成了常态,“狼來了”故事也在使用者心态上演着。

其次,整改不到位有可能導緻應用直接下架,令不少網友開始主動為誇克正名,希望群衆呼聲能讓還算好用的誇克,不要就此沒落。

10月31日,北京市通信管理局就侵犯使用者權益行為尚未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APP下架處理。但熱搜詞條簡化成#7款APP全部下架#的傳播方式,便能看到掐頭去尾式的新媒體表達方式,在傳播上的走樣。

普通群眾對于政策的了解尚淺,然政策的落實又需要群眾的支援,共識的形成需要更多資訊的補充。無論是要求短平快的即時性傳播,還是碎片化資訊擷取方式(加之千人千面算法推薦形塑的資訊繭房、強化片面了解),都難以诠釋“侵犯使用者權益行為”“縱容色情資訊泛濫”孰輕孰重、如何看待的差異,更難在此基礎上給予引導,隻能讓片面了解在網絡流傳。

誇克涉黃被罰50萬,網友何以直呼“誇克挺住”?

△微網誌詞條#7款APP全部下架#

在這一情形下,“APP難用=整改、更新”的簡單歸因被放大,難以聚焦誇克價值導向偏差的嚴重性。而這簡化邏輯也進一步加劇了“誇克挺住”的呼籲,令擁趸者紛紛主動發聲,直接将相關話題沖上熱搜。事實上,自主更新與要求整改并不等同,卻在功利主義觀念下将其混同,本質上是工具理性大過價值理性的表現。

網信辦出手的整治,何以成“誇克不行了”叙事?

在誇克相關讨論之下,“誇克挺住”類型的留言格外顯眼。這一留言實質是網友對政策誤讀“誇克不行了”叙事的回應。

這不禁令人發問,網信辦的示警資訊,為行業亂象撥亂反正的行為,怎麼就成了指認“誇克不行了”的鐵證?

誇克涉黃被罰50萬,網友何以直呼“誇克挺住”?

△微網誌部分網友“誇克挺住”的留言

這其中不乏低齡網友的作用,涉世未深、對政策與商業邏輯了解較淺,且成長于網際網路生态、熱愛表達,在此情形下,局限于個人經驗的同齡人抱團,常容易引發較大的言語聲浪。且情緒、尖銳性表達在社媒平台的發酵更快,“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裡”的傳播邏輯也被強化,問題向的事件讨論中不自覺地會出現“一錘定音”式結論,不明就裡的人難免被帶偏。

還有,大環境遇冷,人們看待事件的視角都偏悲觀,這種面對不确定的恐慌,伴随着國内社媒推進前台實名等網際網路治理政策的進一步落實而加強。不是每個發出“誇克挺住”的網友,都相信“誇克不行了”叙事,然在害怕誇克就此沒了的恐懼中,偏向于相信這種可能性,并做出了下意識的反應。

誇克涉黃被罰50萬,網友何以直呼“誇克挺住”?

△“非黑即白”邏輯的留言

事實上,“誇克遇整改、網民鳴不平”現象再一次搭上了情緒的快車道,網絡公共讨論淪為情緒表達的容器。用得好,便是民心所向的一次輿論引導;沒用好,極易影響政府公信力。

是以,在現象動因之外,我們更應該看到政策類資訊的傳播,早已不再隻是簡單地資訊傳播,需要更多層次、多方面的資訊解讀與内容供給,為群眾判斷是非曲直提供更多材料,減少“誇克是好網站,不準舉報它”般的兩極化言論。

公共讨論是大衆教育的重要陣地,網際網路治理或許不隻有資訊類别的處理,不局限于亂象的事後整改,還要基于新媒體語境主流價值觀的主動傳播。“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故事,不應止于課堂學習,還應在公共傳播中的“終身學習”裡。

從這個意義上,做好“資源通融、内容兼融、宣傳互融、利益共融”的融媒體傳播,将成為消除政策執行與群眾了解誤差、規避此類現象再次發生的重要舉措。

結語

誇克整改的背後,是網際網路治理深入的結果;網友的不平之言,則是樸素心願下的直接表達。誇克從“簡潔”到臃腫,從搜尋工具到多功能聚合平台,從使用者認可的去廣告簡潔模式到自動扣費的吃相難看,網友維護的不是一家搜尋公司,而是其公司自研系統為網友帶來的功用性價值。

人們期待整改後的APP能更好用,卻也害怕不如所願,在保守心态與網絡情緒雙向刺激下,忽視誇克“涉黃”價值觀問題的嚴重性,而選擇凸顯其功用性的現象便出現了。從這個意義上,做政策解讀的媒體也許不能隻停留在資訊的傳遞,更要将資訊背後的信心能量傳播。要做到這一點,主動适應新媒體語境的輿論引導、加強融媒體傳播的主流價值觀弘揚等舉措落實就顯得尤為關鍵。

部分參考文獻:

1、有關誇克的相關報道、讨論

2、CTR:《2023年中國搜尋引擎行業研究報告》

3、人民熱評:“誇克”、“網易CC”不要“走捷徑”去以身試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