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AI”當選柯林斯詞典2023年度詞彙,《老友記》主創追憶馬修·派瑞 | 文化周報

“AI”當選柯林斯詞典2023年度詞彙,《老友記》主創追憶馬修·派瑞 | 文化周報

界面新聞記者 | 實習記者 李彥慧

界面新聞編輯 | 黃月

每個周六,“文化周報”向你彙總呈現最近一周國外文藝圈、出版界、書店業值得了解的大事小情。本周,我們關注了柯林斯詞典公布2023年度詞彙“AI”、《老友記》兩位主創回憶與馬修·派瑞的最後一次談話、電影《芭比》的成功使得玩具制造商美泰公司銷量大漲等内容。

01 “AI” 被評為柯林斯詞典2023年度詞彙

英國柯林斯詞典日前公布2023年年度詞彙為“AI”,定義為“人工智能的縮寫”(abbreviation for artificial intelligence),釋義是:通過計算機程式對人類心理功能進行模拟(the modelling of human mental functions by computer programs)。柯林斯董事總經理亞曆克斯·比克羅夫特(Alex Beecroft)指出,“AI以如此快的速度發展,成為了2023年的主導話題……迅速變得無處不在,嵌入我們的生活中,就像電子郵件、流媒體或者其他任何曾經看上去‘屬于未來’但現在變得日常化的技術一樣。”據統計,AI一詞的使用量在今年翻了兩番。

柯林斯在聲明中表示,将“AI”選為2023年度詞彙,除了反映出人工智能的發展對世界的深遠影響,其中也暗含憂慮:盡管人工智能模仿人類語言的能力起初令人着迷,但“如果計算機突然成為人類最擅長的領域——語言——的專家,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AI”當選柯林斯詞典2023年度詞彙,《老友記》主創追憶馬修·派瑞 | 文化周報

圖檔來源:圖蟲

今年入選柯林斯熱門詞彙的,還有“貪婪通脹”(greedinflation)、“去銀行化”(debanking)、“裙帶寶貝”(nepo baby)、“去影響力”(Deinfluencing)、“超加工”(Ultra-processed)等等。

“貪婪通脹”指一些企業以高通貨膨脹為借口,人為提高價格以增加企業利潤的行為;“去銀行化”被定義為剝奪某人銀行服務的行為。“去影響力”表示某人利用自己在社交媒體上的影響力警告“粉絲”(followers)不要選擇某些産品、某種生活方式等等;“裙帶寶貝”則源于“裙帶關系”(nepotism)一詞,指某些名人子女的事業通常被認為是依賴他們父母才騰飛的。“超加工”一詞的上榜反映出2023年大衆對健康問題的關注,它的釋義為:用複雜的工業方法從多種成分中制造出來的食品,這些成分中通常隻含有少量(甚至沒有)營養。

柯林斯表示,年度詞彙是在詞彙專家分析了包含200多億個單詞的語料庫後得出的。這一語料庫的内容不僅包括來自世界各地網站、報紙、雜志和書籍的書面材料,還包含來自社交媒體等平台的内容。而柯林斯的年度詞彙不僅代表“不斷發展的語言”,還代表大衆的“擔憂”以及關注的焦點:如2022年的年度詞彙“長久危機”(permacrisis)折射出了人們在過去一年中遭遇的“長時間的動蕩與不安”,2020年的年度詞彙則是 “封鎖”(lockdown)。

02《老友記》主創:馬修·派瑞不隻是錢德勒·賓

當地時間10月28日,美國喜劇演員、《老友記》(Friends)角色錢德勒·賓(Chandler Bing)馬修·派瑞(Matthew Perry)在家中去世,年僅45歲。

《老友記》的其他五位主要演員詹妮弗·安妮斯頓(Jennifer Aniston), 考特尼·考克斯(Courteney Cox),麗莎·庫卓(Lisa Kudrow), 馬特·勒布朗(Matt LeBlanc)和大衛·休默(David Schwimmer)日前釋出了一條聯合聲明,表示他們為失去派瑞而“傷心欲絕”,他們“不僅是合作演員,更是一家人”。

當地時間11月1日,《老友記》的兩位主創瑪塔·考夫曼(Marta Kauffman)和大衛·克蘭(David Crane)在接受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今日》(Today)節目采訪時,也提及了聽聞派瑞過世消息時的“震驚和悲傷”。兩位主創回憶了在派瑞過世前兩周與他交談的情況,考夫曼稱當時派瑞看上去“開心而爽朗”。

《衛報》評論稱,即使是在《老友記》這一經久不衰的情景喜劇中,派瑞也是其中極具特色的明星。以他扮演的“錢德勒·賓”為界線,人們很容易區分主流喜劇表演的節奏。因而派瑞過世後,大量訃告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老友記》上也不無道理。然而,《衛報》的評論家斯圖爾特·赫瑞特基(Stuart Heritage)提醒大衆,在喜劇之外,派瑞一生中大部分時間都在幫助他人。2022年年底,馬修·派瑞出版了回憶錄《老友、夫妻和大麻煩》(Friends, Lovers, and the Big Terrible Thing),在書中他公開了在1997年水上機車事故後藥物成瘾幾十年來的抗争過程。這本回憶錄的中文版将于今年年内由譯林出版社譯介出版。

“AI”當選柯林斯詞典2023年度詞彙,《老友記》主創追憶馬修·派瑞 | 文化周報

《老友、夫妻和大麻煩》中文版書封

派瑞曾表示:“當我死後,就我所謂的成就而言,如果‘出演《老友記》’能遠遠排在‘努力幫助他人‘之後就好了。”(When I die, as far as my so-called accomplishments go, it would be nice if Friends were listed far behind the things I did to try and help other people.”)他曾與成瘾問題專家厄爾·海塔爾(Earl Hightower)合作,在美國馬裡布建立了為有成瘾問題的男性提供戒斷服務的“派瑞之家”(the Perry House)。2013年,為表彰派瑞幫助成瘾者的努力,他獲得了美國白宮國家藥物管制政策辦公室頒發的康複冠軍獎(Champion of Recovery award)。

考夫曼在采訪中提到,最後一次與派瑞交談時,他表現得很清醒。考夫曼說:“他想幫助其他瘾君子,這個想法給了他生活目标。”此外,2021年《老友記》主演們在新冠疫情中重聚時,派瑞匆匆推出了一系列以《老友記》主題的商品,旨在為世界衛生組織的疫情救援工作籌措資金。

“他(派瑞)似乎沒有被任何事情壓垮,他的狀态真的很好。”考夫曼回憶道,“這就是為什麼這(派瑞的過世)看起來這麼不公平。”無論是作為演員還是朋友,派瑞都曾給世界帶來了如此多的歡樂,考夫曼表示粉絲們和她一樣都失去了一位“老友”。但“錢德勒·賓”隻展現了派瑞的“冰山一角”,他對其他人的幫助同樣值得大家銘記。

03 電影《芭比》大獲成功,美泰公司玩具銷量大漲

據《衛報》報道,電影《芭比》(Barbie)在全球的巨大成功使得芭比玩具的制造商美泰公司(Mattel)今年7月至9月的銷售額同比增長9%,達到19億美元。受芭比、怪獸高中(Monster High)、迪士尼公主系列(Disney Princess)、冰雪奇緣系列(Disney Frozen)玩具需求增長的影響,玩具娃娃的銷量增長了27%。

今年7月上映的電影《芭比》由格蕾塔·葛韋格(Greta Gerwig)執導、瑪格特·羅比(Margot Robbie)和瑞恩·高斯林(Ryan Gosling)主演,該電影在全球的票房收入已經超過14億美元。據彭博社報道,該片不僅是截至目前2023年票房最高的電影,也是電影出品方華納兄弟有史以來票房最高的影片。美泰公司首席執行官伊農·克雷茲(Ynon Kreiz)曾預計電影《芭比》将在今年為美泰帶來約1.25億美元的收益。

據美泰公司統計,目前賣得最好的娃娃是“瑪格特·羅比”芭比,他們預計這一芭比娃娃将成為聖誕節購物清單上的“熱門玩具”。與此同時,得益于電影的成功,克雷茲說,“‘芭比’已經成了一種全球的文化現象,它也成為了美泰公司的關鍵裡程碑的标志。”

“AI”當選柯林斯詞典2023年度詞彙,《老友記》主創追憶馬修·派瑞 | 文化周報

“瑪格特·羅比”芭比(圖檔來源:美泰公司)

盡管芭比娃娃帶動了銷量增長,美泰公司仍預計今年全年銷售額将與2022年持平,克雷茲表示,這是因為目前“行業形勢嚴峻”,但同時美泰公司也“玩具業為未來的增長做好了準備”。

電影《芭比》是美泰公司新成立内部電影部門後推出的第一部電影。據悉,克雷茲正試圖将美泰公司的其他玩家品牌如風火輪(Hot Wheels)、口袋波莉(Polly Pocket)等搬上大銀幕。

參考資料:

https://www.theguardian.com/business/2023/oct/26/barbie-film-sales-mattel-toy-maker-entertainment

https://www.businesstimes.com.sg/companies-markets/mattel-tops-estimates-barbie-sending-doll-sales-24

https://www.theguardian.com/technology/2023/nov/01/ai-named-most-notable-word-of-2023-by-collins-dictionary

https://edition.cnn.com/2023/11/01/world/11-01-2023-collins-dictionary-ai-word-of-the-year-scli-intl-scn/index.html

https://www.bbc.com/news/entertainment-arts-67271252

https://www.theguardian.com/tv-and-radio/2023/nov/01/matthew-perry-happy-chipper-before-death-friends-creators

https://www.today.com/popculture/matthew-perry-friends-creators-last-conversation-rcna123037

https://www.theguardian.com/tv-and-radio/2023/oct/31/matthew-matt-perry-death-friends-stars-cast-tribute-statement

https://www.theguardian.com/tv-and-radio/2023/oct/30/matthew-perry-took-me-to-aa-why-saving-people-mattered-more-to-the-star-than-friends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