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緬北戰事幕後:民族武裝曾遭人背後捅刀子

10月27日,号稱“緬北三兄弟”的果敢同盟軍、德昂民族解放軍和若開軍聯合發起反電詐特别軍事行動,更有多支其他民族武裝積極策應、響應此次行動。這有可能是緬甸自1948年獨立以來出現的最大規模戰事。

緬北戰事幕後:民族武裝曾遭人背後捅刀子

緬北民族武裝在夾縫中堅持戰鬥

人們一般認為這是一場緬甸内戰,但一些緬北民族武裝人士也許不認為這是什麼内戰,而是反抗緬甸侵略之戰。

從1960年中緬劃定邊界後,人們知道,原屬于雲南省臨滄地區的果敢縣被劃給緬甸,世居于果敢的漢族及其他民族同胞從此變成了“外國人”,但從1960年到今天,緬甸政府和軍方從未平等對待果然人,漢族作為緬甸的少數民族備受各種欺淩、剝削和殘害,這才有了果敢同盟軍前赴後繼的不斷抗争。

而在整個緬北地區,抗争的何止果敢同盟軍。緬甸北部有許多民族武裝在堅持戰鬥。克欽邦活躍着克欽獨立軍。這裡重點說一下克欽獨立軍以及克欽群眾遇到過的奇葩情況。

十多年前,克欽民族武裝方面曾托人幫忙,求中方開放拉咱口岸,因為當時拉咱口岸被中方關閉,而關閉拉咱口岸是緬甸政府軍方面向中方提出的要求,緬甸政府軍認為中方開放拉咱口岸,會幫助克欽獨立軍獲得經濟來源,使其不斷壯大,不利于緬甸政府軍征服。

關閉拉咱口岸是中方當時作出的決定,而這個決定首先是雲南相關部門拟定關閉口岸的建議然後向上面彙報,上面也就同意關閉。

拉咱口岸的貿易量并不大,但對于克欽地區的群眾來說,卻是一條生命線,因為當地老百姓沒什麼經濟來源,主要就是通過拉咱口岸向中國賣點山貨才可能勉強填飽肚子。在邊界劃定之前,那些民族同胞也在國内,和果敢的情況如出一轍。

十多年前那一輪關閉拉咱口岸,直接斷了克欽民族同胞的生活來源,他們苦不堪言,可謂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而緬軍趁機大肆進攻克欽,燒殺搶掠無惡不作,而當時中方一如既往堅定堅持“不幹涉他國内政”,坐視克欽同胞被緬軍欺壓。

記得當時德宏那邊出現過感人的一幕,許多國内同胞自己開車,載着生活物資,自發去救助克欽同胞。要知道,當時緬軍和克欽獨立軍正在那邊交戰,去邊境上是很危險的,但是,同胞之情血濃于水,克欽同胞本來已經苦不堪言,武裝沖突更是雪上加霜,中國境内一側的同胞實在是看不下去了。

那幾年,在昆明舉辦的一些論壇上,有幾位老先生不斷呼籲、請求中方開放拉咱口岸,讓克欽群眾有點經濟來源。能夠生息下去。

十多年前,在克欽地區,中方曾經要建一個水電站,投入了巨資,但後來項目被迫終止,損失慘重。外界消息說,是緬甸當局接受了環保組織的建議而叫停項目,而實際情況是,那個水電站規劃在克欽獨立軍控制區範圍内,而中方隻和緬甸軍政府談,從不和克欽組織談,對克欽組織不屑一顧。

也就是說,在中方一些人眼裡,跟緬甸軍政府合作才名正言順,雙方有外交關系。跟民族武裝談,算什麼,而且一些中方人員内心就瞧不起民族武裝,不排除他們和緬甸軍政府是穿一條褲子的。

此次緬北三兄弟發起聯合行動,其中一支民族武裝是若開軍,而若開軍的戰鬥背景在國内知道的人要少得多,但在國際上,他們是赫赫有名的,因為前些年緬軍對若開邦的羅興迦人進行了種族滅絕式掃蕩,迫使許多羅興迦人背井離鄉,逃離家園來中國境内避難。

緬北戰事幕後:民族武裝曾遭人背後捅刀子

緬北民族武裝

從1960年中緬劃定邊界以來,緬甸軍方對緬北的各民族武裝以及我各族同胞犯下的罪行可謂罄竹難書。

從1960年中緬劃定邊界以來,中方始終堅持“不幹涉他國内政”原則,堅持和緬甸政府交往合作,給予緬甸政府和軍方大量援助。

但是,緬甸軍方已經無數次被證明是爛泥巴扶不上牆,它沒有足夠的智慧和實力來統治緬北,整個緬甸長期處于軍閥割據狀态,緬甸政府軍也不過是軍閥之一,截止目前,緬甸仍缺乏能夠一統緬甸南北的有水準的政治軍事組織。

可以預計,此次反電詐戰役結束後,緬北亂象仍會層出不窮,而且仍将長期影響中國邊境安全。

緬北戰事幕後:民族武裝曾遭人背後捅刀子

緬北民族武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