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大粉和營銷号與微網誌實名制“糾纏”的二十天

大粉和營銷号與微網誌實名制“糾纏”的二十天

作者|衛解

“笑死,跟耍猴一樣,通知說科普領域又不實名了”

10月23日,百萬粉科普部落客@明玉追然 在微網誌更新了博文。他的名字後面,赫然多了幾個字——“差點登出”。

大粉和營銷号與微網誌實名制“糾纏”的二十天

圖源 @明玉追然 微網誌截圖

“10月底之前,100萬粉絲的自媒體賬号前台展示真實姓名。”10月13日,微網誌财經大V@洪榕 的一條博文激起社交平台千層浪,并在近期得到了驗證。

10月31日晚六點,@微網誌管理者 釋出了有關頭部“自媒體”賬号的實名具體說明。

大粉和營銷号與微網誌實名制“糾纏”的二十天

@微網誌管理者 稱,将于近期引導社會時事、軍事、财經、法律、醫療等專業領域100萬粉絲以上的“自媒體”賬号填寫實名資訊,後續将逐漸擴大到相關領域50萬粉絲以上的“自媒體”賬号,經使用者同意後進行前台實名。

借此契機,娛樂資本論和幾位超過十萬粉絲、乃至百萬粉絲的賬号所有人聊了聊。他們中有人是已經“隐退”的大粉,也為自己準備好了退路。有人完全沉浸在萬聖節氛圍,忘記實名制的事。有人身為全職部落客,表示既不可能轉行也不可能清粉,“有點抗拒,但沒辦法”。

01 CP大粉:“如果是幾年前,我應該馬上銷号跑路”

聽到微網誌要實名制時,冰冰“感覺心慌慌的”。

她是國内某RPS(Real Person Slash的首字母縮寫,指以真人的形象出發進行的同人創作)的CP大粉,目前微網誌的粉絲量不到二十萬。

冰冰資料最好的日子在去年。她的優勢在于“獨家資訊”和“獨家身份”。

那個時候,她的前公司恰好和她的CP有合作,公司對員工經營個人賬号持開放甚至支援态度,于是冰冰在微網誌上給粉絲們“暗示”了自己的職業,還分享了很多“獨家糖點”。

現在,因為CP互動頻率降低,加上工作越來越忙,她已經很少釋出CP相關内容,賬号的更新頻率也在降低。“圈子本身冷下來了,我也算是‘隐退狀态’,現在關注我的都是老粉,發的内容熱度都不高。”冰冰調侃道。

令她心慌的原因在于,她現在的工作和娛樂行業聯系更緊密了。

“雖然聽說10萬到50萬粉絲的部落客會隻公布職業或者公司,但我們公司現在也合作了很多藝人。”冰冰很肯定,如果最終會公布賬号注冊人的公司名稱,自己必将迎來一場“腥風血雨”。

冰冰深知且害怕粉絲的戰鬥力。

“之前我發表過一些對CP其中一人的言論,就有另一邊的唯粉跑來說我偏心。而且每次發微網誌的時候都要注意‘端水’,比如如果隻給其中一個人發生日祝福,也會被罵。粉圈的氛圍還是有點可怕的。”

“如果是去年開始要實名制,我應該馬上銷号跑路。因為當時我資料很好,職業也基本是半公開,被發現了一定完蛋。”現在賬号影響力減弱,内容也有了“記錄生活”的屬性,冰冰就有點舍不得了。

她直言,實名制政策之後,自己應該不會登出賬号,但估計也不會再在該賬号釋出内容了。“我會轉移到小号上去,那邊也有不到十萬粉絲。”

在冰冰看來,比起營銷号,大粉一定更在意實名制。

“因為營銷号是沒有人格、粉籍、喜好的,大粉就太危險了,特别是戰鬥流派的,之前都會被開盒(意指人肉), 現在相當于官方幫你開盒了。還有很多大粉,喜歡冒充業内,這次就直接打假了。”

大粉和營銷号與微網誌實名制“糾纏”的二十天

網友“開盒”相關發言

02 後援會管理:“不是我的賬号,我做不了主”

今年是小李擔任某明星後援會的管理的第三年。她和其他幾位管理者一起負責後援會的百度貼吧、微網誌賬号營運,現在該賬号的粉絲量已經處于被實名危險區。

在聽到要實名制的消息後,小李和其他幾位管理者在群裡讨論後,暫時決定了賬号的未來,“不會銷号,隻會取消加v”。

小李告訴娛樂資本論,這樣選擇的原因很簡單,一是現在賬号粉絲沒到100萬,“聽說第一批先實名百萬粉絲部落客”,還有緩沖期。二是小李已經打算定期清理粉絲量,讓賬号盡可能降到水準線以下。三是後援會雖然有一定的功能性,但取消加v其實不會給管理工作添太大麻煩。

賬号的屬性已經更新在簡介頁面,日常釋出消息也不會被限制,唯一少了的功能是置頂微網誌。

“影響不大。”小李如此評價道。

“不過老實說,因為這不是我的賬号,我是做不了主的。如果最後粉絲漲到一百萬,綁号的人選擇銷号或者退出後援會,我們也是支援的。”

就像小李說的,實名制的消息并沒有困擾到她,在最初傳聞要開始實施實名制的10月末,她和幾位朋友一起去長沙歡樂谷過了萬聖節,玩到快轉鐘才回家。

“你不說我都沒想起來快到實名制的時間了。”

03 腰部營銷部落客:“有點抗拒,但沒辦法”

自稱腰部賬号的@傳媒小娛 ,目前是一位全職營銷部落客。

在實名制消息曝出前,他就開始真人出鏡了。

“我想做和大家不一樣的内容。最開始出鏡的時候我在上大學,沒有任何資源,就隻能拍一些參加活動的vlog,比如去愛奇藝尖叫之夜,去德雲社開的餐廳,後面才開始和藝人合拍。”

兩三年前,他被邀請參加選秀節目的總決賽直播,同行的大部分也是娛樂部落客。

“我們在機場等人的時候,有幾個部落客就開始讨論選秀賽制、選手表現這些内容。因為我已經在做vlog了,而且感覺對面坐的人裝扮也像粉絲,我就有點害怕是以沒參與他們的讨論,就在離他們遠一點的位置背過去坐着。”

結果不到半小時,@傳媒小娛 就在自己的微網誌群裡看見了一張照片。畫面裡的他坐在機場裡,還翹着二郎腿。過了幾秒,發圖的粉絲又問道,“是你嗎?”

得到實名制消息後,他又一次回想起這個經曆。“我知道粉絲肯定不是有惡意的,但是我很害怕會有一些不友善的人。”

他也看了一些“如何避免實名制”的教程。

比如可以修正粉絲量,讓粉絲數降到100萬以下。還可以換領域,據他了解目前美食領域和科普領域都不會被實名。

大粉和營銷号與微網誌實名制“糾纏”的二十天

@來去之間 釋出避免實名制的方法

後來,他發現這些他好像都做不到。

“有粉絲評論我,讓我轉美食部落客,可是我每天除了外賣就是外賣,又不懂做飯又不懂評價,再說轉類型也需要時間。”@傳媒小娛 無奈道。

修正粉絲更是不可能。他告訴娛樂資本論,粉絲量是商務客戶考察的硬标準之一,不到百萬粉絲就會失去很多商務。“尤其是我這種算專職做營銷的,就相當于放棄一些賺錢機會了。”

是以他對于實名制的态度,其實是“有點抗拒,但沒辦法”。

讓他更頭疼的是微網誌新增的訪客記錄功能。

據了解,目前這項功能隻對SVIP和VVIP開放,且還在測試階段。使用這項功能,使用者可以看到昨日浏覽自己首頁的訪客資訊,包括昵稱、頭像、粉絲數、認證資訊等。

訪客記錄出來的第一天,在@傳媒小娛 管理浏覽記錄之前,他先收到了粉絲的私信。一張訪客記錄截圖,昭示着@傳媒小娛 昨日浏覽了這位粉絲的首頁。

雖然他向粉絲解釋了自己隻是出于好奇,但他對此仍有擔憂。

“我就是手賤。有粉絲評論我或者回複互動性話題,我沒事的話就會點進人家首頁看看。我真的是純粹的好奇和習慣,沒有要‘視奸’大家的意思,但是我很害怕大家會有隐私被侵犯的感覺。”

@傳媒小娛 每天晚上光清除訪客記錄,就會花費約二十分鐘。處于測試器的訪客記錄功能,還會時不時帶來一點驚吓。

“比如我昨天看還能使用(訪客記錄功能),今天又顯示在内測中。我的粉絲告訴我這個是随機的,他們有人現在就能看到,而我連删除記錄都不行。”對此,他有點心有餘,力不足。

“我隻能看後續發展,現在該做什麼還得繼續做,這就是我的工作。”

大粉和營銷号與微網誌實名制“糾纏”的二十天

小紅書部落客@泡泡街角 釋出不産生訪客記錄的攻略 圖源:@種草君

04 百萬粉部落客:“我并不覺得實名制會有什麼影響”

另一位百萬粉絲的營銷部落客張張告訴娛樂資本論,實名制對自己的工作“沒啥影響”。

“不如說,一般做正常内容的,都不會介意。”

據了解,個人賬号大多是和中介公司聯系,中介公司将其納入刊例對接給各個公司的媒介,并不會對賬号的内容産生太多影響。而很多MCN公司旗下的賬号,早就在微網誌認證了。

MCN機構的營銷負責人妙妙直言,“做娛樂營銷、宣傳不是詐騙,就算實名制也無所謂。”在她看來,賬号的發言本身就是真實且自我認同的,做營銷、宣傳的目的,也是為了找到喜歡這些作品的志同道合的觀衆。

“在這個邏輯下,我并不覺得實名制會有什麼影響。”她和張張。

在@傳媒小娛 看來,選擇登出或者停更的營銷号,其實更可能是受到了個人因素的影響。

“比如這個部落客他的現實工作是體制内的,或者一些比較敏感的職業,他不想被機關和同僚發現,他就會登出。還有一些非專職營銷号的賬号,本來隻是想分享一下追星的方法或者感受,并不靠這個盈利,也可能會停更。”

當然,賬号營運者們對實名制也有一些疑問和意見。

看過@來去之間 的認證界面之後,@傳媒小娛 的疑惑點在于職業認證,“我怎麼寫,寫營銷号嗎?還是寫無業遊民?”

張張也對此有點疑惑,“個人賬号都是沒公司的,如果寫營銷号,和之前有什麼差別?”他說道。

10月31日晚六點,@微網誌管理者 釋出了有關頭部“自媒體”賬号的實名具體說明,強調的是,“社會時事、軍事、财經、法律、醫療等專業領域100萬粉絲以上的‘自媒體’賬号”,娛樂類賬号的“邊界”,似乎并不是很明确。

“最好的情況是,名字會用*做個遮擋,雖然我的名字隻有兩個字。”@傳媒小娛 調侃道。

繼續閱讀